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隐藏]
月收入3500的生活记录
吴晓波的《大败局》里面有一句话让我很受益:“成功难以复制,失败或可避免。”
它也和另外一句话相呼应:失败是成功之母。
这让我想起了我的一些经历,我在一个私企工作了一年半,收入始终维持在月工资3500左右
面对每月的必要支出车贷(1825元),身心俱疲
于是,我也开始像很多年轻人一样盲目的去寻找副业,去寻找赚钱的机会
时间不负有心人,在我一次次的碰壁,一次次的失败之后,我终于找到了自己的方向
今天很想分享给大家
如果你真的可以看进去、学进去,你也就离“成功”更近了好几步
01、初识社群运营
很多小伙伴听到社群的第一反应一定是“那不就是建个群卖东西吗?”
如果你这样想,那么你所了解的只是冰山一角
我们赚钱是目的,但是过程在于“运营”
我本身在单位是做新媒体相关岗位的,对于运营工作是有基础的
在yiqing期间,小区开始大规模囤菜,很多邻居因为慢了就没有抢到菜
我心想,如果把大家都拉进一个群里,实时的发布一些小区周边上铺的优惠**
那是不是就可以实现社群运营了呢?
当我开始有这个计划的时候,我便付诸行动
我在每个单元的**栏贴上了二维码,并且告诉大家可以获取到优惠
果不其然,很多邻居都加入了进来,但是接下来面对的就是商家优惠的问题
我开始联系周边的一个个商家,开始洽谈购物优惠
过程过于坎坷,结局走向了失败
02、走进社群运营
失败了不可怕,可怕是没有从重头再来的勇气
我开始去认真的学习如何做好社群,社群运营到底是怎么回事
我开始每天查阅各种资料,做笔记
但是朋友的一句话,点醒了我这个梦中人
朋友是做线下**的,每天都会迎接形形**的顾客
同时,店内也会提供给他一点客户资源
那么他是怎么做的呢?
他将店内的客户资源,完全的**为自己的资源
通过线上进群,群内**发布,顾客转介绍,佣金激励等办法
成功的将一群人聚在了一起,**额也是从之前的几万到几十万
后来,朋友根本就不需要在接待到店的客户,每天通过转介绍来的客户都接待不过来
这就是一个简单的社群运营,通过优惠以及利益,来进行社群运营。
我开始仿照朋友的例子,从线上**入手
因为之前并没有接触过**行业,所以更多的**问题只能请教朋友
朋友给我推荐了一节课,让我去学习他的思维
如果你指望学习了这门课,就能做到以上这些,那只能说让你失望了,这门课,并不具备这样的魔力。
它更多的是来激发我们对于社群运营这件事的思考,帮助我们去梳理社群运营的整体逻辑。
这门课程就是在老师实操、复盘、总结之后,沉淀出来的经验,再以理论知识的形式进行输出!
而想要真正掌握,还是需要依靠你自己在实际工作中多实践、多思考才会更有意义。
03、关于导师
**运营顾问,10年互联网企业运营经验,MCN机构创始合伙人 公众号”Pai爷运营“创始人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者、主编推荐作者
在鸟哥笔记、新者大陆、BOSS直聘、等平台都拥有专栏
曾先后任职于互联网100强、上市公司及明星创业公司。
同时曾为数十家传统企业、互联网公司提供运营、营销等方面的业务服务
并助力其搭建跟业务强相关的运营实战团队。
负责过某上市公司社群运营,实现**率18%,营收超百万;
做过天猫双11、年中促销等大型活动,也做过从0到1的产品冷启动。
拥有丰富的运营成功经验,同时对互联网发展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与认知。
04、学习人群
1、应届毕业生,缺乏社群运营的方**
2、0-3年用户运营/社群运营从业者,缺乏大厂实战经验
3、社群运营主管,缺乏有体系化的课程培训团队
4、小微型企业主、创业者,缺乏通过社群运营获取新流量
5、转行人员:想进入互联网行业,社群运营是企业需求旺盛的岗位
6、急需通过社群卖货,增加线上营收的各企业CEO、市场总监、运营总监、**负责人等
7、希望通过社群变现的创业者、微商、社交电商从业者
8、希望掌握**型社群核心运营技能、升职加薪、开辟副业的在职人员
月入300元的生活
**加载中…
女子北漂16年,月薪从300涨到2万,夫妻俩攒40万,回农村生活
【果然**,齐鲁晚报·齐鲁壹点旗下新闻**品牌】
月入3000的生活记录
2元成本卖10元,陕西小伙3000元起家,月入3万,称比上班强得多陕西小伙3000元起家,月入3万,2元成本卖10元,称比上班强得多探味小幺
月入10w真实生活
没什么感受。人生中第一次月收入实际到手10万+,我记得到账的当天我吃了顿西餐庆祝了一下,**就该干啥干啥。
再后来就没任何感受了。
甚至是那种内心没有任何波动,连麻木都算不上。像是呼吸一样不存在的感觉。
我觉得最开心的时候也不是现在而是刚毕业时月薪一万多的时候,和刚上大学没有任何收入的时候。当然,有很多热心网友关心我是不是被网络上的玄学发烧言论歪曲攻击、诽谤造谣、辱骂**等等而搞得很郁闷,其实这倒真没有,但这些人的**行为本身是极其**且绝对不值得提倡的,有些过激行为并且影响恶劣的我也会**。至于这些现象我以后还会提及。
总有人说**带货恰饭,恰饭我可以说我没有收过任何品牌方任何推广费。这一点我也很少愿意去解释,如果有人觉得我讲便宜的耳机比贵的耳机好就是恰饭,我觉得我实在没有过多精力去改变他的认知。至于带货,的好物推荐功能我一开始就一直在使用。我认为这是个很不错的功能,一方面可以给创作者带来收入,另外一方面也能给的发展做出贡献。并且能给需要帮助的人方便快捷选择较好的产品。如果我不做,那么可能一部分人就会去选择其他的也许是广告也许是错误的推荐。当然,我并不是说我是绝对正确的,但至少我的好物推荐没有广告**,我也尽可能做到尽量专业和正确。
做数码内容创作者,虽然单个耳机可能还不算很贵,但是买多了确实还是一笔不小的数目。更别说**仪器,一台AP几十万,人工耳麦克风校准器零零散散也十万二十万。我过去测评过的功放和音箱基本上也都是我自己买的,加起来测评过的也有6位数。我并不是慈善家或者公益事业者,成年人做事肯定要考虑收入支出,我不可能完全用爱发电。的带货功能给了我能够做下去的条件。
给了我很多很多支持和鼓励,在这里再次特别感谢平台和****。但确实不是我的主要收入来源。之前我朋友也跟我聊,虽然我做测评没有亏钱,但是同样的时间精力做你擅长的专业工作肯定更赚钱。但我觉得我可以坚持做一些至少我认为有意义的事情。
我既不靠网上赚米,也不靠上班赚钱。就是玩。
我也不是专门做测评的媒体,也不靠测评吃饭,所以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说一些事情。
网络终究是虚拟的,我平时更多精力还是放在现实中。我生活中也有很多事情要去处理,所以网络上偶尔发言存在疏漏我也承认。
好像有点扯远了。总之,并没有太多感受。平常心去对待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