文章目录[隐藏]
月入9千0存款能买车么
月薪8000应该买车吗
财经专家 陶子教授 原创文章 2022年6月29日星期三
于软实力经营管理学院 上海 浦东
36度的天气,大家为何都带着口罩、冒着生命危险挤地铁公交去上班啊?忙得飞起来!
世人慌慌张张,都为了碎银几两。但这好不容易赚来的碎银子怎么花?不少人很盲目。
财商FQ,包括很多方面,搞钱,投资,理财,消费都算。聪明的花钱,就是其中一项。而这些课程,在我们的学校里是不教的,yiqing前我们软实力还举办过几次《投资理财真经》《买房经济学》的课程,每次都满满当当,座无虚席。今天,所以看这个标题成热搜了,说明很多人关心,我就此写一篇,希望对你有点帮助。
买车,首先要看是否必要。不要因为别人都买了,你也要买。这种从众和面子消费,我估计占整个汽车消费的一半。昨晚回家,我老婆还指着小区里的车说,你看这些车都不开的。是啊,车只是一个门面和所谓的“必备品”,像以前的家庭三大件。周末出去开开,发动一下,带娃去玩,是主要用途。
上班开车?停不起啊,上海市内30-70元一小时。所以说,以后和**,新加坡一样,中心区有固定车位的才是富豪。其实,大部分人的工作地点,地铁和公交,甚至自行车或步行更方便。没看见英国伦敦街头一头乱糟糟金发的西装男,每天骑着自行车到唐宁街10号上班吗?
平时开车?油加不起啊!以前300块几乎加满了,现在几乎一半啊。没看见俄乌在打仗吗?额外说一句,即使油很贵,牌照更贵,也不建议你买送拍照的电动车。有缘人懂就懂了。
如果确认是必要的,那么一般来说,买车,买年薪车。什么意思?年薪多少,就买多少的车。
月薪8千,满打满算一年9.6万,就买9万的车就行了,6千块上保险,贴膜,交停车费,加油,正好。
9万的车,介于合资品牌的入门级和自主品牌的中级车。选哪个,看你自己偏好。我作为上海人,感觉大众朗逸,通用凯越,上汽MG6,斯柯达明锐,都还挺好的。小年轻的第一辆车,还想怎样?在**留学的时候,**人买的都是几千美金的二手三手五手小破车。中国大城市的年轻人,买房买车是秒杀他们的。
买年薪的车,不会很累,负担很重,也不会定位错位,基本符合自己的身份。这个钱,基本年轻人自己可以掏得起,不用啃老。但现在很多年轻人买车,车钱是父母出的,油钱停车费还要父母出,这就过分了!
买个大奔,人家以为你是司机,没意思。小姑娘买个4.8米以上大车,停车都要剐蹭。前台小妹,一定要买宝马,让其他女同事怎么喜欢你?基层员工,车子比科长和经理还要高级,让别人怎么提拔你?买个宾利嘛,人家以为你是深圳地上打滚的大妈。买个牌照7777的迈**,人家以为你刚从唐山打架回来。买车,也讲究个门当户对。各个汽车品牌砸了几百亿,就是为了定位。定位,决定地位。地位,决定吨位。
年薪十万,如果你买了5万的车,你是一个低调、节约的人,不注重面子,注重实用的人。中国神车五菱宏光,可以卖西瓜,卖衣服,摆摊,拉7个人,车子完全是一个赚钱工具啊,这就不是消费,是投资了,优秀。宝骏730MPV, 可以坐7个人呢。
年薪十万,如果你买了20万以上的车,你是一个注重面子,希望**,想泡妞,绝不希望被人看不起的人。不是业务需要(大多数的所谓业务需要,也是小伙子自欺欺人的),其实不用**,大家都懂的。
年薪十万,如果你买了30万以上的奔驰、宝马、玛莎拉蒂,保时捷,你是准马扁子,或者啃老的败家子。考虑过修车的费用吗?当然,很多马扁子只是租一个星期,或者付500块在4S店拍照拍提车**而已。
量入为出,适当消费是****的优良传统。这个有意识的父母一定要传承。把本文转发给他们学习一下。在这样的大形势面前,更要发挥这种节俭保守的消费观。土豪随意。
寅吃卯粮,刷卡度日,吃光用光是西方国家的“优良”传统。30%的**人,拿不出400美金应急。你想想他们这种情况,怎么能和上海人一样,被关3个月,不劳动赚钱呢?黑人,都希望老板日结工资,月结工资,他们是要饿死的。存钱,不存在的。跳舞,唱歌,祸害中国姑娘,这才是生活的意义。一定不要让孩子学他们这些思想和做派,像远离病毒一样远离!
没存款月入8000千能买车吗
“建议买车还是不要打肿脸充胖子了”
这是网友整理的月收入多少买什么车的例子。
月薪四千以下不建议购买机动车。
月收入四千以上买7万左右的车型。
月收入六千以上买10万左右的车型。
月收入八千以上15万左右的车型。
月收入1.2万以上买20万左右的B级车。
月收入两万以上可以买落地30多万的豪华B级车
月收入3万以上可以买五系、奔驰E级这些豪华C级车。
月收入五万以上,七系、S级这些豪华D级车,也能买一些超豪华的入门版车型。
月收入10万以上,想买什么买什么。
不过建议如果不是刚需,还是不要买车。毕竟养一辆车一年的开销太大。影响生活质量的购车体验并没有那么美好。
月入2000元可以买车吗
绝对有必要。以题主的收入,已经到了急需一辆汽车来补贴家用的时候了。
先去下个软件,平时上下班带带人,周末出去拉拉活儿,**机场,题主那2000元的月收入翻个倍我看不是问题。很多人看问题太静态了,养车的支出完全可以靠以贩养吸的模式解决。毕竟,汽车的本质是个生产力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