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人月入5000以下
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国家***公布的数据表明,我国的人口在2019年底已经正式突破了14亿。巨大的人口红利促进了国内经济的迅速发展,而经济的发展也提高了我们的收入水平。
平时在网上我们经常能看到自称月入过万,甚至是年薪百万的人,以致于月薪几千的都不好意思开口了。可是现实生活中真有那么多月薪过万的吗?
***IC的报告显示,截至今年3月,我国的网民数量已经超过了9亿,其中6.5亿人的月收入都不到5000元,占比超过了72%。
而月收入超过了8000元的网民占比仅13%左右,也就是1.2亿人,可想而知,月入过万的人就更少了,月收入在5000元以下的才是大多数。
那么14亿人中,月收入不足5000的到底有多少呢?
5000元,恰好是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自2018年10月1日起,我国的个税起征点就从3500元调整到了5000元。经过这次调整之后,个税的缴纳人数就从1.87亿人减少到了6400万人,也就是说,月收入在3500元-5000元之间的纳税人达到了1.23亿。
北师大的研究数据更是表明,月收入不足500元、不足1000元、不足2000元的人群占总人口的比例分别为7.5%、23.5%、50.7%,相当于人数分别为1.1亿、3.1亿和7.1亿。
换句话说,有7亿人的月收入都不足2000元。这是什么概念呢?在一些一线城市,2000元可能连一个月的房租都不够,更别提生活了。难道穷人越来越多了?
其实这7亿人当中包括不少还没有工作的小孩、已经退休的老人等等,此外很大一部分都是中西部经济比较落后地区的农民,除了种地没有其他的收入来源。
由此看来,如果你的月薪达到了5000元,就已经超过了一大半人了。不过月收入是一方面,其他的收入和资产又是另一方面,现在有不少月入几千,但却手握百万资产的“伪富人”。
央行的数据表明,96%城镇家庭都拥有住房,总资产均值超过了300万元,其中房子占据了家庭总资产的近60%。
坐拥上百万资产,为什么还说他们是“伪富人”呢?这是因为超过56%的家庭都有着不低的负债,其中近77%的家庭都有房贷,平均每户待偿还的房贷余额接近40万元。
正因如此,很多人都不敢随便消费。数据显示,2019年**的居民消费率为68%,德国为52%,韩国为49%,而我国仅为38.8%。
对于居民的收入和消费,“玻璃大王”曹德旺早就说出了“大实话”。他表示,14亿人中其实只有2亿左右的人有消费能力,剩下的只是人口。曹德旺所说的消费,并不是我们维持基本生活的开支,而是一些提高生活质量的大笔消费。
对于现在屡屡被提及的“消费升级”,曹德旺也直言不讳:“首先要搞清楚消费者的钱从哪来?白领有了钱都去买房子、股什么票和基金,大家都愁眉苦脸,哪里来的消费升级?”
对此,娃哈哈的创始人宗庆后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企业多发钱,政什么府少收钱。给10亿不太富裕的人群每年增加1万元的收入,可以拉动10万元的消费。
从曹德旺和宗庆后这两位企业家的话我们也能看出,要想让老百姓敢于消费,首先要提高大家的收入,其次不能让这些收入都流入了房地产市场。
你每个月的收入有多少?
全国月入5000什么水平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不知不觉已经到了20世纪,我们的生活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建国时期,我国的GDP还不容乐观,现在我国已经是领先众多国家的大国形象,同时也会发现人们的薪资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根据国家发布的各项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我国的人均月薪还是相当可以的,越是经济发展好的地区,人均工资越高。在网上最近也出现了种种**,说本科毕业生工资直接到达5000多的水平,但是这种说法却不被毕业生所认可。
一、 我国薪资水平早在2019年度上旬的时候,我国国家***就已经发布了一组明显的数据,数据说明了我国国民人均收入达到了15294人民币,数据中表明城镇私营企业就业人员的年均平均工资已经达到了53604人民币,约合每月均工资达到4467人民币。而城镇非是私企业的年收入大约在90501人民币,约合每月平月工资7541人民币。
到了2021年,我国国家***再次发布了最新的人均收入数据,数据表明,我国国民人均收入有小幅度上涨,数据中表明城镇私营企业就业人员的年均平均工资已经达到了57727人民币,约合每月均工资达到5000多人民币。而城镇非是私企业的年收入大约在97379人民币,约合每月平月工资8114人民币。
短短三年之间工资就有可观的提升,可以见得国家发展是何等速度,我国在快速追赶发展中国家。三年的时间我国人均年收入提高了大概4000元人民币。但是对于这样的一个有力的数据,为什么还会有质疑声。
相信最近大家在网上也看到了这样的**,那就是北大的院长在他的节目当中说。5000元的薪资水平其实是一个非常高的收入,并不像我们国家所公布的那个数据那样,说5000元已经是个平均的工资了,这样的说法是确切的吗?
虽然说在近几年我们国家人民的收入确实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但是相较于很多年前。一个月几十块钱几百块钱这样的一个收入,到现在的一个月的三千四千,虽然说工资的水平是提高的,但是我国也在不断地通货膨胀。
曾经五六块钱就可以买双鞋,而现在五六十块钱都未必能买下来一双鞋。所以说5000块钱的工资到底是符合国家现在的一个收入情况还有待商讨,
并且在某短**平台,也有一个**引发人们争议,那就是本科毕业生的工资毕业工资达到5000块钱,这是真的吗?从**下面的评论我们可以看出,有很多的质疑声,不少人自嘲到。说自己拉了毕业生的后腿,因为两三千的工资真的是够可以的。
我们可以从居民的收入看得出来我国一个,年收入大概在五千左右不到五千左右。所以说就数据与现实情况而言,并不是数据有问题,而是收入不均匀引起的,毕竟一线城市和四五线城市、沿海城市和内陆城市其中的GDP不一样,就导致了人均工资的不同。
我们国家的低收入人群也是很多的一个月一两千,哪怕月收入3000元在我们国家也是处于一个平均工资,毕竟高收入人群占少数,可能有的人毕业就成为了企业高管。他们的工资水平达到了一百万或者两百万,而作为一个普通的四五线城市的工人他们可能他的工资达到了2000或者3000。
从这个角度发现高收入的一个人就可以拔高十多个低收入人群的工资。最终我们看到平均收入就是这样来的,不能收5000是绝对的人均收入,只能收是相对平均的人均年收入水平。
二、5000元能干什么在这个物欲纵横的时代,每一样物品的价格都在飞速地上涨,我们的工资往往赶不上物价和房价上涨的速度。那么作为月收入5000元,它能够干些什么呢?如果说我所在的城市中,是一个低收入人群,是一个物价相对较低的情况,那生存的还算是富足。
但是如果仅仅只有5000的工资,想在一二线城市留下是非常艰难的,只能说是可以生存下来的。因为刨去了一个月一两千的租房,也剩不了什么了。也就仅仅够我的日常生活,可能我还需要做一些**,如果想要买房,那就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不依靠父母,单单靠我自己,可能一辈子都还不上房贷,5000元的工资,想要存下来2000是非常难的一件事情,哪怕一个人每个月只存2000人民币,一年也只能存下不到3万块钱。对于现在动则上千万的一个房价,5000块钱又能够干些什么呢?而且每个月都要在房贷车贷的一个重压之下,又该怎么存活呢?
三、有多少人月收入达到5000元有多少?1、统计数据
根据上面所说的数据,在2020年我国***发布的数据来看,我国居民的平均工资的水平。主要分为两大类,即从事城镇私营单位的就业人员和从事城镇非私营单位的就业人员,他们的工资水平分别是57727和97379人民币。
所以说很明显从这组数据而言,我们国家的私营单位的人员,他们的工资情况并没有达到5000元。而这类**部分是为国家工作,其占比率是非常高的这个人员工作主要是国企、事业单位以及***这些都是非常有荣誉感的工作。
2、个人所得税
从个人所得税方面来说,我们国家5000万元是一个分档,5000年以上的一个收入水平是要纳税的。因为纳税是我们国家每个公民应该尽到的义务,而我国对于个人所得税是不断上调的,也就是说我们的个人所得税从2018年的3500到现在的5000,可以看得出来我们的人均收入是不断的提高的。
而且根据现在的有关数据就表明,我国的个人纳税人已经达到了6400万左右。而这个数据也就代表着这些6400万的人,其工资水平已经超过了5000元,这是2018年的一个数据记录情况,那到了现在2021年的一个经济发展水平。
我们会知道纳税人会不断地增加。但是总的水平来说我国14亿人口当中,达到5000元的纳税人并没有我想象中的那么多,还不到1亿。也就是说明这些超过5000人及工资水平及个人能力是难以想象的。
总结从我国发布的最新报告来看,我国月收入达到其5000元以上的人,现在大概是7182万人。而这个数据仅占了我国总人口的一个5.13%。从以上两个方面看来中国人口当中,即到达5000人工资的人数并不多,而到达7000元的更少。
我国的经济发展还是贫富发展不均的一个状态,以现在的工资水平而言,其实3000多块钱已经是大多数人一个普遍收入了,而我们要知道这个数据往往是有真实性的。我国一直贯彻由先富带动后富的实现共同富裕的一个目标,相信月薪5000的日子指日可待。
中国月入2000元以下
超市月薪才2000多,为什么却没人离职?超市员工:“人傻”才辞职
有人说超市的工作整日一成不变,每个月只拿着2000多块钱的工资,却有那么多就业者挤破了头想进入大超市就业,甚至有不少应届毕业生放弃高薪的工作,选择进入大型商超发展事业,这种现象也让很多外界人士深感好奇,难道说商超这份工作有什么不为人知的特殊优势吗?对此有超市内部员工给出回应:“**才选择辞职”。
超市员工的优势有哪些?
1. 不用考虑失业
yiqing来临阶段,我国有很多行业面临严峻的经营风险,尤其是旅游和餐饮行业受到的影响极为恶劣,很多企业老板纷纷宣布倒闭。超市经营作为实体经济的代表,无论是yiqing还是互联网都不会导致这份行业走向低迷,主要原因在于消费者对商超的依赖性比较重,采购日常生活用品都需要前往超市进行购买,因此超市员工不需要担心裁员等问题。
即使是年龄比较大的员工,也不需要担心超市这份工作会将自己淘汰,超市最需要的员工就是这些有相关从业经验的老员工,不需要参考学历和某些个人优势,只要工作能力出色且踏实肯干,就能长久的从事这份工作。
2. 工作福利待遇多
超市员工普遍基础薪资待遇只有2000多块钱,却可以解决很多日常的生活开支问题,大型超市通常会为员工提供内部的商品福利价格,可以第一时间拿到外界消费者想都不敢想的商品内部价。除此之外,超市也会定时定点向员工提供一些福利,比如说赠送员工一箱牛奶或者生活必需品,压根不需要担心这方面的额外支出,节省了生活的成本开支。
其次超市会为员工提供五险一金的保障,超市为员工缴纳五险一金不存在某些隐形的套路,到点就会为员工续好社会保障,因此非常适合一些中年的女性从事这份工作。超市工作虽然比较繁琐,但工作的强度并不高,员工可以在下班以后自行安排工作的时间,不用考虑加班等方面的就业压力。
超市员工也有专门的业绩提成,比如说超市员工当月按时完成每天的工作,到了月底就能拿到几百块钱的全额绩效奖金。除此之外,超市也会设立推销岗位,只要员工推销出去的商品数量越多,所得的提成佣金也是非常显著的一笔收入。
3. 晋升空间有保障
超市员工的晋升不像很多企业那样勾心斗角,只要员工属于超市的正式员工,具备几年时间的工作经验,就能获得晋升的空间。超市员工的流动性比较大,一般情况下,只要员工能做到几年时间的工作,期间不会发生过于负面的工作失误,超市就会考虑为其提供晋升的空间,薪资收入也能获得提升。
在我国有很多年轻的应届毕业生选择从事超市行业,他们一开始的基础薪资待遇只有2000多块钱,但是随着就业时间的积累,这些年轻员工的薪资和社会地位可以实现显著的突破。很多大型商超都是连锁经营,员工可以晋升为超市的管理和一家超市的店长,甚至还有可能成为某座城市旗下连锁超市的总负责人。
4. 超市就业岗位全面
超市工作对于很多中老龄的女性员工也是非常友好的,每一家超市都需要专门负责清理工作的员工,这份工作就非常适合中老龄女性就业者选择。一方面她们在超市里工作不用考虑严寒酷暑的问题,遮风挡雨自然也不在话下,逢年过节还能拿到超市免费提供的粮米油醋这样的生活必需品,非常适合中老龄女性员工选择。
在外界看来,超市员工这份工作的社会认可度并不高,实则每一位员工的就业和生活都能得到基础的保障,工作秩序也相对比较稳定。我国有句老话说的是“一百八十行行行出状元”,无论在任何行业,只要个人的能力和工作表现足够出色,就能实现良好的未来发展,实现财富的积累和社会的认可。
结语:想要在超市行业获得晋升发展的空间,也要选择正确的大型连锁品牌商超,而不是那些地方区域的小型超市,这一点非常重要。无论选择任何工作岗位,只要我们能够踏实努力地投身到工作当中,为公司带来收益和回报,终有一日能收获个人就业的价值,获得公司和社会的认可。
中国月入1000元以下有多少人
2011年的收入情况可以从CHFS数据中看到。CHFS是一项全国性的家庭微观金融调查,覆盖全国25个省市,8400多个家庭,近30000被调查者。
先确定一个概念,在我们讨论“月收入”时,我们实际上在讨论拿工资的职工。从事农业经营的农民与不给自己发工资的雇主是没有“月收入”可言的。而雇员比例占中国总人口比例仅有24%(2005年为18%,其中可能有口径上的差别,见
如何估算出全国每周在家做 3 次以上晚饭的双职工家庭数?),在全国来说,约为3.24亿人。
在全国不同地区,月收入在1000-2000的人群比例的差异是极大的,中部省份在这个区间的比例最高,接近或超过一半。在一些西部省份以及京沪粤三地,这个区间的职工比例相对较低。前者是因为太穷,后者是因为太富了。这张表格有一些省份显得奇怪,如青海。这可能与CHFS的抽样方法和小省的抽样人群有关,但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下表的数量是可以相信的。
用更直观的地图来看,分布大概是这样:
在全国来说,1000-2000这个区间也占到所有职工的三分之一多,因此月收入为1000-2000元之间的人口约为1.2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