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隐藏]
卖煎饼大妈收入超白领
01
傍晚在小店吃黄焖鸡米饭,旁边两个女生在聊天。
一个女生说:“哎听说这些不起眼的小店,一个月能净赚5万,上班真不如干这个。”
另一个女生附和:“谁说不是呢!读了那么多年书,不如学校门口煎饼摊大妈收入高。上大学的时候,too young too simple,觉得学校南门夜市做黑暗料理的大叔真是辛苦啊,有时候我还会跟老板说不要找头了。结果毕业后,发现自己在这座城市,根本没办法立足。而黑暗料理大叔,说不定2套房。”
“就是啊,我的工作好没意思,一个月到手4000块,不如辞职自己干得了。”
两个女生七嘴八舌聊着。
02
这些年,好像经常听到这样的感叹:上这个班,不如去做个小生意。
说的……好像上班上不好,做小生意就一定能成功似的……
可能是被宣传放大的正面典型太多:
什么年收入百万的卖菜大叔啦,什么月入8万的快递员啦,什么家里3套房的煎饼摊老板啦,什么**流**的奶茶店啦……
很多人就开始跃跃欲试:原来这些不起眼的小生意这么好啊,手头这破工作,这么点钱,不上也罢。
可是,为什么这些案例能当正面典型广为流传?
正是因为,他们突破我们的常规认知,在低门槛、低收入或者死得快的行业里拼杀出来,成为了人中龙凤,所以才值得传播,才值得大家学一学,看有没有自己可以借鉴的底层逻辑。
但,不代表,你要盲目去做这个……
这些人中龙凤背后的大多数从业人员,是什么样的?
是起早贪黑、风吹雨淋可能一天只能赚几十块的卖菜大妈,收一张**,好几天白忙活;
是去年遭遇天灾眼看快丰收的水果烂在了地里,今年大丰收却又没有人来收购心急如焚的果农;
是背井离乡、高峰期日均工作时长超过12小时、唯一的安慰是睡前与老家的妻子儿女手机**的快递小哥;
是你家楼下一年倒闭几轮的各色小店店主……
我们家小区门口的早餐店,一年已经更替了4家。每次我刚习惯了一种风格的早餐,它就倒闭了。
前几天我午餐点了上汤娃娃菜,快递小哥路上把汤撒了。小哥不停地赔礼道歉,我说了很多次“没有关系”,小哥依然满脸歉意还帮我带走了门口的垃圾。
03
想在低门槛的工作中脱颖而出,真的很难。因此,那些脱颖而出的,才被大家由衷称颂。
而也正是因为门槛低,才惹得大伙跃跃欲试。
你看到程序员月入几万,怎么不跃跃欲试,说我也转行做这个?
因为门槛高。
不说你得本硕寒窗苦学7年计算机吧,起码你也得上个编程培训班入门。且这可不是人人都能学得懂学得进去的。
你看到别人四大出来的,前程似锦,也不会说我要转行做这个吧?
没有财经相关正统高等教育履历,恐怕HR根本不会继续看你简历。
但说到这卖煎饼、开小店、送快递……好像人人都可以撸起袖子干一场。
04
那这些门槛不高的行业,是不是就不能做呢?当然也不是。要是不能做,也就没啥讨论的必要了。
况且,我自己现在主要的主要自由职业内容——写作,也是个门槛不高的行业啊。我是从相对较高门槛的建筑师,一路转行过来的。不也快快乐乐没饿死?
那怎么才能做呢?我认为需要想清楚以下几点。
1. 你是否真的愿意放弃从前的积累
比如我吧,前后学了7年多建筑,且本科、硕士都是国内这个专业领先的学校。如果正常做建筑师,学历的门槛,起码让我在竞争开始的时候,拿到不错的门票。
工作中,校友资源,又是不可小觑的助力职场发展的隐形财富。
我毕业时候主要考虑的两座城市,北京和上海,全都校友云集。甚至上海有个知名设计院,一个所集中了我们班十来位同学,他们说:“上班像回到了大学时光。”
你一定也有类似的积累。可能是学校里知识的积累,可能是工作中能力和人脉的积累。你是否真的想好了?
见过很多人,犹豫不定,出发了又后悔不迭。
如果是这样,倒不如先别凭冲动换赛道。另一条赛道,依然有你预料不到的困难、沮丧、失落、绝望,瞻前顾后,更难走下去。
2. 你是否可以忍受从小弟做起
换个赛道,很多事情都要从头再来。
比如我做建筑师的时候,在央企工作,是那种周五4点接到其他单位的工作电话,**就会跟对方说“我们快下班了,你下周一再打吧”的单位。
3年前我转行到互联网公司,做产品经理。同为产品经理的同事,比我小5、6岁正常,个个能带我。在这个新赛道,我是小学生。
记得一个周末傍晚,94年的同事告诉我,某某需求很重要你要加班处理。那天我家里刚好断网,我抱着电脑在楼下咖啡馆弄到凌晨3点打烊。周一去公司,其他人告诉我,其实那个需求不重要,根本没必要加班。
你要视这一切为寻常。
无论想换行或者想转岗,先有当小弟的心态。你来这里,是为了在这个领域成长,而不是抱着从前的经验、成就、优越感不放。
《三体》里讲得到位:弱小和无知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
3. 低门槛行业,必然鱼龙混杂
如果选择进入低门槛行业,必然鱼龙混杂。
很多人可能从前和你就是平行线,而现在,他们是你的同行、客户、合作方。你得有跟形形**的人打交道的能力。
比如我前几天在连锁快餐吃饭,我和率哥一桌,旁边两个大叔一桌。当时正值饭点,服务员忙到脚不沾地,所以桌子基本都来不及收。好在桌子大,又是4人桌,我和率哥把我们这桌的盘子碗筷,推到了桌子的另一边,腾出我俩吃饭的地方。
这时候,令我目瞪口呆的事情发生了。
一个大叔,把他那桌油乎乎的餐盘碗筷,一伸手理直气壮摆在了我们桌上,**若无其事跟对面大叔喝酒聊天。
我和率哥惊得面面相觑,这显然超过了我们的理解范围。但是瞟了眼对方膀大腰圆的体型,说话中气十足的气势,我俩选择了默默不吱声。
我们只是普通吃饭的客户,难得遇到一桩这样的事情。可你要是做小餐饮的生意,可能这就成了你工作中的常态。
前一阵,不是还有快递员遇到奇葩客户,为了一个芒果,又道歉又下跪还被客户不依不饶投诉,最后遇到了硬核派出所而刷屏幕全网。网民高呼痛快,说实话我看了派出所的盖章文件,也觉得太痛快。
可是,生活里,哪有这么多硬核派出所。所以,山东稻庄派出所才尤为珍贵。
更多的奇葩事,都得你打碎牙往肚子里咽,自己慢慢化解。
也许你还想读这些,点击阅读:
职业观察
聊几个月入过万的有趣新职业
小沫观点
结婚4周年纪念日,我和老公在家“躺尸”
财富故事
“我抵押房产200万投资**,血本无归”:不要低估产业的壁垒
微信公号:啡小沫,
回复【理财】,免费**提高财商的电子书;
回复【传记】,免费**名人传记电子书;
回复【课程】,可以看到啡小沫诚意录制的职场课。
煎饼摊大妈**
河北沧州:大妈连摊3个煎饼,让女子怀疑身份:这手法有些特殊!
“切克闹,切克闹,煎饼果子来一套!”
摊煎饼,已经成为了一种街头新职业!随着生活压力越来越大,工作压力也陡增,再加之部分物价飞涨,只靠工作似乎早已不够。
有位商业大佬曾说过:“想要致富,光靠工作是完全不够的”。想想也是,没几个正常上班的非常有钱。因此,不少人爱上了创业和投资。
光是路边的几个煎饼摊,说不定背后也有几个投资商。
12月18日,河北沧州的一位女子来到附近的煎饼摊。本意只是买个煎饼吃吃,但越看越是迷糊。发现不对劲后,女子拿出手机用来记录。
“那个大姨摊煎饼的手法有些特殊,让我怀疑了一下她的身份!”
离开煎饼摊,女子还是对摊煎饼的大妈怀疑重重。到底是不是摊煎饼的大妈本人?怎么摊了3个煎饼才成功呢?
次日,女子再次赶往煎饼摊,还是关注大妈的特殊手法。好在第二天终于一次性搞定。
随着女子和大妈混熟,女子开始说起了心里话:“昨天以为你的职业不是干这个的!”说完就和摊煎饼大妈一起大笑,“你咋知道啊,哈哈哈”。
事情发在网络上,配上悬疑的背景音乐,吸引了不少的网友关注和热议。
有网友认为:摊煎饼大妈似乎是业余**或者刚入行,手法确实需要精进。随着手法的熟练,味道和速度也能快速提升。
也有网友调侃:看来**也发生在煎饼摊上,赚钱越来越难,摊煎饼也成为一种技术。
曾经,在网上有一位摊煎饼大妈豪言:“一个月3万!”这让每天照顾大妈生意的上班族暗暗咂舌,起早贪黑一个月,还没有摊煎饼大妈赚得多。
生活中,类似的事情也不少。做不起眼的小生意几十年,赚几套房和几辆车,在这些人看来轻而易举。任何职业再也不容小觑,谁也不知道这个摊背后会是什么情况,更不知道背后的投资商又会是谁。
平平淡淡才是真?在有些人看来相当难,想过自己的生活无忧无虑,也想过给家人富足的生活。人始终离不开攀比心理,正确的攀比是一种赚钱动力,扭曲的攀比却时时刻刻颠覆着某些家庭。
人最大的能耐,就是把生活过好。家和万事兴再也不容易,且行且珍惜已经成为了当下的重要旋律。
#河北头条##沧州头条##紫翘同城#
煎饼大妈月入3万**
阿姨怎么会骗我,这就是煎饼果子[呆无辜]
说这是她们家乡的做法!
虽然不好看吧,吃着还挺好吃
白面果子 不是杂粮的
我一口气吃了俩,晚上又白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