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隐藏]
上海月入1w很容易吗
前段时间看到一条微博,一位女博主做了长长的表格,为大家详细介绍了85分的上海精致女孩究竟应该怎么生活,最后算下来平均开销为每月12万……
每月……12万……
好的我明白了,今天也是活着凑数的一天。
但y1s1,这12万对大多人而言真没必要——比如平均一顿150的伙食费,明知不会去健身房还是要办的会员卡,以及出门必坐商务舱。
就正常的单身工薪族而言,月入一万其实也能过得蛮自在。
首先我们要明白,上海作为中国发达的一线城市,生活成本是相对不低的,尤其是房租和娱乐消费。所以我每个月会分配好自己在每个方面的预算。
咱就按衣食住行来盘。
住——来到上海,在落地的那一瞬间,我就晓得房租必不会便宜。
如果你想在租房方面省下开支,将预算控制在1500以内,那这房间必然有这几大特色:又偏又远,可能楼下是垃圾站,门口是公路,隔壁就是火葬场,上班都要早起俩小时;又小又潮,可能就一张单人床,头朝窗户脚对马桶,半夜开个窗户,窗帘都能呼啦到脸上;
隔音效果差,隔壁情侣半夜吵架啥内容都听的一清二楚,甚至还想出去劝个架。
一开始我真的看了很多很多这样的房子,看到后来我房门都不用踏进去就知道结果。
在此不得不感叹一句,美图软件真的强大。它们不仅是人类美容师,也是房屋改造师呢……
但应届生那会儿真没办法找个好房间,只能在个又偏又小的房间里宅了小半年,幸福感低到不可思议,下班回家只想咸鱼躺——**继续听隔壁情侣吵架。
后来升职加薪,我就马不停蹄换房间,直到月薪稳定1万上下的时候,搬进了在莘庄的自x公寓,月租+水电费啥的2500元+,带个小阳台,有个小独卫,没有**房东乱收租,家电齐全,微波炉电冰箱都在厨房共用。
除了离市中心稍微远一点没啥不舒坦的地方(但是也临近地铁,上班通勤没问题)。
但住房开支的浮动空间还是蛮大的,全看你能接受怎样的形式,我的话就还是按照2500元/月来算自己的住房开销。
食——我在吃上开销很不一定,有时就选10元的牛肉拉面填饱肚子,有时也会直接点份100元+的鸡公煲满足一下。
但在摸清了你家和公司附近有哪些好吃的,以及点外卖大概几小时能到之后,每顿大约能控制在均价20左右,那么午饭晚饭加起来就是40元/天。
早饭大多在公司隔壁的喜士多买,俩馒头+一杯豆浆,算它7块。
每周大约点两次下午茶,有时是奶茶,有时是咖啡,看手里有哪家的优惠券,平均算25/杯。
夜宵全看熬夜时长,平均也是一周两次左右,偶尔烧烤偶尔炸鸡,大约40/顿。
偶尔也会看心情出去聚个餐,大约一个月两三次,平均一次均摊个150元左右。
除此之外,我也间歇性网上买买小零食,往家里囤一些肥宅***啥的,这里散的开销算个300/月吧(别问,问就是我吃的多)。
不算不知道……一算才发现自己是真的能吃……
那么我一个月在吃上面的开销大约就是(40+7)x30+25×8+40×8+150×3+300=2680元
衣——说来惭愧得很,除了换季的时候,我一般很少出门去实体店买衣服。
日常除了网购,可能就出门吃饭路过优衣库的时候会顺手来一件。
所以硬要算,我好像真的盘不出一个月在衣上花了多少钱……于是我就直接看支付宝年度账单,在服饰上的年支出约为11000,那么每个月在服装上的开销大约为920元。
行——一句话,只要不打车,一切都好说。常规情况下,工作日来回靠地铁,一趟4元,一个月22天,花费176元。
加上非工作日一些零碎的交通费,一个月往少了算,小200块钱还是要的。
最后咱再来算算娱乐这块——女孩子偶尔剪个头发或者烫染一下还是需要的对吧,有时心血来潮也会做个美甲,还有日常的化妆品和护肤品啥的,每个月平均500左右;
一些居家生活用品的开销也不容小觑,最起码的比如洗发水沐浴露卫生纸***总少不了吧,还有其他各种想不到的七七八八小物件,一个月平均算个小200元。
游戏我也打,**全看心情,数额不定;每个月也会出门唱k或者看**,全看当月有没有啥感兴趣的题材……那么这里就算月均500左右吧(有时游戏里磕个外观就直接是420元……这里真没多算)。
那么我每个月的开销就出来了——
2500+2680+920+200+500+200+500=7500元。
但实际上,我每个月用不到7500元,并且照样过得挺舒坦。
在没有刻意省钱的情况下,我每月大约能剩个小三千。
所以只要你不是特别大手大脚,没有房贷车贷养家的重担,也不是死要面子活受罪的人,那么月入一万是能过上比较舒服的生活的。
男生的话,把女孩子在美容美发上的钱省下来,再稍微攒一攒,一个月一双AJ也莫得问题。
但是,你以为我作为一条单身狗,真就那么无忧无虑,啥都不想吗?
nonono!
发现没有,上述开销都是在我的生活风平浪静的情况下。
但凡我有个万一,我的收支平衡就会被打破。
跌倒损伤、感冒发烧都还是小事,大多数费用能用医保报销。
但如果我生大病了呢?或者爸妈身体检查出状况了呢?
这种担心真不是我杞人忧天,而是有前车之鉴。
住在我家隔壁的阿姨五十多岁了,是个老实敦厚的农村妇女。她唯一的儿子去年刚刚结婚,婚房就买在临市。
虽然首付款凑的艰辛,但他们一家好歹也算成功把房子买了下来,剩下的,只要儿子儿媳按时交付月供就行。
但意外就是这样猝不及防——阿姨患癌了。
我仔细问了问老妈,阿姨的病很不好治,治疗过程非常痛苦。
但更让阿姨难受内疚的是,这病给他们家带来了极大的经济负担。
所以我们能过怎样的生活其实还是掌握在自己手中。
月入一万是能在上海过上蛮舒服的生活,但裸奔总归还是太危险;
如果我们为每一步走做好充足打算,将该花的钱花在刀刃上,那小生活还是能照样有滋有味儿。
尤其是,如果你不想自己的生活节奏被突如其来的意外打破,必要的风险防范真的要做好,而这也正是保险存在的意义。
当然了,为父母买好保险我还不安心,毕竟我自己还在裸奔,生个小病都要咋咋呼呼。
所以我根据自己的年收入,又为自己留了6000~7000的预算,最近正在考虑怎么搭配一份适合自己的保险方案。
安全感这玩意儿啊,还是得靠自己来,你说对吧。
也欢迎大家来我一起讨论买保险遇到的坑,我会把自己的经验多多分享给大家:17357195943(微信同号),有问必答~
上海惠南镇房子能买吗
万科高喊着房地产进入黑铁时代。
黑铁不黑铁不知道,反正闭着眼睛买房的时代早已过去。
即便是在坚挺如斯的上海,楼市的内部分化也会越来越大。
当下买房,只要不犯错,你就赢了一半的人。
今天就给大家盘点一些,上海买房尽量不要碰的区域。
1
杨浦中原
杨浦位于上海市区的东北角,而中原位于杨浦的东北角,是杨浦最偏的一个板块,被称为是“杨浦区的西伯利亚”。
区域内仅靠一条能级不高、还很拥挤的8号线出行。
这里开发较早,原先是一片农田,后来上海建设吴淞路闸桥、杨浦大桥等市政重大工程,一批居民被动迁到了这里。
这就导致了中原现在几乎全是老公房, 有工农、民星、市光、国和、开鲁等新村。
最近几十年,在别的地方都在大干快上、城市面貌日新月异的时候,时间在中原仿佛是停滞了。
另一个问题是这里的人口老龄化也比较严重,没有人口增量,区域内的年轻**在不断往外走。
商业配套上,就一个小小的中原城市广场和欧尚超市。
虽然隔壁就是新江湾城,但两者完全不能比。
总的来说,这里属于前期过于成熟,当下没有空地和新规划,正在老去的板块。
杨浦买房,建议大家看新江湾城和黄兴公园就够了。
2
同样的,普陀的甘泉宜川,新静安的彭浦新村,虹口的凉城、江湾镇,都是类似的地方,非地缘自住客,不建议买。
比如彭浦新村,靠近中环,有1号线地铁。
但它的问题还是太老了,整个社区居民群体老龄化特别严重,也没什么空地来做规划和产业。
整个片区的潜力很一般,区域自住可以,保值升值就不大行了。
除了文物,房子越老越不好卖,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上海房改到现在,楼市基本上每五年就会出现新一代的产品。新产品,更适应新时代。
这些年比较流行的90平的三房,虽然略有局促,但也是多年来供需双方多轮博弈的结果。
这里毕竟是寸土寸金的上海。
四代产品,2000年-2005年的产品会很吃亏:大户型,高总价,但房间少。
很多甚至是120平、130平的两房,满足不了家庭生活的需求。不过新房供应很少的地方会是例外。
而没有电梯,缺少车位,人车不分流,户型奇差的老破小,也终将在时代的洪流中,被慢慢抛弃。
尤其是地理位置差,不靠近地铁的老破小,连经济特别紧张的铁刚需都不想要,他们宁愿买远一点。
比老破小更差劲的,是老破大:看得上的人买不起,买得起的看不上。
新房不断在建,但上海的人口增速在放缓,而且新上海人和本地土著中的年轻人,对于市区是没有老一辈那种情怀的。
相反,他们对于居住品质要求更高。
所以这些整个片区都是老破小,没空地没规划的地方,未来也会很惨:涨的少,跌的多。
行情好的时候喝点汤,行情不好的时候要割肉。
3
浦东惠南,也是不建议买的。
惠南起点不低,以前毕竟是老南汇的中心。
后来这里也是有过规划的,五角世贸商城,大学城,但都开发不利。
后来大学搬走了,商业也是半死不活,不要说高端了,年轻人喜欢的网红店都没有。
最重要的是这里位置太远,浦东外环内还管不过来呢,惠南现在根本照顾不到。
有人看这里便宜,想去挖笋,千万别,万年不涨的地方。
判断一个地方有没有前途,就看这里的接盘侠都是什么人。
只有上海本地人接盘的地方,都是标准的老县城,不要碰就是了,惠南就是典型。
类似的新场,宣桥,也是同样的地方,不要买就是了。
4
浦东祝桥
先来说说祝桥的标杆,公元2040。
这个项目本身不便宜,高层卖4.5W,叠加卖5.4W;但是这个盘,卖了2年,一直都没卖完,是不是应该好好反思一下为什么?
大家买祝桥不是因为它规划有多牛,不是因为它发展有多快,很多人都是看中了明珠和进才这两个新学校罢了。
但是说来可惜,这两个其实都是还没有出过什么成绩的伪学区。
还有人觉得:祝桥和大虹桥多像啊,有机场,还有个火车东站,怎么会差?
大虹桥能起来,不仅仅是因为这两个原因。
房子是给人住的,大虹桥的产业和人口,不知道要甩开祝桥几条街。
很明显,浦东的心思根本不在祝桥,在浦东心里,祝桥属于二流规划;顶级规划是前滩、金鼎天地、张江这些地方。
老话说得好,想致富,先修路,但祝桥目前啥也没有。
东站落地时间也不清楚,可能遥遥无期。
如果手握300到500万的预算,买祝桥不如买临港,买临港不如买周浦、孙桥,三林动迁房;
这几个地方位置绝佳,去张江去只要15分钟,难道不比祝桥香吗?
除了浦东的远郊,上海的远郊:**、崇明,和奉贤的大部分区域,也是不建议买的。
无他,太远了,接收不到市区资源的辐射。
这些地方未来会既跑输通胀,又跑输大盘,因为这里基本没有人口流入,产业也是低附加值的农业和工业,房子要出租都租不掉,新房供应也不少。
最重要的原因是这些地方距离市区太远,这就导致没有接盘侠,一般离市中心25km以内是可以接受的距离。
5
黄浦五里桥
这个板块地处市中心,本身没什么问题,不建议买的原因只是当下估值太高,太贵了。
五里桥属于老卢湾,紧邻新天地,不少五里桥的房东以及买房人,已经把这两个地方划等号。
然而它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除了医疗资源属于顶尖水准外,五里桥的交通、商业只能算内环内普通的水平。教育资源一般。
综合来讲,五里桥的配套和城市界面与长寿路差不多,地段稍好一些。
然而,五里桥的房价已经超过了南京西路,标杆楼盘永业公寓的房价高于地段、品质都更好的远中风华园等,不得不说价格高估。
五里桥房价的高企,有两个主要原因。
首先,黄浦区新房层出不穷,使得该区曝光度居高不下。
而且,融创外滩壹号院、翠湖五集等都是顶级豪宅,令买房人形成了黄浦=顶级地段的错误认知。
其次,五里桥的居民多为老黄浦、老卢湾土著,具有较浓的地段情怀,加上较强的财力,变相提高了房价。
笔者有身家A9的朋友住在永业公寓,土生土长的老卢湾,买房只在卢湾范围内,外区只考虑南京西路一个区域。
所以,外区的居民以及新上海人,还是别来五里桥凑热闹了。同样的价格,其他板块的性价比要高很多。
以上,就是当下上海买房,尽量不要碰的地方。
总结来看,有三类区域:
正在老去的板块
没有利好的远郊板块
被显著高估的板块
买房要有接盘侠思维,也要注意价值匹配。
建议大家,选筹跟着新上海人走,跟着中产走,他们是未来上海楼市的最大增量。
这些增量流向哪里,哪里就会是价值高地。
大家如果想要在上海买房或是有任何买房方面的疑问,请私信我,回复666,送你价值百万的《上海买房宝典》。
月入多少才能在上海买房子
月收入多少才能在上海立足?沪漂老谷
月收入多少才能在上海立足?
01:59
上海月入多少能买房
“我月薪5千,想在上海买房,可能吗?”
当然能!就要看你怎么买了
01 公积金贷款买房若月薪5000元,则负债最高月还款额约为2500元,
按照公积金贷款比例——80%、50%、30%、10%
来进行分类计算(默认公积金年限为30年):
公积金贷款比例每月应还最高可购房屋总价80%2480.68 元71万元70%2480.68 元82万元50%2480.68 元114万元30%2480.68 元191万元10%2480.68 元574万元很多人想买房,但是看看上海的房子随便一套就600W以上,就想也不敢想了。
攒个首付,买个总价100W左右的房子还是有希望的!
上海不同价位新房和二手房数量表:
房屋总价新房数量二手房数量50万以下4无50万—100万9362100万—150万189222150万—200万173737200万—500万1907987数据来源:链家网**自整理数据
其实,这样一看,可选择的房子还是很多的。
分布范围在嘉定、浦东、奉贤以及上海周边地区。可以和根据自己的未来规划进行选择。
02 提高首付比例+房贷个人存款根据上海统计年鉴数据显示,截止2019年上海住户人均个人存款余额约137123元。
由此推算,收入1万的家庭基本可以承担上海总价约156万左右的房子
父辈支持以门槛价为100万的房子为例
以3成首付来算 :
100万 × 30% = 30万
月薪5000,一个月存2500元
30万 ÷ 2500 = 10年!
如果自己存款不够,靠什么来买房呢?没钱怎么付首付呢?
如果在买房上,父母亲戚可以在不影响自身生活的前提下,提供些力所能及的帮助,年轻人是可以接受的。但是要注意有借有还,毕竟父辈存下这些钱也是不容易的!
03 购买共有产权保障住房《国家**行动计划》指出:
加快完善以公租房、保障性租赁住房和共有产权住房为主体的住房保障体系。
发展共有产权住房,帮助有一定支付能力又买不起商品住房的群体拥有产权住房。
上海市共有产权保障住房申请条件如下:
**来源:上海发布
购房小贴士1,坚持和果断!
不要想着等钱存够了再说,要坚定信念,抓住时机。
2,有借有还!
借钱不丢人,是资源的合理利用。
3,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来做!
买房子找谁, 谁专业找谁,谁靠谱找谁!
4,曲线救国,一步步置换!
如果你实在想买500-1000万的房子,可以暂且作为你的10年后的目标,从周边城市置换到上海,从郊区置换到市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