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隐藏]
在单位工作11年医疗期
何为医疗期
根据《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规定》第二条规定“医疗期是指企业职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停止工作治病休息不得解除合同的时限。”简言之医疗期是一个 休息期+解雇保护期。
医疗期的期限及计算
医疗期的计算
1、起算时间:从病休第一天开始。
2、计算方式:从病休第一天开始,在一个累计计算周期内计算实际休息的天数。累计计算周期结束,则医疗期重新计算。
如:小明2019年入职Z公司,入职前工作年限为3年,2019年7月27日,(假设)小明因胃病需要长时间休息,那么小明的医疗期应从2019年7月27日起算,为3个月,即小明可在2019年7月27日至2020年1月26日期间休3个月。如果2020年1月26日后,小明还需病休,则可在2020年1月27日至2020年7月26日期间休3个月,以此类推。
3、节假日:病休期间,休息日、法定节假日计入医疗期内。
4、特殊疾病医疗期:根据《劳动部关于贯彻<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规定>的**》对于癌症、***、瘫痪等职工在24个月不能痊愈的,可以延长医疗期。
即对于特殊疾病可不受工作年限限制适用24个月医疗期,最高院公报案例“梁介树诉南京乐府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劳动争议案”支持该观点。但患特殊疾病是否当然适用24个月医疗期,各地**有不同看法,如:上海**认为患特殊疾病直接适用24个月医疗期,但广东**则认为患特殊疾病不能当然适用24个月医疗期。
5、特别注意,当劳动合同期满而医疗期尚未结束,劳动合同应延续至医疗期满时终止。
医疗期的法律效力
医疗期的法律效力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医疗期内,用人单位不得随意解除劳动合同。否则将构成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可能承担经济赔偿金或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责任(根据劳动者诉求以及劳动关系是否有恢复的可能来决定)。
不得随意解除劳动合同并不意味着无法解除劳动合同,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的规定“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用人单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法》并未禁止双方协商一致解除(第三十六条)以及因劳动者试用期不符合录用条件、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严重失职……(第三十九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关系。
2、医疗期的待遇:
以广东省为例(深圳除外,深圳市医疗期待遇与广东其他地区不一致),根据《广东省工资支付条例》第二十四条规定“ 劳动者因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停止工作进行治疗,在国家规定医疗期内,用人单位应当依照劳动合同、集体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有关规定支付病伤假期工资。用人单位支付的病伤假期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百分之八十。”
医疗期期限届满
1、医疗期满未痊愈的,可以请病假,但病假批准与否属于公司自**的范畴。
2、医疗期满劳动能力鉴定为五至十级的,若其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用人单位可依据《劳动合同法》四十条解除劳动合同,但需注意应当提前30日**或支付代**金,以及经济补偿金。
3、医疗期满劳动能力鉴定为一至四级的,应当退出劳动岗位,解除劳动关系,并办理退休、退职手续,享受退休、退职待遇。
4、医疗期满未请假又不出勤的,可按旷工处理。
本文内容和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烦请联系后台删除。
如您想了解更多最新政策法规,尽在人力资源悦享会公众号~
若企业面临社保合规问题及审计风险,或正在接受稽查、审计,又或想深入了解社保合规及税收筹划方案,可添加小助手向HRSG专家组寻求专业应对方案!
想与众多的HR一起讨论社保、公积金、残保金、薪酬、绩效、招聘、职业规划等HR的那些不得不说的日常。扫描下方二维码,加入HR自己的小圈圈,记得一定要备注是HR~
小助手:Emily_HRSG
(来源:公众号人力资源悦享会)
工作三个月有医疗期吗
大皖新闻讯 近日,有网友在合肥12345热线咨询职工医疗期问题。这位网友称,其2015年3月入职一家公司5年,后来2020年3月离职了去另外一家公司,2021年3月又入职了原来的公司。现在生病需要长期请病假,确认医疗期时,本单位工作年限时是1年呢,还是加上之前在职年限,共6年呢?
合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回复:根据《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规定》(劳部发〔1994〕479号)第三条:企业职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负伤,需要停止工作医疗时,根据本人实际参加工作年限和在本单位工作年限,给予三个月到二十四个月的医疗期: (一)实际工作年限十年以下的,在本单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为三个月;五年以上的为六个月。第四条:医疗期三个月的按六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根据您的情况您在计算医疗期时本单位工作年限应该按1年计算。
编辑 许大鹏
差3个月入职五年医疗期北京
【#北京取消高校毕业生入职重复体检#】北京人社局下发**,其中明确,各高校一律取消毕业体检环节,包括毕业生在内的所有劳动者无需重复体检。用人单位常规入职体检须在本市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登记开展健康体检的医疗机构进行,以建议项目为主。常规入职体检结果有效期为六个月,在有效期内,各用人单位可互认共享体检结果。除特定项目外,用人单位不得要求劳动者重复体检。(北京日报)北京率先取消高校毕业生入职重复体检_北京日报APP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