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隐藏]
一瓶饮料能赚多少钱
实在是搞不明白,内蒙古的大窑汽水,不好看也不好喝,更不是一线大牌,卖了30年都没火,为啥现在就像坐了火箭一样,一跃成为了国民汽水的扛把子,一口气年销了30个亿!很多人就开始好奇了,它究竟做对了什么,怎么就一夜爆火了呢。
?
我只能说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资本有多了解人性。给我三分钟,跟你说清这件事背后的逻辑。
?
一开始,他就干了件反认知的事儿。大窑汽水知道,要想闯出一片天,凭现在的实力,要走可口可乐的老路还要和它对着干,那就是找死。所以,他立马就将对手切换成了走高价路线的国民汽水,也就是北冰洋、冰峰那一派的。惹不起的躲得起,可以较量一下的正面刚。你们卖五六块,我也卖五六块,你们一瓶240毫升,我就卖550毫升。
?
大瓶一推出,所有牌子都愣住了,突然有一个和你一样价格但高出你一头的大个子摆过来,你懵不懵?懵就对了!
?
因为在老牌的汽水赛道上,打情怀牌、汽水240毫升似乎都已经成了个约定俗成的概念。很少会有人想着从大容量方面做文章,所以当大窑汽水,550毫升的大瓶装一亮相,光视觉上就已经赢了。
?
到这一步,还没完,大窑还有更厉害的招数,就是经营用户。
?
每一瓶大窑汽水的瓶身上,都印有公众号的二维码,用户只要扫码就能领到惊喜福利,并沉淀进社群。更有线上线下联动发起的“谁是大窑王”游戏活动,5年时间就举办了上万场。获胜后还能拿到官方送出的汽水和其他周边产品。据统计,这一个活动就吸引了60多万粉丝来买单。
?
用年轻人喜欢的新鲜好玩的内容,他不断圈粉着活跃度高的年轻群体。有了足够的流量后,他又拓展了自己的产品链:开发出其他饮品生产线、和线下餐饮店连接合作等等。靠着这些流量带来的后端利润,大窑又一次赢麻了。
?
在资本的推动下,各大社区也纷纷出现了大窑汽水的声音,从此摇身一变,化身成了一种时尚聚会的潮流饮品。好不好喝根本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营造出了一种又潮又嗨的人设。
?
所以说到这,不知道你发现没,年轻人要的不是有多好喝,而是一种跟风的潮流感,而制造这种感觉,走差异化爆品的路子就能实现。
?
靠着流量和反认知的超级爆品,大窑硬生生地从老牌汽水赛道中撕下了一块肥肉,可光靠爆品并不足以铺向全国,真正吞下全国市场的,其实是他那完全不走寻常路的渠道打法。
?
别的饮料汽水都是拼了命地进商超,而大窑却转向了餐饮的终端渠道。那终端门店售卖的品牌很多,小店老板更愿意卖哪个?还不是谁家产品利润高就卖谁家的。
?
因此,大窑汽水给了餐饮店足够的让利:
?
如果你在经销商那儿拿货,那么经过层层加码,到手的价格就会从17块钱变成25块钱一件,零售价不变。但是如果你直接成为我的终端代理商,我会按照更低的出厂价卖给你,保证你赚到的比现在要多。
?
如果你还想成为大窑的城市代理,我还会给你进行一对一的赋能培训,教你怎么管理运营。
?
这样一来,给到终端门店老板的钱就更多了。举个例子,餐饮店卖可口可乐,一瓶的毛利润可能只有5毛钱,但只要卖掉一瓶大窑汽水,就能赚3-4元,这买卖多划算。
?
这套让利机制一出,终端门店更愿意向消费者推荐大窑汽水,也更愿意把好位置给到他。就通过这个方法,大窑建立起来了100万零售终端,遍布31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营收更是以火箭般的速度暴增。
?
看完大窑汽水爆红的逻辑后,不知道你有没有一种感觉:随着时代的不断变迁,营销的本质并没有变化,都是在围绕着流量做文章。或许,反认知的超级爆品+差异化的私域营销,才是未来传统企业比较好走的一条路。
?
如果你也想更好地打造出自己企业创新转型的认知爆品,在互联网市场分一杯羹,那我强烈推荐你来学习我的《互联式盈利思维》,这是一套为创业者量身打造的商学系统,里面详细讲解了传统企业的108大隐藏盈利秘诀。
?
比如:雷军是如何通过差异化营销的模式,靠着一部手机就连接起来了2亿甚至更多的流量,成为营销一哥的?日本零售业巨头711,又是如何创新商业模式实现了海量流量、疯狂变现的?
?
进入下方“看一看”了解学习,包含88节视频大课,5小时的干货直播,以及一本超实用彩印版教材。苦学一个月,帮你优雅赚大钱!
《互联式盈利思维》训练营
一天一瓶饮料有没有事
你喜欢喝饮料吗?碳酸饮料、奶茶、果汁……
好像哪一种都比白开水好喝,殊不知,追求味蕾享受的同时,也给身体造成很多不必要的压力。
01
我们到底有多能喝饮料?
根据国家统计局官网数据显示,2020年全年,我们国家的饮料零售额突破2000亿元,达到2294亿元。另外,2020年全年,全国规模以上饮料制造企业产量达到16347.3万吨。
官网截图
看到这些数字,你内心有没有咯噔一下(你也是参与过上千亿项目的人呢)。
02
长期喝饮料的人,都怎么样了?
2018年,澎湃新闻报道了一位18岁的女孩,一个月内每天都要花100多元点外卖奶茶、可乐等甜饮料。
最终因高血糖出现昏迷,合并酮症酸中毒、休克、横纹肌溶解、肾功能衰竭……被送进急诊重症监护室抢救,昏迷5天后才恢复意识。
1、喝出“可乐牙”
每天只喝饮料不喝水,这样一位5岁男孩14颗牙齿齐根烂掉。
2015年,武汉晚报报道,20颗牙齿8颗烂得只剩牙根,6颗齐根折断,5岁男孩不仅吃饭成了难题,就连话都说不清楚了。
接诊的医生介绍,“这是我当牙科医生30年来,碰到的最惨不忍睹的牙齿。我们把喝饮料导致的这种烂牙叫做‘可乐牙’,因为大部分饮料尤其是碳酸饮料,pH值通常在2.2-4.9之间,而牙齿表面的珐琅质,溶解临界值是5。再加上饮料中的高糖,也会发酵产酸,导致牙釉质脱矿溶解。”
2、喝出了肾结石!
2020年9月,据潇湘晨报报道,18岁小伙子因为猛喝含糖饮料,他的双肾形成了多发结石。
小伙子起初只是肚子痛、拉肚子,紧接着小便也很快少了。经过当地医院的抗感染、补液等治疗后,腹泻开始慢慢好转,但他的血肌酐水平却在进行性上升。
医生给他做了相关检查,发现血肌酐水平已是正常值上限的7倍多,肾小球滤过率仅为正常水平的1/10,每天尿量仅300毫升左右,还伴有血尿酸升高、高血压、高血脂等多种疾病。
进一步肾穿刺活检发现,多处肾小管内存在钙化样物,超声显示双肾存在多发结石。
经了解,该名小伙是一位体力劳动者,每天都在工地干活,又热又渴时,总喜欢买大瓶饮料喝。日复一日,肾脏开始拉警报,最后干脆彻底“罢工”。
3、喝出了高尿酸!
据羊城晚报报道,16岁的广州少年在体检中查出血尿酸620umol/L,超出正常范围很多,继续发展下去很可能发展为痛风!
专家介绍,少年平时的饮食习惯,既不喝酒,也不常吃海鲜等高嘌呤的食物。但当问到他平时喝水多吗,他的回答是:很少喝水,一般渴了就喝饮料。
4、喝出了高血糖!
2019年,据扬子晚报报道,苏州一位30岁的小伙总觉得自己浑身乏力,容易口渴,经常上厕所,人也日渐消瘦,他觉得可能是因为天热的缘故,怀疑自己中暑了,也没引起重视,一口渴就喝碳酸饮料解渴,谁知口渴、乏力等症状越发严重了。
送到医院检查后,血糖值高达110mmol/L,比正常血糖值高出将近20倍!经诊断,小伙患上高血糖高渗综合征。
专家表示,高血糖高渗综合征是糖尿病急性代谢紊乱的一种临床类型,诱因有很多,其中一个就是因口渴而摄入大量含糖饮料或摄水不足、急性感染等应激状态。
这个小伙就是饮用大量含糖碳酸饮料代替水,渐渐出现严重脱水,导致病情加重,最终演变成了高血糖高渗综合征。
03
为什么过量喝饮料危害这么大?
饮料中最大的危险来自于“糖”
2020年6月,有专家对市场上18瓶热销饮料进行了现场测评。专家对饮料含糖量进行了测评:而其中,含糖量最多的是“XXX柠檬茶”,共14.4块,约65克的糖。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提出,每人每日添加糖摄入量不超过50克,最好限制在25克以内。一瓶饮料下肚,糖含量早已超标!
除此以外,嗜糖之害,甚于吸烟!2012年2月,发表在国际顶级学术刊物《Nature》杂志的一篇题为《公共卫生:糖的毒性真相》(Public health: The toxic truth about sugar)的文章指出:糖就像烟草和酒精一样,而且糖的危害远在脂肪和卡路里之上。
此外,研究人员还通过动物实验证明了,糖瘾是双重作用。
一方面,糖分影响体内荷尔蒙,使大脑无法发出饱腹的讯号,越吃越多吃上瘾,肚子饱了都还想继续吃。
另一方面,糖对体内激素的影响,还表现在会使大脑不间断发出要摄入糖分的讯号,就像烟瘾一样,吃糖的人会越来越爱吃糖。
04
很多饮料中添加的是果葡糖浆
很多人乍一听到“果葡糖浆”这个名字,会将它与健康、天然划上等号。然而,这都是假象,你被它骗了!
事实上,果葡糖浆中既没有果,也没有葡,它是一种通过酶解法从玉米淀粉中获得的甜味剂,之所以取名为果葡糖浆,是因为它既有葡萄糖,也有果糖。
果葡糖浆是一种玉米水解的产物,价格十分便宜。果葡糖浆有一个缺点是饱腹感弱,可能最终造成总能量摄入比蔗糖做成的饮料更大。长期摄入会导致肥胖、脂肪肝、糖尿病、痛风等一系列健康问题。
甚至有人称“果葡糖浆”成为继氢化植物油(反式脂肪酸)之后,食品工业界危害人类的第二个“伟大发明”。
最健康的还是——白开水!
现在市面上越来越多主打“0卡0糖”的饮料就健康吗?
据专家介绍,0卡0糖的味道大多数来自于商业的甜味剂。甜味剂本身是安全的,可以分为带热卡的甜味剂和不带热卡的甜味剂,它能够产生更多的甜味,甚至比蔗糖要甜200-300倍。
如果单纯和含糖饮料相比,0卡0糖饮料确实对防治肥胖有帮助;但如果和水相比,由于甜味剂在大脑中会产生兴奋的作用,会引导你摄入更多的高热量食物,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无糖饮料并不是完全健康的饮料。
很多人这一生,喝过各种高档饮品,然而喝到最后才发现:原来最健康的还是那杯白开水。
任何饮料也代替不了白开水,喝遍万千最健康的还是那杯白开水。
(高质量生活家)
一瓶饮料成本
一瓶矿泉水的成本包括哪些?
根据网易财经杂志《成本控》的调查,以一瓶在零售店售价为1.5元的550ml矿泉水为例:[1]
矿泉水的价格包含:
原物料成本+水成本+生产厂家成本+运营品牌营销成本+经销商成本+终端成本
原物料成本:瓶子+盖+喷码+胶带约为0.17元/瓶;水成本:约为0.01元/瓶;运营品牌营销成本:营运和广告费约为0.22元/瓶;经销商成本:经销商平均以0.6元/瓶的出厂价拿货,再以平均1元/瓶批发给零售店终端成本:零售店最终以1.5元/瓶的价格出售不难看出,你买一瓶矿泉水里面一半以上的钱付给了经销商和零售店,反而水的成本最少,居然连1%都不到。
也就是说一瓶矿泉水的销售渠道费用才是大头,与其说你在喝水,不如说喝的是经销商和零售商的渠道服务加上广告和瓶子的费用。
购买瓶装水是一种浪费吗?
相比喝家里的自来水,购买瓶装水确实是一种浪费。《国家地理》的一篇文章中说过:“瓶装水公司从公共水源引水,装到塑料瓶里,再以自来水2900倍的价格出售。”[2]
来自unsplash
瓶装水价格更贵:如果你每天都在购买瓶装水,每年至少需要花费2900元(按照每瓶2元、每瓶500ml、每天2升饮水量估计)。和瓶装水相比,喝自来水的价格更低。
所以,如果你每天用自带杯喝水就能无形中剩下一笔花销。
自带杯品牌推荐:
瓶装水生产时消耗更多能源、使用后产生塑料垃圾:根据美国科学院院士 Peter Gleick 发起的太平洋研究所估计:每生产1升瓶装水,总共需要消耗3升水和约1/4瓶原油。在运输环节和制造塑料所消耗的能源占到了总能耗的96%
使用后瓶装水产生的垃圾就更直观了,2012年,中国有大约160万吨的塑料原料经由瓶装水生产和消费,变为固体废弃物。如果这些塑料废弃物堆起来,与420米高的上海金茂大厦的容积几乎相当。
许多人误认为可回收的塑料瓶,真的会被回收利用。但在2013年,我国的塑料回收率只有23%。更多的塑料流向了垃圾填埋场、焚烧站及山林河流大海等自然环境,成为塑料垃圾威胁了生物的生态环境、污染着地球。
瓶装水一定更好、更健康吗?
不一定,2015年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进行第一季度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中,407个饮料样品被查出质量问题,其中就有近400个是包装饮用水产品,不合格指里标涉及里细菌、霉菌、余氯等。
看起来干净可靠的瓶装水也不一定那么可靠。
来自中国水风险
[3]
参考^一瓶矿泉水的价格秘密?https://www.jianshu.com/p/86bce860eebe^农夫山泉的甜,干倒了一群互联网巨头?https://www.iyiou.com/analysis/202009101008006^来自中国水风险?https://www.chinawaterrisk.org/wp-content/uploads/2015/09/CWR-8-Things-You-Should-Know-About-Bottled-Water-In-China-Sep-2015-CHN.pdf
一瓶3元饮料利润
卖矿泉水和饮料
1.矿泉水有好点的,有差点,一般一瓶普通矿泉的批发价基本是0.4元到0.6元左右,卖的价格是1元。大概利润是四五毛左右!比如百岁山,怡宝,稍微好些的都是卖2-3元一瓶,批发价格也就是0.9元到1.5元之间,利润是0.8元到1.2元左右!每个场所的价格弧度不一样,利润也会有所变化,上面所讲的只普通商店大概的营销利润。
2饮料有很多种,有普遍一点的卖3元到5元之间的,批发价格2.5元元至4.5元左右,一瓶普通饮料的利润基本都0.5元至1元。每个场所的价格弧度不一样,利润也没有所变化,上面所讲的只是普通商店大概营销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