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隐藏]
宅急送骑手月入多少
9月8日,一篇名为《外卖骑手,困在**里》的文章在网上迅速走红。文章中揭露了在外卖平台**的算法之下,囿于生活所迫的外卖小哥的无奈处境。
过去所鼓吹的“月入过万”、“送外卖赚钱”已经在补贴减少和骑手的不断加入中成为了幻觉。
次日凌晨,饿了么发文声称将推出5分钟等待功能,一时引起社会**的强烈不满。
越来越多的讨论不断加入,使得人们对于外卖小哥的认知不断深入和细化。
他们并非是“蓝领**”,更多地是一群奔波在送外卖路上,与死神擦肩博弈的平凡人。
那群带着头盔骑着小**的外卖骑手,已经成为中国最危险的职业之一。
在平台、消费者和骑手的三方博弈下,**性难题的解决恐怕成了未解之谜。
1、“致命”的算法在前阵子外卖骑手登上热搜以后,最令人后怕的当属外卖平台的计时算法。
按照中国***对大数据算法的阐述,这是一项能够提高效率,增加社会福利的技术。
可当其运用到现实社会当中,却成了两家外卖大企业“胡萝卜加大棒”的帮凶。
从这一方面来看,算法并没有推进社会进步,反倒把骑手们逼上了一个危险的边缘。
郑广怀团队在对外卖员进行调查的时候一度感慨,“算法,没有人性。”
无疑,算法的出现和运用是一件好事,但其却是用来对客观现象进行抽象总结的。
但当把这个宏观规律运用到具体的外卖小哥身上时,却往往忽略了他们是人,而非机器。
这个被忽视的地方,就是经济学理论上经常提及的内生性。
内生性指的便是在对事物考察时,不应该忽视一些难以察觉或者主动无视的因素。
算法,在对时间、速度、路线的规划上安排到了极致,却难以言明地将内生性排除在外。
大数据算法看不到这些外卖小哥的努力,相反,它会认为骑手的“效率”在不断提高。
算**相应地减少配送时间,但这也意味着外卖员需要采取更加“疯狂”的手段去配送外卖。
外卖骑手困在**里,说的便是算法的内生性缺陷和骑手需要满足算法要求却惨遭剥削的矛盾。
这个问题是无解的,为了更多单,为了更多奖励,外卖小哥只会在配送**的规定下愈发努力。
而这种努力却在无形当中把自己和整个外卖群体推进一个叫做“效率”的深渊。
2、三方博弈找到了大数据算法这个罪魁祸首,但在目前其实并没有好的解决手段,因为这个问题并不是把算法训练得对骑手“更加宽容”就能解决的事。
实际上送外卖这一件事,牵扯着平台、骑手和消费者的三方博弈。
一开始,外卖平台为了与同行竞争,不断优化算法,提高补贴以达成占领外卖市场的目的。但随着资本拼杀,逐渐稳定的市场却成了外卖企业源源不断的资金来源。
平台只会继续优化算法,但不会再给补贴,不断提高对外卖员的惩罚,使他们更快更听话。
至于消费者,对于配送速度、价格优惠的看重,拥有投诉权力等诸多方面则完成了这一矛盾的闭环。
处在中间的外卖骑手为了接更多单,为了挣钱养家,便不得不在平台与消费者的夹缝中进行**。不过令人遗憾的是,外卖员作为平台的依附者,既然选择吃这碗饭便不得不忍气吞声,于是,所有压力都来到了外卖小哥这一方身上。
实际上,这也是寡头企业存在的一大问题,在几年前百亿补贴砸钱抢占市场以后,唯二的两大外卖平台早已形成了分庭抗礼的均势,自然便能肆无忌惮地对外卖小哥进行剥削。
三方博弈,其实没有根本的解决之策。
百度外卖曾在几年前的新春伊始给全体外卖员放了个假,最终却被饿了么和美团迅速抢占市场。
没错,你可以讲道德,你可以讲人性,但相应的市场也会被人所瓜分。
消费者在平台长久地“伺候”之下,更是形成了外卖配送时间近乎苛刻般的要求。“一小时送达”等宣传词的出现,导致每个人认为这个速度是理所当然的。
诸多因素的出现和实施,导致平台为了效率和赚取、消费者为了尽快吃上外卖,双方对外卖小哥施加了非常多的要求和限制。
当然,他们也可以选择辞职不干,但每年涌入外卖行业的配送员却在不断地逐年上升,困在**里的外卖员无疑面对的是一个“死局”。
3、难以做到的宽容9月9日,饿了么发文声称要推出5分钟多等外卖员功能,一时间引起**关于“宽容”的争议。
我们可以把这一声明看做是一个善意的举动,毕竟在算法对于外卖员的压力上,平台不会不知道。
但仔细一品却很快发现了问题,这一行为在看似善意之下却无形将选择交给了用户。
倘若这一政策被通过实施了会怎么样?
用户不点这个按钮,外卖小哥必定会记恨,甚至会把配送超时的问题算到用户不点这个“加时”按钮的头上。
如果点这个按钮,那么平台算**默认你是个有“善意”的人,从此外卖配送的速度和外卖小哥将外卖送达你手上的速度便会大大降低。
饿了么用一个善意的行为,成功地将矛盾转移到了用户和他们的员工身上,而平台却啥事没有。
最后,在广大网友的围攻下,饿了么总算是在微博道歉,暂时结束了这一风波。
从始至终,关于用户是否应该宽容外卖小哥这一话题并没有很好的解决过。
每个人都知道,外卖小哥每天披星戴月地送外卖,但同理他们也得到了相应的高回报。
但在如今越来越多人涌入这个行业的情况下,月入过万已经成为了一个幻想。
在大城市配送外卖已然不能发家致富,在类似北京、上海和深圳这种地方,送外卖甚至不能养活自己的家庭。
在针对武汉市外卖员的的一份研究报告中显示,月收入达万元的外卖骑手仅占全体的2.15%,而53.18%的被调查者声称,自己送外卖的收入目前无法满足家庭所需。
外卖小哥,实际上并没有我们想象中有那么高的工资。
在更多的情况下,顾客并不会宽容,或者说客户能够做到不生气就已经是一件好事了。
卢泰宏在《消费者行为学》一书中说道,数字化时代令消费者变得越来越挑剔。
这意味着消费者一旦不爽就可以更换其他平台下单,对于外卖市场拥有着更高的权力。
下错单可以取消,即便外卖员正在送单的路上;填错地址,再发个新地址让小哥继续送达。
但消费者始终是顶端的存在,他们犯的错,承担责任受罚的始终是骑手自己。
4、外卖未来之谜外卖行业,是一个深藏着大数据算法的灰色游戏,每一个外卖员都是数据的一部分。
**要求外卖员跑得更快,而骑手无法反抗,只得硬着头皮朝骑着小**朝配送目的地狂飙。
当算法发现大家竟然越来越快,那么它也会缩短相应的时间,再次让外卖小哥直面生死时速。
而在外卖行业的另一面,却是一个值得令人“拍手称快”的数据。
在2020年上半年,美团骑手“不顾yiqing、空间甚至时间”,将每一份外卖、药品等其他生活必需品送到了高达4亿用户的手中。
这对于执掌突破2000亿市值大关的美团王兴而言,更是满足了他对于“速度”的迷恋。
在这场有限和无限的速度游戏之中,外卖小哥仍然对这场竞速游戏不求甚解。
为了那份有限的配送费,他们依旧在“无限”的目的地和速度中疾驰,以实现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
外卖行业的未来在哪里?
有人说是未来即将推出的无人车或者是无人机配送。
但在这个“无人未来”到来之前,又有谁来解开**和外卖小哥相互捆绑的困局呢?
美团骑手月入5000难吗
工作地点:广东佛山
5月份开始**美团骑手:对于新手来说的我一切充满好奇,回想新手时期简直蠢得要死,开始时候只想每天能有个50块钱就足够了,那时候平均3.4个小时 ,跑了10天收入1280,日子过得很充实,
6月份:慢慢熟悉起来了,大致知道范围5公里商家地点了,不用愁着找不到商家而导致超时,对于一些路线还是不熟悉,需要手机导航,6月份平均4.5个小时,收入3689,有时候为了平台活动延长工作时间。完全超出**收入设想,一个月已经把电动车车钱赚回了,接下来就是盈利了。
7月份: 渐渐地在这个经常接单商圈认识好多奋斗外卖骑手,有**,有全职,这些人满脑子都是赚钱,眼神里面充满疲惫,看到最底层工作无奈与心酸,也看到生活艰辛不分昼夜骑行刷图,而我慢慢真正加入这个行业,工作5.6个小时 除去我上班时间,睡觉时间,基本没有任何其他时间来满足自己,而这些时间换回是4973收入,有辛酸却充实生活状态表示满意。
8月份: 收入又比上个月增加1000了,而工作时间6.7个小时了,甚至会加长一点,导致每天睡觉时间5.6个小时 ,平常休息跑一天十几个小时,300块钱左右,之前口口声声说下雨天不跑,然而为了现在目标一个月6000奋斗,冒着下雨赚取5.6块钱爬5.6层楼梯,客户一句慢点不急,顿时心情舒畅一切都是美好,其他心酸埋在心里,积极阳光面对不同困境,雨过之后心中彩虹必定柔和温暖如春。
9月份:这个月马上快要结束了,距离6000目标有点困难,这个月因为雨天太少、基本没啥活动,跑外卖第五个月,慢慢遇到瓶颈期,有时候睡醒之后在挣扎让自己休息吧,可每次想到我怎么度过这几个小时了,感觉不跑外卖浪费时间,主要原因是工作,睡觉,第二份外卖工作,日复一日遇到瓶颈期正常不过,希望10月能尽量缩短自己跑单时间,少赚一点吧。
月入过万招骑手供车住
全国个体户超过1个亿户,其中新兴行业成为主流:
1.快递小哥1300万左右,曾经某平台强制外卖骑手注册成为个体户,收入稳定,成功率100%。
2.网约车司机3000万,大部分为个体户或者灵活用工(视同生产经营所得),月入10万以内无个税或者只有0.5%个税。
3.**直播创业者1000万,其中很多带货主播是个体工商户。
4.电商平台1000万,入驻tb、PDD等平台,个人不能入驻,但个体户就可以,这种个体户办理一家仅需要几百元。
这些新兴职业中,大部分是个体工商户,有几个特点:
1.非实体行业,一般没有实体门店。
2.个体地域属性小,一个人就是一户个体户,可能个体户在河南办的,人却在上海跑外卖。
3.就业成功率高。以外卖为例,只要愿意跑,每月都能盈利几千时万,不能暴富但可以生存不错,不会向实体门店那么容易倒闭。
4.不同行业成功机会大,**直播与电商成功率低,但有赚千万过亿的机会。
选择个体户,与政策相关:
1.个体户注册简单,注销容易。
2.小额个体户无需建账,不需要配专业会计人员。
3.月度10万以内无增值税无个税,大约8000万个体户不交税。
4.即使大额个体户,个税减半,收入500万以内增值税免征,有些园区个税2%以内。
5.个体户无需公户,个人卡直接收款。可以开专票和普票。
6.个体户可以转有限公司。
金税四期管控下的税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