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隐藏]
马宝太判决了吗
【等待??再审判决第18天】 期待公正的宣判!大家好!我是岳父杀女婿全家灭门案被害人杨会芬的侄女,今天继续发送被害人家属观点。
(2)刀上没有动物纤维
张志军说刀买回来以后已经剔过一次骨头,则刀上应留有羊肉的组织纤维,但是纵观全案的证明,并没有任何证据显示刀上有动物纤维,因此不能仅凭张志军的一片之词就认定张志军买刀是为了剔羊骨头使用。
4.刀套证明张志军买刀是为**做准备本案中,张志军虽然提前知道被害人要来,但是并不知道被害人到来的确切日期,因此张志军提前购买了作案尖刀,放在阳台的储物柜内以备用。刀上有刀套也说明刀是没有使用过的。
综上,张志军有预谋地实施了**行为。
五、张志军进行了事后补刀1.刀刃、刀柄上残留杨会芬的血迹证明张志军事后进行了补刀,杨会芬的羽绒服刀口处的邹成海的血迹印证了这一点按照张志军所供述的**顺序为邹朔、杨会芬、邹成海,那么刀刃或者刀柄上最后残留的应该是邹成海的血迹。然而,实际情况却正好与此相反,根据物证鉴定结果,刀刃、刀柄上有且仅有杨会芬的血迹,说明张志军最后一刀捅杀的是杨会芬,结合杨会芬羽绒服刀口处有邹成海的血迹,由此可见,张志军在捅刺邹成海后又至少对杨会芬进行了补刀。
2.张志军在左手无力的情况下,一人在极短时间内连续捅刺三人八刀,刀刀致命,这与常理不符,非预谋提前准备不可完成按照张志军的供述,其捅刺被害人时,邹朔、杨会芬、邹成海正围在姚兰英身边“抢”孩子,如此近距离的情况下,张志军不可能在连续捅刺邹朔四刀的情况下,而不被邹朔父母发现。一旦邹朔父母发现,其二人第一时间就会抢救或者保护邹朔、防范张志军继续行凶,同时会想办法逃离现场、甚至呼救、拨打报警和急救电话。在这种情况下,张志军若继续实施杀害邹朔父母的行为,邹朔父母便会反抗,这样一来不仅现场会留下打斗的痕迹,张志军也会**,甚至有可能惊动周边的邻居。而且会很混乱,张志军很难精准捅杀要害部位。
从本案现场和张志军身体检查来看,现场没有打斗的痕迹,张志军身上也没有伤痕。所以,张志军是在分别捅刺三名被害人后,又进行了补刀。
六、张瑜具有重大的共同犯罪的嫌疑1.张瑜隐瞒了**离婚和不愿分割财产给邹朔的事实本案中,张瑜一直在指责邹朔**离婚,要求分割财产,但却对她自己曾经**离婚因调解不成而撤诉的事实和她不愿意分割财产给邹朔的事实只字不提。在二人的微信聊天记录,邹朔曾经希望能够协商分割财产,但是张瑜要求邹朔净身出户,企图独占夫妻共同财产,张瑜在微信聊天中曾经说 “我可以不要你给钱,你净身出户”。张志军在庭审中供述,是张瑜更换了门锁。张瑜在证言中隐瞒了上述事实,企图转移视线。
2.张瑜一直在隐瞒夫妻共同财产的真实来源,又存在转移夫妻共同财产的行为张瑜一直称她支付了10万元的房屋首付,但是申诉人提供的邹成海向张瑜转账的凭证和辩护方提供的银行流水、刷卡凭证证实,张瑜尾号5161的银行卡支付的10万元房屋首付中有5万元是邹成海在买房前一天转账到张瑜尾号5161的银行卡的,张瑜却始终在隐瞒这一事实。
对于卖车款的来源,张瑜也一直避重就轻,她曾经在证言中表示自己出过一部分买车钱,这与事实不符。申诉人提供的转账凭证证明2014年5月22日邹成海给邹朔**16万元;辩护方提供的银行流水证明,在2014年5月27日邹朔将该笔16万元转入张瑜的银行卡,同时转入的还有一笔6万元,转账方式一模一样,均为邹朔转给张瑜。次日张瑜刷卡买车,这说明买车款是邹朔父母全额出资的,张瑜的证言明显与事实不符。
未完,明天待续!请大家帮忙持续转发、评论和扩散!谢谢!
吴三桂部将马宝的下场
提起吴三桂,想必大家都很熟悉。他因为打开山海关放清军入关,所以一直被认为是****,数百年来也一直被后人唾骂。以至于他后来的反清事业,也被大家所忽略。其实吴三桂当年反清也是做出了一定成绩的,而且他手下还有很多忠贞的将士为反清献出了生命。小编今天给大家介绍的就是吴三桂手下第一悍将马宝。
马宝出生于公元1628年,因为母亲生他难产而死,所以他刚出生就被**丢在了荒郊野外。三天后嫂子去看他,结果发现**都没有吃他,他还活得好好的,所以便将他带回家抚养。他从**异于常人,食量惊人,在小小年纪力气便堪比**。成年后,马宝生得魁梧赤眼,且足智多谋、英勇善战。因为唐朝有一骁骑将名为马三宝,而马宝又在家排行老三,所以人们又以“马三宝”称呼他。
最初,马宝跟的人并不是吴三桂,而是李自成。李自成破了隆德后,马宝加入李自成的农民军。当李自成进京时,马宝已经被提拔为老营副营总。李自成被杀后,马宝因拥护南明桂王朱由榔被封为安定伯,后来马宝又拥护永历帝抗击平南王尚可喜。当永历帝逃窜到缅甸时,马宝无奈降清。吴三桂因马宝作战勇猛,所以刻意拉拢厚待马宝。顺治十七年,吴三桂向清廷奏请将降兵分成十营,每营200人,由投诚将领分别统率,并打算让马宝做总兵官。清廷同意,马宝被封为右都督充中营总兵官。
吴三桂起兵反清后,马宝被封为宝国公,官衔为铁骑总管将军。作为吴三桂麾下最能打的悍将,马宝在反清的过程中起到了中流砥柱作用。所过之处,望风而降。马宝率军攻入贵州后,贵州提督李本深率部归迎;马宝兵至湖南后,俘虏清朝总兵官崔世禄;马宝攻克常德、岳州、澧州、衡阳等四州一府时,**巡抚卢森、长沙副将黄正卿、岳州参将李国栋等望风而降。后来康熙多次降旨招抚马宝,马宝不但拒绝,还杀了康熙的使者。
康熙二十二年,清将彰泰将吴世璠围在云南昆明,吴世璠急命马宝从**回援。因清兵是马宝军队的数倍,所以马宝落败,到希福军前投降。后来康熙皇帝命清军将马宝押送回京,并将他凌迟处死以儆效尤。而在马宝被凌迟的当天,刽子手一刀一刀的剐在他身上,他竟没有皱半点眉头,喊一声疼。看着这样铁骨铮铮的汉子,围观百姓无不落泪,内心也对他赞赏不已。
明末马宝是何年何月入关的
1678年10月2日,67岁的大周皇帝吴三桂,在位时间仅仅5个月,就身染重病,经过太医百般治疗,仍不见成效。吴三桂深感自己大限将至,于是连忙召来心腹大臣,授意他们抓紧去迎接皇太孙吴世璠来继承大统。 吴三桂死后,清军在1681年围攻昆明,昆明城破,诸将不是阵亡就是**,皇帝吴世璠自刎,妻子郭皇后也自缢而死。
吴三桂于1612年6月8日出生在辽西将门世家,自幼习武,善于骑射。天启年间,**魏忠贤掌权,先后杀害辽东经略熊廷弼和辽东巡抚王化贞。崇祯继位后,中皇太极反间计,杀袁崇焕。此时,明朝军队中投降清军的越来越多,吴三桂内心也有了降清的想法。
1643年的春天,吴三桂奉命驰援北京,但他故意让部队行军缓慢,等他到达时,清军已经退回。即便这样,崇祯皇帝还是很器重吴三桂,感谢他来北京勤王,并且在武英殿宴赏赐吴三桂尚方宝剑。
此时,面临覆亡命运的明朝,把赌注押在了拥有重兵的吴三桂身上。许多大臣都建议。直接调吴三桂的大军包围北京,但是崇祯犹豫不决。直到李自成率领大顺军兵临城下,崇祯才急忙征召天下兵勤王,加封吴三桂为平西伯,命吴三桂火速领兵入卫北京。
结果,吴三桂率领大军未到北京,就在路上得知北京陷落,皇帝自缢的**。明朝的灭亡使吴三桂失去倚靠,为了寻找新主,此后一个多月,吴三桂在各种**势力间进行投机活动。最后,吴三桂联合清军,打败了李自成的大顺军,清廷入主北京。
吴三桂攻击李自成时,打的是"复君父之仇"的旗号。在李自成主力基本被消灭之后,吴三桂再也不提什么"复君父之仇",而是望风转舵,称崇祯帝为"故主",反复表白自己"矢忠新朝"了。
吴三桂为了表示自己对清朝的忠诚,对抗清的农民军进行残酷的**,动辄**。对一些起兵抗清的朱明后裔,他也不遗余力地去斩尽杀绝。吴三桂思想和行动的转变使得清朝****对他更加倚重,西北地区抗清义军残部被剿杀殆尽。
1651年,吴三桂奉清廷的诏令,带兵入川,攻打张献忠义军余部,先后平定重庆、成都等两川重镇。1657年,吴三桂南征云贵,并在1659年攻下云南,两年后,师出缅甸,擒杀桂王,灭亡了南明最后一个永历**。
十几年间,吴三桂率部从西北打到西南边陲,为清朝确立对全国的**建立了特殊的功勋。因此,清朝对他由原先的控制使用改为放手使用,并加封吴三桂为亲王,吴三桂开藩设府,坐镇云南,权力和声势都达到顶点。
但在此时,他与清朝****的矛盾也开始激化起来,康熙在位后,便着手裁抑吴三桂的权势。清廷以云贵军事行动已经停止为理由,收缴了吴三桂的平西大将军印信,剥夺了他的司法特权,吴三桂则以各种理由扩军索饷作为报复。
1673年,康熙皇帝下令撤藩,吴三桂怒火中烧,诛杀了云南巡抚朱国治,自称天下都招讨兵马大元帅,提出"兴明讨虏",起兵**。战争之初,吴三桂势如破竹,连下贵州全省和湖南衡州,吴三桂的党羽也在各地先后揭起叛旗,纷纷响应。
1678年3月23日,吴三桂在衡州登基为皇帝,国号大周,亲点大将马宝,率5万大军南下,两战两胜,大创清军,清军被迫退回广东,清廷受到沉重的军事打击。随后, 吴三桂亲自部署对广东、广西的大规模进攻,夺取了除了梧州之外的全部地区。
此时的吴三桂,管辖衡州、湖南、江西、福建、广东、广西、云南、贵州、**、陕西和甘肃等省,并且开科取士,录取者60人。奈何天公不作美,高龄的吴三桂耐不住衡州的酷热,一病不起,从此清军开始反扑。 如果不是吴三桂的突然去世,他的继承者皇太孙吴世璠过于年幼,大周与大清的胜负还很难说。
吴三桂此人,身为明朝重臣,世代受皇恩,却在崇祯皇帝自缢后,先打算投靠农民军李自成,最后又投靠了清军。吴三桂成为**之后,为虎作伥,甘当清军的马前卒,带兵灭亡了南明,绞杀了永历皇帝朱由榔,掐灭了明朝的最后一点火种。
如果吴三桂在投靠了满清后,踏踏实实做个封疆大吏也就罢了。可是他却在年老之时,举起了反旗,还登基成为了皇帝。吴三桂再次成为了背主叛逆之徒,他让天下百姓陷入水深火热,让万民为他的个人**买单。
“冲冠一怒为红颜”的吴三桂,其实是个“叛明反清”的反复无常之人。当清军入关,吴三桂不知保天下,反而助纣为虐,双手不知沾满了多少**同胞的鲜血,罪恶滔天。吴三桂手刃了南明的君主,来染红自己的顶戴花翎。
反观农民军,李自成的余部一开始被明清双方夹击,但最终联合明朝,放弃过去仇恨,为了保住**的**,打到最后李来亨山穷水尽,带着全家**,宁死不投降。张献忠余部李定国,两厥名王,血战南方,为了存续**的**,为了保护**的道统而死掉了。
对于明朝而言,吴三桂是叛徒,对于清朝来说,吴三桂是贼子。吴三桂远远不如农民军,识大体知忠孝,大顺军和大西军也最看不起吴三桂这种人。吴三桂只管自己的权势,背叛了**和国家,是一个卑鄙的历史人物,是一个狡猾的野心家。
明末马宝
1.蔡文姬应该算是五胡十六国中匈奴汉国开国皇帝刘渊的“小妈”。
2.陆逊是孙策的女婿。
3.“周处除三害”里的周处他老爹就是三国里“断发赚曹休”的东吴将军周鲂。
4.朱元璋的二儿子秦王朱樉娶的是元末名将王保保(蒙古人,不过当时认为他是**)的**,所以他们也算亲家。
5.横扫西亚的帖木儿在起事之初由于敌人同是蒙古人(其实帖木儿自己也是突厥化蒙古人)因而和朱元璋多有书信往来,后来帖木儿混壮了之后,扣押明使,并在明永乐年间准备发兵攻明,不过后来病死军中,否则结果会怎么样还真不好说。
6.**太宗李芳远还是靖安君时朝觐大明,路过北平,与当时的燕王朱棣结为莫逆之交,后来二人先后以非正常手段荣登大宝,在国事上也多有互动。
7.万历三大征中的播州杨应龙是北宋杨家将,杨令公杨业的后代。杨业的孙子杨充广奉命去西南公干,与当时的播州宣慰司杨昭攀谈,因杨昭无子,两家又同出太原杨氏,故将自己的儿子杨贵迁过继播州,后来贵迁袭位,此后播州杨氏的首领就都是杨家将的后人。
8.写出“冲冠一怒为红颜”的大诗人吴伟业和被评价为“传庭死而明亡矣”的明末名将孙传庭相识。后来孙传庭战死沙场,吴伟业还为他写了一篇《雁门尚书行》,文笔甚好。其中序言写道“公(孙传庭)代州人,故地雁门郡。长身伉爽,才武绝人……余曾与公相识于朝,感赋此什。”
9.左良玉和何腾蛟。两人都是南明历史人物,当初左良玉盘踞武昌时,何腾蛟正是明朝的湖广总督,驻地就在武昌。弘光时左良玉以“清君侧”为名兴兵**,欲拉何腾蛟入伙,何腾蛟不从。左良玉欲屠武昌,百姓因何腾蛟素有爱民之名,躲入何的官邸,何腾蛟也尽力保全百姓。后来何腾蛟被左良玉胁迫同行,半路跳船逃至湖南。如果何腾蛟的事迹到此为止,那他在历史上的评价应该是如同颜真卿这样忠君爱民的忠臣,能臣。然而到了湖南掌握兵权后何腾蛟却变得跟左良玉一样拥兵自重,误国误君,以致湖南等地落入满清之手,他自己也以身殉国。
10.郑成功**郑芝龙在日本的时候以侨商领袖的身份拜见过当时已退位为“大御所”的德川幕府二代将军德川秀忠。
11.南明永历朝的抗清力量很大一部分都是原来的陕北农民**军出身,比如曾经是李自成手下的高一功,李过,郝摇旗;张献忠养子孙可望,李定国,刘文秀;其他的如李成栋,金声桓,王光兴,马宝(马宝后来还跟着吴三桂反清),武大定等。而明末这些农民军还处在“流寇”阶段时经常联合行动,所以这些人很有可能彼此之间都见过甚至有一定的交往。
12.林则徐的名字来源于乾隆五十年的福建巡抚徐嗣曾。林则徐出生那天正好徐嗣曾上任让林则徐的老爹看到,林老爹从队伍的旗号,牌子中知道新官姓徐,希望自己的儿子以后也能有这般出息,故名“则徐(则就是效法的意思)”。徐嗣曾虽然不如林则徐那么如雷贯耳,却也是颇有作为的名臣。
13.溥仪的弟弟溥杰娶的是日本“华族(贵族)”女子嵯峨浩,据说嵯峨浩远嫁前入宫拜见日本皇太后的时候,当时年仅四岁的皇太子拿给她一些鸡蛋,这个皇太子也就是后来的明仁**。在那个特殊的年代,日本人和中国人的婚姻能像他们那样实在是难能可贵。
14.溥仪从苏联被押解回国,火车到了长春还是哪,当时东北局的一把手**亲自来接他,溥仪以为这就是派来送他上路的“监斩官”,吓得丑态百出,语无伦次。他一定没有想到他自己还有十几年活头,而**四年后就死于非命了。
15.韩国前总统朴正熙曾经在***当过“二鬼子”(***军),在军校因为表现“优异”,曾经获得溥仪奖励的金表。这么说来要是按大清的规矩,朴槿惠他们见了爱新觉罗家的人还得自称奴才呢。
16.1945年日本战败,朴正熙逃窜至北平被***军统北平站抓获,因为是**人不久后获释。没想到二十多年后朴正熙当上了一国总统,访问**,又和***打上了交道,当年的阶下囚这次成了老蒋的座上客。
17.全斗焕见过裕仁**。
全斗焕1931年出生于日治**庆尚南道,算起来也曾经是裕仁的“臣民”,不过他1984年访日的时候他这个总统可比裕仁这个**威风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