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岁本科生都月入多少 本科毕业月入500元

31岁本科生都月入多少 本科毕业月入500元

31岁本科生都月入多少

对绝大多数普通大学本科毕业生来说,月薪上万都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情。

月薪上万困难在哪里?

我们看数据:

2022年6月13日,麦可思《202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正式发布,报告显示,受到yiqing影响,大学生薪资增速普遍放缓。

2020-2021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月收入起薪平均涨幅(本科:4%,高职:3%)低于yiqing前的2018-2019届的起薪平均涨幅(本科:7%,高职:6%)。

一场yiqing,让大学生薪资涨幅降低50%。

从收入来看,2021届本科、高职毕业生平均月收入分别为5833元和4505元。

不同区域之间的薪资水平差异也十分明显,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经济发达程度较高,应届生在长三角(2021届本科:6484元,高职:4984元)和珠三角地区就业的薪资水平(2021届本科:6431元,高职:4748元)始终保持领先。

上图是毕业生月收入最高的前十大专业。

你以为你学了这些专业就能够离月入上万更进一步吗?

不对。

光学校这一块,就能把你拿捏得死死的。

在互联网和**数据这一行业,最受欢迎和起薪最高的,依然被那些985和211大学的毕业生牢牢占据,对一个一般大学的本科毕业生来说,即便你选了以上的热门专业,大概率你也拿不到上图的平均薪资。

毕业院校看起来差别不大,但事实上这东西就跟学历一样,看似无用,但却又是用人单位衡量应届生综合实力最简单的敲门砖。

从数据来看,一个毕业于一般大学的本科毕业生月薪上万并不容易,但如果时间线往后延长的话,能不能到达月薪上万呢?

其实这也挺难的。

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到,改革发展的红利期逐渐放缓,经济增速和大学生毕业的平均月收入是紧密相连的。

在2010年,本科生的平均月薪在2815元,当年薪资增幅为16.38%,同年GDP增速为10.3%;到了2019年,本科生的平均月薪为5440元,但薪资增幅却只有5.27%,同年GDP增速则放缓至6%。

同理,随着本科毕业生的薪资增幅不断放缓,宏观经济增速不断放缓,我们也不难推测出一个可能性:即使是本科毕业生毕业后参加工作,要想在短期内达到月薪上万,这也是一件比较漫长的事情。

如果我们顺着这个逻辑继续往下推导,背后的真相可能会更令人心惊。

过去读大学相对简单(这一点从985/211大学不断上涨的录取分数线就可以得出结论),在大学毕业后这些毕业生们也能够拥有更快的薪资增幅,机会成本很低,与此同时收入上升空间还巨大,能够吃到更多的红利。

但今天的情况则不同了,同样的一个人读大学,则要面对竞争更激烈的环境,大学录取线不断上涨,与此同时毕业生的薪资增幅还在降低,本科学历的权重也在不断下降。

从这个角度讲,过去更少的付出可以获得更大的收获,但今天更多的付出,未必能够换来期望中的收获。

当然,月薪上万一直以来都比较困难,虽然薪资近年来上涨明显,但同样的,生活成本也在随着薪资的增长在增长。

最重要的一点,过去经济的高速增长掩盖了一部分问题,不管是毕业生还是上班族,薪资的增幅大家都有目共睹,自然对未来也就抱有更大的期望。

但现在,随着经济增长的放缓,过去不被重视的问题现在暴露出来了,这其中最主要的问题,其实还是收入分配的问题。

月薪上万从十年前就开始说,说到十年后,十年前月薪上万是稀缺的,今天的月薪上万依然稀缺。

本质上,这已经不是一般大学的本科学历就能够在短期内达到的了。

经济增速的放缓,势必意味着市场增长的有限性,当市场增长有限的时候,市场内的每个人,就陷入了不同程度的存量竞争。

在存量竞争下,竞争的方式和惨烈程度,自然要比以往更甚一些,当好的工作和机会相对减少时,每个人无形之中的机会也就被“平均”了。

对一个一般大学的本科毕业生来说,今天的你要想在一家公司做到经理级别的位置,过去你可能需要打败5个竞争对手,但今天你将要面对的可能是7个竞争对手,甚至是10个竞争对手。

其实不仅仅是毕业生,对一些中小公司的创业者来说,所面临的问题本质上是一样的。内卷卷的不仅仅是上班族,内卷连带着连中小公司也一起卷了。

当用人单位和求职者一起卷的时候,所带来的问题自然也就更多了。

现在很多人都听过一个词叫“降维打击”,过去这个词多半都用在互联网公司对传统行业带来的冲击上,但今天的降维打击则是从宏观层面上,对所有“经济人”进行降维打击。

宏观上的问题绝非微观层面上的个人所能够解决的,对一般大学的毕业生来说,选择自然也就变得更加重要了。

除了老生常谈的学习之外,方法也很重要,如何提高自己的效率、学会复盘并在机会来临的时候抓住它,这是每个毕业生都应该去做的一件事。

总结下来无非就几个字:城市高于行业,行业高于公司,站在大树底下乘凉,才有更多的机会。

单纯的努力勤奋已经不够了,你的姿势很重要,眼界和格局也同样重要,全球化带来的多元商品的选择性,对毕业生来说,竞争也将变得更为多元化,竞争也会从不同角度去开始竞争。

多学一些、多懂一些,你就能够比别人跑得更快。

end.

作者:罗sir,新青年的职场内参。关心事物发展背后的逻辑,乐观的悲观主义者。关注我,把知识磨碎了给你看。

本科毕业月入500元

最近****发表了这样一则新闻:北京大学“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课题组于2021年6月起对高校毕业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样本包括东、中、西部地区19个省份的34所高校,样本量超过2万人。2021年博士、硕士、本科、专科的月起薪算数平均值分别为14823元、10113元、5825元、3910元。

看到这个新闻,医护本科毕业生表示拉后腿了……

对于刚毕业的医疗人员,真实情况是什么样的呢?我们不妨来看看大家是怎么说的。

从大家的回答不难看出,社会对于刚毕业的医学生们,并不是那么友好。

曾经有朋友讲述了他的亲身经历:王某从医学院校毕业后,在三线城市找到一份医生**的工作,主要负责拆线、换药、病历书写和一些临床工作。

王某月薪2000元的花销如下:房租500元/月(包含含水电费),餐费27*30=810元/月,(3+12+12);交通费120元/月,牙膏纸巾等日常100元/月。

这是在三线城市里最低最低的单身生活,需要1530元。

王某剩下的每月470元还需要完成以下操作:

1:考证需要购买的书籍、文具、材料费等

2:熬夜读书需要加餐的费用

3:鞋服衣袜

4:突发需要用钱的事件

看完之后,只有一个感觉:真实,却又心酸。

一般涉及到这种问题,数据才是最真实的。根据丁香人才发布的《2021年度中国医院薪酬报告》显示,2020年中国医院员工的平均年收入为19.7万元,约合一个月1.6万左右。听起来好像没那么少,我们再来看看。

北上广等一线城市的医院员工平均薪酬都在30万以上,月平均工资基本上迈过了2万的坎。

而地方上的三甲医院呢?以晋冀鲁豫核心城市的邯郸为例,平均年收入只有5万。

虽然报告显示一线城市的医院薪酬远大于二三四线城市,但是对于年轻医生来讲,入职一线城市大医院面临的压力主要在薪酬之外,生活成本、房价、教育资源等因素都是医生职业选择时的考量。

都说这个职业越老越吃香,此话不虚。从表16来看,各职称级别医生的年度薪酬都显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且不同职级间差别明显。但事实是,很多医护工作者还未熬到中年就转行了。

年轻医护们才是未来医疗界的主力军。如何保障刚就业的医护人员的基本生活,如何留住医疗界的年轻人才,如何提高他们对于自身工作的热爱程度……相信都是国家和政什么府未来必须考虑的问题。

声明: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丁香人才、****及网络。以上图片文字,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仅为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号立场。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本科生月入5000

太难了!近6成本科毕业生起薪低于6000元;
据《中国本科生就业报告》显示,2021年本科毕业生;
月薪低于4000元;21.3%;
月薪4000-5000元,17.8%;
月薪5000-6000元,20.6%;
总体上,月薪低于6000元,59.6%;
报告还显示,本科毕业生从事互联网开发的起薪最高;
这经济形势,能找到工作就不错了;
今年有1076万大学毕业生,刚毕业就失业,估计有40%;
所以,当当网创始人李国庆就呼吁这400多万毕业生回家休息躺平一年;
明年再出来找工作,因为今年工作一定很难找。
但是,回家躺平,不用吃不用喝吗;
再说了,明年就不用继续找工作了吗?
太卷了,还是人太多了;
但专家还要鼓励生育,说人口红利没有了,经济发展会受到影响等等;
但生那么多,不用养吗?大城市的房价那么高,你敢生几个呢?

本科生月入8000

副业之路

打工月入1w简单吗 月入6000可以养活一家四口吗

2022-11-20 22:30:06

副业之路

退休工资九千什么水平 月入九千扣完五险一金到手多少

2022-11-20 22:32:04

个人中心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