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就放好生活不过,非要和自己老公赌气,让男人心凉。和我老婆一样,我拼命赚钱,一个人养4/5个人,还有房贷,她说我没有带她去出国旅游,和经常出去玩。也不知道我把家庭压力全部扛下来了,她过的无忧无虑认为这个世界非常太平。你现在离婚了自己过了才知道这个世界的困难了吧?
想出国打工,去哪个国家比较好? 出国挣钱吗
给大家看个出国打工的案例。
1996 年 8 月 24 日,一艘韩国渔船停靠在了日本鸟岛的码头。
船刚一靠岸,一群警察就冲上去,不由分说地*了所有*籍船员。
因为在这艘船上,有 11 名韩国船员莫名失踪了……
1996 年 6 月 15 日,吉林省通化市。
一个名叫全在千的中年男人,正在火车站外,一边抽烟一边等待自己的六位同乡。
44 岁的全在千,是一名远洋海员。
在当时,「海员」可是普通人眼中最赚钱的职业之一,出海仅两年就能赚四五万。
并且在那个年代,韩国远洋渔业十分发达,居民的海鲜消费也与日俱增。
但因为出海生活又苦又累,许多韩国人都不愿再做海员,所以远洋渔业公司便选择在周边各国长期招聘外籍海员。
在这些海员中,我国会说韩语的朝*同胞占了很*例。
全在千就是其中之一。
此时的他,准备与自己的六位同乡会合后,开启自己人生中的第二次出海旅程。
没多久,同乡们就一个个出现了。
他们分别是李春胜、崔万峰、朴君男、白忠范、崔日圭和崔锦浩,都是朝*人。
但这些人不同于全在千的是,他们都是第一次出海,毫无经验。
自然而然,全在千就成了这个「同乡团」的领头人,带领着大家赶往北京,之后再飞往韩国。
他们的最终目的地,是距离塞班岛 3 公里的天宁岛。
在那里,有一艘名叫「佩斯卡玛号」的韩国远洋渔船正等待着他们。
这是一艘中型渔船,准备前往菲尼克斯群岛海域捕获金枪鱼。
在候车室里,全在千考虑到未来会与同乡们日夜相处两年多,便主动开口介绍自己,「我是第二次出海了,之前是小学老师。」
他的话音刚落,就有一个同乡接话了,「当老师多好,出来受这罪干啥?」
全在千叹口气说,「我妈做心脏病手术,得用不少钱。上次出海赚的五万,一眨眼就没了。」
「五万」这个字眼一出,所有人的眼睛都亮了。
随后,一个名叫白忠范的同乡说,他自家小孩得了小儿*,所以需要赚钱治病。
其余的几个人,也是因为各种各样的家庭原因,才选择出海做海员。
按照当时的行情,凡是想去韩国做海员的人,必须给中介上交两万元的押金。
如果船员在出海的两年内,中途下船返回,这笔钱就归了中介。
在那个年代,两万元对绝大多数家庭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数目,有时可能还需要外借才能凑齐。
「为了出海,我是借了两万块钱交的押金呢!要不是为了孩子,我才不来。」
同乡们围坐在一起,越聊越兴奋,很快就打消了起初的陌生感。
6 月 15 日晚上,全在千和同乡们顺利飞往了上千公里外的天宁岛,在那里登船出海。
他们每个人都期待着未来的出海生活,期待着衣锦还乡的那一刻。
殊不知,这场被视作救命稻草的旅途,实则异常艰辛。
他们正一步步走向暗无天日的深渊。
1996 年 6 月 16 日,全在千和同乡登上了「佩斯卡玛号」远洋渔船。
此时,这艘渔船上有 8 名韩国船员、10 名印尼船员,再加上全在千等人,一共 25 名船员。
船长名叫崔基泽,33 岁,一位总是板着个脸的韩国男人。
他站在一处台阶上,居高临下地看着这些新船员,眼神中充满了轻蔑。
但根据韩国严苛的上下级制度,所有人都要对他恭恭敬敬。
作为有出海经验的「老船员」,全在千率先走上前,跟船长崔基泽热情地打招呼。
可令人没想到的是,船长根本没用正眼看他,只是敷衍地「嗯」了一句。
全在千尴尬地站在原地,转身朝同乡们无奈地笑了笑。
除了船长崔基泽,这艘渔船上的韩国船员还包括甲板长姜仁浩、一级海员李仁锡、机械师金昌烈、船员朴宗胜、船员金新日、实习生崔东浩以及厨师长徐章株。
由于日后要长期相处,全在千也上前同这些韩国「同事」挨个打了招呼。
预料之中,除了一级海员李仁锡,其他韩国人的态度与船长一样,充满了不屑。
就这样,在一阵尴尬的氛围中,全在千和同乡们回到了自己的宿舍。
刚一进屋,有人就开始小声骂骂咧咧:「这些韩国*看不起人了,哪有吹得那么好!」
全在千一听,立刻转过身瞪了他一眼,示意他闭嘴。
看了一眼紧闭的宿舍门后,全在千把同乡们全都叫过来,开始语重心长地「传授经验」。
全在千说,他在上次出海时就听说过韩国人的「光荣事迹」。
这些人从船员到船长,都有着非常强烈的国家自豪感和优越感,因此在出海过程中,常常侮辱和*外籍雇员,谁不听话就「对付」谁。
最关键的是,这艘渔船的船长崔基泽有很多「前科」,比如在上次出海时,竟然将一个印尼船员打成了重伤,这一事件甚至惊动了印尼*。
刚开始,崔基泽与渔业公司的态度非常强硬,坚持认为印尼船员是因为违反规定而被罚。
后来在*的干预下,崔基泽才不得已提交了一份「忏悔信」。
正常来说,崔基泽这种拥有「黑历史」的船员,应当在内部受到批评或惩罚。
但令人没想到的是,渔业公司竟然选择力挺崔基泽,不仅让他重新登上「佩斯卡玛」号渔船,还将他从一级海员提拔为了船长。
这一决定,不仅让印尼*颜面扫地,还让在职的韩国船员们更加嚣张跋扈。
听全在千讲完这些,在场所有人都沉默了。
他们每个人都在默默祈祷着,这次的航海能平安顺利。
6 月 16 日晚上,「佩斯卡玛号」远洋渔船起锚出海,争分夺秒地开往菲尼克斯群岛。
但没过多久,船舱里就传出了一阵阵呕吐声。
很多船员由于是第一次出海,晕船严重,趴在卫生间里呕吐不止。
他们在船舱里煎熬着,想早点适应这样的「漂泊」的生活,以拿到那笔可观的报酬。
第二天,船员工作正式开启。
因为全在千是大专学历,在所有船员中文化程度最高,并且之前还做过一年半的海员,所以船长安排他与一级海员李仁锡轮流操作操纵室。
而剩余的新手船员,不论是*籍还是印尼籍,都只能从简单的捆绑鱼绳学起。
但是,由于负责教学的甲板长说话过快、步骤讲解也不清晰,导致很多中年船员学得很慢,需要甲板长一遍一遍做示范。
更火上浇油的是,船员们还没有完全适应渔船的摇晃,学一会儿就得去呕吐一次。
甲板长看着这些笨手笨脚的船员,怒气越来越多。
因为按照渔业公司规定,只有按时按量完成捕鱼任务,船长、甲板长等人才能拿到提成。
这就意味着,工作效率越高,捕获的金枪鱼越多,拿到的钱也就越多。
而眼前的这些新手,无疑拖慢了捕鱼的进度。
甲板长越教越气,当他看到几个*船员再次捆错鱼绳时,直接朝他们挨个踹了一脚。
要知道,甲板长身高一米八,体重超过了 130 公斤,力气非常大。
这些挨了踢的船员,有的向前踉跄了一大步,有的直接趴在了甲板上,形容狼狈。
全在千看到同伴受到欺负,下意识地想跑过去帮忙。
可他刚迈出一小步,便停了下来,他突然想到,若此时去跟甲板长说理,会引起更大的矛盾。
思考片刻后,他又回到了操控室。
一天过去,除了全在千,其他*船员轻者被辱骂,重者则被拳脚相加。
这些人想着确实是自己拖了后腿,并且还身处在渔船这种封闭的空间里,就只能忍气吞声。
然而,忍气吞声换来的是更多的羞辱。
6 月 18 日,甲板长姜仁浩突然玩心大起。
他戏谑地看着正在绑绳子的*船员李春胜,*:「嘿!你有没有孩子?」
「还没出生,老婆还怀着孕。」
「老婆?你的孩子应该是从母狗的肚子里生出来才对吧!」
姜仁浩说完便开始放肆地大笑,全然不顾已经憋红了脸的李春胜。
李春胜的窘态,让姜仁浩受到了莫大的「鼓舞」,他十分享受这种无人能奈何他的感觉。
可是,在场的所有*觉得这根本不是在开玩笑,而是侮辱。
李春胜本*气得攥紧了拳头。
可他想到自己只是一个劳工,为了报酬,即使有再多的怨气,也得忍着。
而此时的全在千,还只是这个暴力漩涡的局外人。
但没过多久,他就被牵扯了进去。
6 月 20 日,全在千正在操控室专心工作。
中午时分,甲板长姜仁浩突然叫人来传话,让他到甲板上去。
听到这*,全在千心里一紧。
因为他想到了同乡崔锦浩曾对他说过的话:「甲板长对船长说,一定要找机会让你瞧瞧他的厉害,就算没犯错,你也逃不过。」
全在千突然有了不好的预感。
他赶紧扔下手里的工作,以最快的速度跑向渔船的甲板。
可是这个速度,在甲板长姜仁浩眼里,还是太慢了。
当全在千气喘吁吁地站在甲板上,还没来得及看清眼前的人,左脸就迎来了一记黑拳。
「你这狗崽子,动作这么慢,是我没揍过你,让你觉得自己了不起了吧!」
紧接着,全在千的右脸又挨了一拳。
尽管他对此早有心理准备,但现下还是被这两拳打得晕头转向、鲜血直流。
一两分钟后,全在千从地上爬了起来。
他低头站在甲板上,站在烈日下,默默承受着甲板长的所有讽刺和辱骂。
此刻,全在千心里想的是*之外的母亲、妻子,还有三个正在读书的孩子。
只要能拿到应得的薪资,忍受再多辱骂也无所谓。
当甲板长彻底发泄完情绪后,全在千毕恭毕敬地向他鞠了个躬:
「是我太慢了,实在是抱歉,下次不会了。」
对此,甲板长姜仁浩满意地笑了。
此时的全在千,暗自松了口气,天真地以为自己逃过了一劫。
但实际上,这只是一个小小的开始。
在后来的几天里,无由头的暴力愈演愈烈。
甲板长和其他韩国船员,都开始故意针对*籍船员,形式从辱骂升级为了虐打。
在众人催促下,全在千作为唯一有经验的「大哥」,开始想办法解决问题。
刚开始,他先去找了与自己一起工作的李仁锡。
在*船员心中,李仁锡是韩国人里唯一的「好人」,对*人的态度最为温和。
为了能和甲板长和谐相处,全在千请求李仁锡去找船长谈谈,让他管束一下甲板长。
再这样下去,别说打渔赚钱了,生存都会是个问题。
全在千觉得,李仁锡好歹是一级海员,又是韩国人,应该可以劝得动船长。
但事实是,李仁锡虽然很同情*人的处境,但他更清楚船长的为人。
为了自保,只能为难地拒绝了全在千的请求:
「我不能去指导船长的工作,而且船长其实也有过暴力记录,他纵容甲板长的行为就已经表明了他的态度,现在去找他只会是自讨苦吃。」
李仁锡见全在千脸色难看,继续解释道:
「甲板长的行为其实在航海业里很常见,哪怕你们上岸之后举报他,他也大可以说是你们消极怠工,而他是逼不得已,因为公司会先入为主,认为是外籍船员偷懒在先。」
「可是印尼船员也能作证啊!」全在千下意识地辩驳。
「没用的,你们都是劳工,肯定会抱团。」
全在千顿时有了一种莫大的无力感。
他知道,李仁锡并不是夸大其词,在这艘渔船上,船长就是皇帝,韩国人就是贵族。
而他们这些来自*和印尼的船员,就是变相的「奴隶」。
转眼又过了一周,*船员们依旧被每日辱骂。
虽然他们的动作已经比刚上船时熟练很多,但还是达不到甲板长所说的「标准」。
与此同时,船长崔基泽的戾气也开始逐渐显露。
时间来到了 6 月 26 日。
全在千在和几名同乡商量之下,给船长写了一封信。
他们在信里表达了对船长和甲板长的恐惧,并且婉转表示他们希望能减少暴力,最后还作出了一定会努力工作的保证。
写完后,全在千将信交给了李仁锡,让他转交给船长。
李仁锡因为上次没有帮全在千带话,心里感到有些抱歉,所以他这次一口答应了全在千,表示天亮了就将信转交。
然而,事情并没有朝着预想的方向发展。
6 月 27 日凌晨五点,全体船员开始了新一天的投绳工作。
然而与往常不同的是,这天的工作气氛很压抑,甲板长姜仁浩也异常地「安静」。
在场的*船员都以为,是那封信起了作用。
但很快,他们就被「打脸」了。
开工半小时后,有三个*船员因为鱼饵没挂好,被站在一旁监工的甲板长盯上了。
首先,崔锦浩因为动作慢,被单独叫到了一边。
不过这次的暴力不再是之前的赤手空拳,而是多了「凶器」——鱼叉。
甲板长姜仁浩抄起鱼叉,直接敲向了崔锦浩的头部!
一瞬间,鲜血就涌了出来,崔锦浩赶紧擦了一下血,忍住疼痛继续挂鱼饵。
与此同时,船长崔基泽也盯上了白忠范。
在这种高压监视下,白忠范有些慌张,哆哆嗦嗦地一个鱼饵也挂不上。
这正巧中了船长的下怀。
他顺手抓起了身边的金枪鱼,一把砸到了白忠范的后背上。
船长看到白忠范胆小懦弱的模样后,开始变本加厉,直接伸手将他推倒在地,一阵拳打脚踢。
打完之后,船长继续巡视渔船。
当他走至李春胜身边,看到对方的动作有些缓慢后,立刻又满脸怒气。
他顺手拿起捕鱼的材料,一把砸向李春胜脸,毫无防备的李春胜顿时鼻血直流。
但他与前两位不同,他没有站在原地忍受折磨,而是灵活地开始躲闪。
船长被这一行为狠狠激怒了,抓起铁器就前去追打李春胜。
抓住李春胜后,船长要求他跪下道歉。
但此时满腔怒火的李春胜,根本没有理会船长,而是高傲地抬起了头。
船长看到这个动作,彻底被激怒了,他认为自己在这艘渔船上的权威受到了*。
于是,他举起渔具就往李春胜身上掷去。
李春胜立刻闪躲,并顺势抓住「凶器」,向前一步锁住了船长的喉咙。
这时,正在殴打其他船员的甲板长姜仁浩等韩国人,见状立刻包围了李春胜。
此时船长嘴上也依旧不饶人,他狂妄地大叫:
「你们这群臭要饭的,借你们一个胆子,你们都不敢弄死我!」
听到此话,*船员以及在场的印尼船员,也都拿起了武器面对着船长。
还有*船员对船长大喊:「我们都给你写信了,为什么你还要这样对我们!」
此话一出,对面所有人都怔愣了一瞬。
随后,负责传信的李仁锡站了出来,满脸歉意地解释道,自己因为工作太忙,忘记这回事了。
*船员们无语又无奈。
船长看到*及印尼船员人多势众,就和甲板长互使了一个眼色,语气软了下来。
他解释道,自己这些天态度是坏了些,但也只是恨铁不成钢,是为了督促大家好好工作,本心并不坏,并表示自己会好好看大家写的信,改*度。
全在千想着大家都是来赚钱的,不必闹得太僵,既然船长已经服软,那不如各退一步。
于是他从中调和,劝说同伴们放下武器。
在这场闹剧之后,印尼船员们纷纷表示想提前下船。
可船长考虑到这十个人下船之后,就少了一大半的劳动力,捕鱼工作很难按时完成。
于是,他便劝说印尼船员们,一定要熬到完成工作,并再三保证甲板长等人不会再动手了。
得到了船长的保证,印尼船员默默同意了。
此时谁也想不到,这是船长设下的一个巨大陷阱。
在后来的一个月中,船长和甲板长遵守着自己的诺言,不再动手,
但心狠手辣的他们,却换了一种方式来折磨*和印尼船员——加大工作强度。
首先,船长把韩国船员的全部工作都推给了这些外籍船员。
船长的要求很简单:工作完不成,就不能睡觉。
因此在很长时间内,外籍船员们常常每天睡不足 3 个小时。
由于长时间缺乏睡眠,全在千在工作时根本打不起精神,而没有精神就会影响工作效率。
在如此恶性循环下,全在千不仅要时常忍受甲板长姜仁浩的辱骂,他自己的身体也到达了承受的极限——*结石发作了。
如果继续留在船上,即使不*,也会在病痛的折磨下痛苦致死。
因此,他在 7 月 27 日凌晨向船长上交了一份《离船申请书》。
全在千的这一行为,就像一颗石头,在外籍船员圈子里激起了不少涟漪。
随后,越来越多的人向船长递交了申请书。
因为此时距离提前约定好的下船时间还有将近两年,谁也保证不了未来会不会被船长折磨死。
虽然他们在上船之前每人交了两万块钱的保证金,可现在已经考虑不了那么多了。
和贫困相比,死亡更可怕。
7 月 30 日,船长将*船员们叫到了操纵室,主动提起了船员们想要回家的话题。
七个人中,除了崔万峰,其他人都坚决表示要下船。
船长佯装无奈,拿出了几张纸:
「只要你们签了这份保证书,你们就自由了。」
全在千凑过去看,这是一份盖着公章的《下船保证书》。
他快速地扫了一眼内容,立刻就签了字,其他船员也争先恐后地签完了保证书。
签完之后,他们每个人都觉得轻松无比。
然而,就在他们即将离开船舱时,船长突然大喊了一句,「等一下!」
众人纷纷回头,看到船长正一脸奸笑。
他用手指随意地夹着一张《保证书》,随后把纸翻到了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