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隐藏]
进厂岗位是自选吗
前导:
很多兄弟姐妹进厂,是通过中介进厂的。中介说他们跟这个厂合作很久了,通过他们进厂,可以自己选岗位,想做什么岗位就做什么岗位;或者他们说可以选那种轻松的岗位,那种累死累活的岗位不用做!
他们说其他中介是新开的公司,跟这个厂合作不久;或者说其他中介即便是开了很久的公司,也跟这个厂没什么合作——他们说别的中介只跟这个工厂有累岗位的合作!
那么这种话是真的吗?这种中介可信吗?
①扯淡!荒谬!
②对于工厂来说,员工都是人头,不存在差别对待!不管是通过哪个中介进的厂,岗位的好坏是跟员工人数和工厂的分配有关的!③工厂人少,岗位多,自然可以自己挑岗位!工厂人多,岗位少,没什么岗位,那只能工厂分配岗位了。至于分到什么岗位,全看工厂那边分配,分到好岗位还是累死了活的岗位,可是得看工厂脸色了!所以,这种中介是不可信的!既然他们敢这么说,那只能表明他们是黑中介了!他们会先把你的羊毛褥干净再说!既然羊毛都褥干净了,那么**就也别想剩下了!既然这种中介不可信,那么他们的话自然也是当做**处理了!
新厂薪资方案
在今年年初的时候,芯片巨头英特尔宣布在**俄亥俄州投资200亿美元建设两家半导体工厂,预计这个工厂将创造3000个工作岗位。
在这3000名员工中,约70%是生产技术工人,他们通常拥有STEM(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教育)的两年学位;另外四分之一将是工程师,其中约一半有学士学位,约35%拥有硕士学位,5%拥有博士学位。
目前这个工厂正在进行前期准备当中,预计会在2024年量产20A工艺,但目前英特尔已经在为这两个工厂招兵买马,为了吸引到更多优秀人才加入,英特尔也开出了非常有吸引力的工资。
根据媒体报道,3000名员工的平均年薪达到13.5万美元,按照当前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计算大约是90万人民币左右,这个平均薪资要远高于**6.4万美元的平均年薪水平。
对于欧美企业来说,最近二十几年他们一直被高人工成本困扰,为此很多企业都纷纷将生产线转移到**一些劳动力成本比较低的国家。
那为什么现在英特尔却愿意开出平均年薪近90万人民币的薪酬在**当地建设工厂呢?这里面最直接的原因是**对制造业的重振。
从2017年开始,**就喊出要重振制造业,而且最近几年为了重振制造业,他们也推出了很多计划和措施。
尤其是对于处于制造业产业链顶端的芯片,**更是非常重视,从联邦政什么府到地方政什么府都给了很大的支持。
一方面是**政什么府推出了520亿美元芯片补贴法案,目前这个法案已经通过商定,但并未正式出台,但预计未来正式出台应该不是什么大问题。
一旦这个法案通过之后,**众多芯片厂家扩大产能将可以获得丰厚的补贴。
另一方面为了吸引英特尔这些芯片厂家落地,一些地方政什么府也给予了优厚的政策。
之前俄亥俄州新奥尔巴尼市议会就以5:0的投票结果通过了对英特尔的补贴计划,如果英特尔最终在新奥尔巴尼建设工厂,未来30年内将不用交税,这个补贴对英特尔来说是非常有吸引力的。
如果英特尔充分享受联邦政什么府以及地方政什么府的各种补贴,这将可以大幅降低他们的生产成本,这是他们能够给工人开出高昂工资的底气所在。
当然目前**政什么府的芯片补贴法案还没有通过,这也直接影响了英特芯片工厂的进度,如果法案迟迟没有进度,他们的建设就会受到影响,甚至规模可能会缩小。
但不管英特尔芯片工厂的进度是什么样,至少从最近几年**对制造业的态度来看,他们已经开始意识到制造业对**的重要性,他们也正在想方设法重振**的制造业。
放在十几年前,**可是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国家,而且过去100多年**之所以能够迅速发展成为全球经济体量最大的国家,其实靠的就是制造业。
而且**的科技、金融之所以能够引领全球,其实也是建立在他们制造业的基础之上。
但是过去几十年,因为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很多工厂迫于成本压力都只能将一些生产线转移到海外。
这些制造业将生产线转移到海外之后,对**的经济、贸易、出口、就业、财政收入、科技创新影响都是比较大的。
虽然目前**在金融,科技,文化,贸易等各方面都处于全球领先的地位,但离开了制造业,他们就不敢保证他们这种地位能够永远保持优势。
尤其是最近几年在**一些新兴市场不断崛起的背景之下,**已经成为全球制造业中心。
而从历史发展的趋势来看,金融、科技一般都会跟着制造业走,哪里的制造业强,哪里的金融科技也会不断得到提升,相反离开了制造业,很多国家的科技创新活动也会随之受到影响。
正如哈佛大学管理学教授Gary P. Pisano和Willy C. Shih在《制造繁荣:**为何需要复兴制造业》一书中所提到的那样,一个国家如果失去制造业,那么就将失去创新的能力。
而且从西方国家最近几十年来的走势来看,这种结论正在得到验证。
比如几十年前,欧洲在很多方面都处于全球绝对领先的地位,但是最近几年在**一些新兴市场制造业不断发展的背景之下,**在科技、创新等方面正逐渐缩小跟欧洲的差距,甚至有部分技术已经领先欧美传统的发达国家。
看到这种趋势之后,现在欧**家突然意识到离开制造业不行,没有制造业的支撑,他们很难保障在未来几十年之内继续处于全球产业链的顶端。
所以最近几年包括**、德国、日本在内开始纷纷重振制造业,甚至出台各种措施引导制造业回流。
这其实也给了我们一个提醒,任何时候都不能放弃制造业,这几年我国很多地方都在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很多地方都盲目的把制造业淘汰掉,而把更多精力放在金融、地产、互联网等一些行业上面。
这种做法其实非常不可取,对于一个大国来说,任何时候制造业都是一个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根基,也是一个社会创新的主要来源,离开了制造业,即便虚拟经济再繁荣,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新厂岗位自选月入7千
新厂招聘选岗位
第一,比招聘计划更重要的是确定组织架构,人员规划,岗位说明书,因为是新工厂,往往会有新岗位,跟你原先不一样的情况会比较多,前期准备工作一定要做好,这样你才能做招聘计划。
第二,有了前面的基本面之后,人员规划出来之后就知道人员缺口了,当然了,就是后续要招聘的人员需求。这块关键是要理清楚先后顺序,一方面要结合生产实际,什么时候设备到位,配套的什么时候人员到位,另一方面要根据组织架构从上往下招,所以这里的招聘计划关键是确定时间节点。
第三,新厂的人力资源团队赶紧建设起来,这样的话那边可以形成一定的招聘能力,可以先运作起来。
第四,既然是工厂,肯定少不了工人的招聘,这一块可以举办招聘会,或者跟劳务公司合作等等,招聘计划基本上就是招聘会的计划或者劳务公司的合作方案了,一般短期集中用工需求公司是愿意花钱解决的。
第五,再补充一点,就是薪资问题,这块也是启动招聘前需要搞清楚的,有利于后期招聘工作的开展,薪资这块问题会比较多的。如果新厂跟老厂业务差不多,那问题不大,如果新厂和老厂业务差别比较大的话,薪资最好提前有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