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隐藏]
广州月入5w是什么水平
月薪一万,在广州能过上怎样的生活?这是一个充满争议性的问题收到的回答甚至可能是完全相反的——有人觉得,月薪一万已是人生赢家也有人说,月薪一万只是勉强温饱
在广州,月薪一万能过上怎样的生活?有少数人觉得,月薪一万已经可以在广州过上自己的理想生活了!这个收入已经可以满足各种物质需求,让自己更多去追求精神生活。
但更多的人会说,在广州月薪一万,只能说勉强温饱。除掉各种必要开支,剩下的钱基本就可以忽略不计。
大部分「勉强温饱」派会认为,会在月薪一万就自我满足的人,月薪肯定还没到一万。所说的话,不过是一些轻**的空想。
而「理想生活」派则觉得,「勉强温饱」派们太完美主义了,对生活要求太高,不懂得知足,又或者是花钱大手大脚。
两边吵得不可开交,但细听之下,又各有各的道理。
这或许是因为月薪一万块,刚好卡在一个特别微妙的位置。
它不像月薪六七千,是确凿无疑的尚足温饱;也不像月薪三五万,一听就是无可置疑的高收入。
但这并不足以平息争议,毕竟只要稍微认真观察一**边月薪一万的人,就会发现,他们的生活状态真的截然不同。
有人新衣服新手机一个不落,每年定期去两趟旅游;而有人衣服穿的都是优衣库基础款,手机是三年前的iPhone,几乎从来不打车,日子过得紧巴巴的。有时你甚至会怀疑,是不是每个人的一万块,其实并不共通,而是有着不一样的「汇率」?
参考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收入分配研究院2018年的数据,中国人均可支配月收入在一万以上的家庭,占比仅为0.61%。也就是说,只要你每个月工资到手超过一万,那就已经超过中国99%的人了。可是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觉得生活过得很难?一个,是源于想象与现实的落差。月薪一万是分水岭,标志着个人月收入去到了五位数领域。月入五位数,听起来多么威风,自然让人有更多的想象空间。
但实际上,它跟月收入**千所差的,可能只是一套衣服加几顿饭的距离,绝对不会有什么质的变化。
广州是座平易近人的城市,最基础的消费在一线城市中最低,花多少钱都可以过,钱少点也不至于生活不体面。月收入增长小几千,带来的生活体验感提升绝对没有想象中那么大。
顶多是手上**多了些,再也不用依赖花呗和信用卡超前消费,但绝对没到挥金如土的状态,顶多是整个人消费心态松弛了很多。
另一个,则是源于自己与别人比较后的落差。虽说全国月收入过万的人,占比不足1%,单算下来也至少有一千多万人,而这些高收入人群主要分布在北上广深。在广州,想要月收过万,虽然不算太容易,但机会更多,概率更大。换句话说,月薪过万的人在广州并没有那么稀有。
月薪一万,在全国的收入金字塔中位于顶端没错,但同时,也处于一线城市高收入金字塔中的最底端。目之所及,公司**,身边朋友,比月薪一万高的人比比皆是。
在身边朋友随便买个礼物就用了自己一周收入的事实面前,身处全国收入前1%的数据完全没有任何招架之力。
而大部分人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要去跟第一名的强者比较,这种观念几乎是刻进基因里的,这也导致了一个几近无解的局面——虽然月薪一万的确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但「比下有余」所带来的心理安慰,在「比上不足」所产生的的焦虑感前面,完全不值一提。
事实上,很多人在讨论广州月薪一万能过什么生活时,都忽略了一点,就是去厘清什么叫「月薪一万」。有的人是税前一万出头,到手**千,而有的人是减掉各种扣除之后,到手一万多,可能还有其他补贴。虽同为「月薪一万」,但后者要比前者多出个三五千块。
就像网上一个段子讲的,有人说自己一个月工资六千,除掉衣食住行之后,还能攒下两万块钱。
别人问是不是算错了,月薪六千,怎么攒两万,这不科学。他淡淡地说,因为有三套房在收租,共计两万五。
另一个盲点是「在广州」。广州实际上是很大的一座城市,大到不同地区间足够产生生活成本差距。如果公司和住所都在天河近CBD的区域,月薪一万确实只够过上稍微体面的生活,毕竟点个外卖就是30块往上走,连去市场买菜都贵一点。而反过来,如果是在白云区,因为生活成本较低,不少公司都会包吃住,消费又低,这样月薪一万自然能过得足够精彩。
当我们讨论这个充满争议性的问题时,或许真正需要得出的从来不是一个确切的答案——
既不是要讨论月薪一万是不是人生赢家,也不是要讨论月薪一万过的生活到底是怎么样的。我们更需要了解的是,月薪一万其实也分很多种情况,以及广州是座很大的城市,这个世界比任何人想象的都还要宽广和辽阔。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不幸福,原因就是他们把各种社交媒体上的爆款内容,当成自己人生的信条和目标,以此完全构成自己的参考系。
随便搜一下,便看到许多同龄人喜提跑车豪宅、坐拥好几家公司,看完马上开始焦虑。我们应该学会的,是怎样以自己的感觉为参考系,而不是永远去和别人作对比。
赚更多的钱,固然有其合理性,但真正的富有,从来不止是钱变多,而是在花钱和存钱的过程中,梳理自己的**和目标,由此更加地看清自己。真正的财务自由,从来不是一个自己可能永远追不上的明确的数字,更多的是一种状态。简单地说,当你**小于自己的收入时,自然便能够获得真正的自由。否则,就算月薪两万三万甚至十万,不开心的,照样不开心。
贵阳月入6000是什么水平
2021年春季求职期的平均薪酬为8122元/月,信托/担保/**/典当行业平均薪酬环比增长84.3%,以15527元/月跃升至贵阳十大高薪行业之首。2021年4月8日,智联招聘发布《2021年春季中国雇主需求与白领人才供给报告》,为贵阳地区2021年春季雇主需求与白领人才供给方面的数据与分析。
贵阳地区十大高薪行业
数据显示,贵阳地区2021年春季求职期的平均薪酬为8122元/月,较上一季度薪酬上升0.2%,同比则上涨3.3%,在全国38个核心城市的薪酬水平中排24位。从薪酬分布情况来看,贵阳高薪群体的扩张带动薪酬增长,平均月薪8000元以上的职位占总量的34.7%,较上一季度高出1.5个百分点;薪酬在6001元/月至8000元/月的占24.1%,还有31.1%月薪为4001至6000元。
具体行业方面,信托/担保/**/典当行业平均薪酬环比增长84.3%,以15527元/月跃升至贵阳十大高薪行业之首。办公用品及设备新晋高薪行业榜单,平均月薪为13120元;再次是加工制造(原料/加工/模具)行业,平均月薪为10370元。
贵阳地区竞争最激烈的五大行业和五大职业
数据显示,贵阳地区竞争指数62.9,位居全国第三,且环比上升22.4,同比上升1。从供需两端变化来看,贵阳地区企业招聘职位数同比上涨61.5%,高于简历投递数量增幅,带动就业竞争形势减缓。
在当地排名前五位的行业中,房地产/建筑/建材/工程行业的竞争指数最高,达到145.8,绝对值同比上升21。从供需两端来看,房地产/建筑/建材/工程行业招聘需求规模同比扩张36.8%,远低于简历投递量52.7%的增速,因此竞争激烈程度较去年同期有所加强。竞争热度排在第二的是90.1的能源/矿产/采掘/冶炼行业,航空/航天研究与制造行业以72.6的竞争指数排在第三,物流/仓储行业和医药/生物工程行业的竞争指数位列第四和第五。
智联招聘数据显示,贵阳地区2021年春季竞争指数排名前五的职位中,最激烈的职业是交通运输服务,平均221.8人争抢一职,竞争指数同比下降62.7,从供需两端的变化看,该岗位招聘需求同比扩张115.4%,高于求职端增速的105.9%,因此竞争激烈程度同比有所减缓。土木/建筑/装修/市政工程、财务/审计/税务、行政/后勤/文秘分别以186.2、180.3、130.9的竞争指数排在其后,人力资源由于招聘需求增速更快,竞争指数同比下降8.1,但作为存量人才本身较多的岗位,竞争指数仍排在行业竞争前五。
智联招聘提醒:供需旺盛 迎来新机会
2021年一季度,贵阳地区社会经济、民生发展势头良好。在yiqing防控常态化趋势下,企业春季招聘与人才求职计划在第一季度迎来高峰。与去年同期相比,就业市场的需求增长大于简历投递量的增长。从薪酬水平来看,整体的平均薪酬环比和同比都呈现上升、高薪区间占比也有所扩张。
对于用人单位而言,蛰伏一年终于迎来了引才用人的小高峰,在数字化转型的同时,需要注重组织内部结构优化;对于求职者来说,应审时度势关注产业升级、技术迭代等热点,专注技能提升和自我竞争力,主动拥抱新机遇。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孙维娜)
编辑:徐冰娅
统筹:汪东伟
编审:干江沄
贵州月入1w什么水平
**,咱喝的起么!一万个人有多少天天喝**!这酒就是贵州的收入!所以这是国家级的后台!没有了贵州会是怎么样拉面那些事儿
怪了!老北京人不爱红星,不喝**,偏爱这4款廉价酒,你喝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