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隐藏]
月收入5000的老板
创业2年,高管10年,我见过各种形形**的人。
然而,最让我佩服的,是一个司机。
没错,我前任公司的老板司机Ken。
那一次,我领了一个任务,送一个政什么府**回上海,大清早6点的飞机。
咱们老板钦点了Ken负责送机,我早就听说他为人沉稳,所以毫无疑虑,欣然接受。
第二天早上,我4点半就到了**所在的酒店,然而Ken却并没有像一贯的稳妥,晚了十分钟,表情还特别严肃。
我想,他大概是太早起来,没睡醒吧。没多留意,就上了车。
三天之后,老板打电话问我,你知道Ken的手**了吗?
语气里面带着责怪,隔着屏幕我都感受到他的质疑:哎哟喂,你作为高管眼睛瞎了?
手**了???我懵逼了。
明明那天清晨他还好好的,把客人送到了机场后,还把一路小睡着的我送回了公司。
原来,Ken前往公司取车的路上遇到了一个小车祸,手被撞了一下。他快速评估了一下,依然能够开车送客人,于是他不声不响地完成了整个任务。
既没有告诉我,也没有抱怨。
只是在事情过了两天后,亲自跟老板请了一个假去看医生。
我不由得衷心佩服起这个仅仅月薪5k的司机。带伤送客本身,是勤勉尽责。但勤勉尽责本身不会对他个人产生任何价值。
对他产生价值的,是这个隔了两天之后的“亲自请假”。
话说,公司司机的直接上司是公司行政总监,请个假去看病这种事情,其实跟总监交代就了事。
而他,巧妙地通过一个完全不张扬的方式,告诉了老板他带伤完成了所有任务的事实。
聪明而低调,把工作的价值体现得淋漓尽致。
比起多少职场“白骨精”佛系地看不起“邀功”这件事,他用另一种形式展现了一种必要的争取。
我一直认为:汇报和展现自己本身,是多少人嗤之以鼻的环节,却本质上是你工作的一部分。
恰如其分地展现自我,那是一种能力。
它至少包含以下三方面工作。
圆熟地表达
“你和公司站在一起”
我记得在四大的时候,项目一旦开会,会议室最后一排都被占满。
大部分的人,安得其所在最后一排刷手机,很有安全感。
没想到,等我成为经理的第一年,一个资深合伙人语重深长跟我说:开会千万别坐最后一排,因为坐那的人基本上都没法升上去。这是不成文的规矩。
当时我心里一惊,一向不留意的事情,竟然成了潜规则。
深思之下,这很简单,开会总是坐最后一排的人,就是毫无展现自我的意识。
坐在那的人意味着什么?
发言,不参与。听讲,不在意。公司的战略,与己无关。
而这不经意的一个选择,就是你工作态度的表达。
哪怕你熬夜加班996,把周末都倾情奉上,在关键时候表达了你的懒洋洋,你的上司只会看到一个懒洋洋的你。
在表达你的上进心这件事上,千万不要高估了你那个日理万机的老板。
适时表达和公司的共进退,和上司机智地搞好关系,这并不代表拍马屁。
而是代表着,你明白最基本的商业逻辑——员工和公司之间,就是两个相互成就的个体。你和公司之间,本质上就是在交换。
你像个任性的小孩一样“老板喜欢什么,我偏不”,当你有诉求的时候,老板也会“我偏不”。
这是成年人最基本的圆熟,这关乎你的晋升、培训、机会、人脉。
靠谱地表达
“你值得托付”
我想起以前做投资工作那阵子,公司投资了两个股权私募基金。
其中一个,特别爱开会。
每半年就把投资人拉到一起,讲讲过去的投资成绩,谈谈未来的发展方向。**每个投资人还送一份礼物,客客气气地迎来送往。
另外一个基金呢,特别高冷。
业绩一年只汇报一次,冷冰冰地发一个邮件,要是咱有什么疑问需要解释的,他还转身就让熟人给老板传话:你爱投不投,别那么多话。
这样比较下来,未来我们会选择和谁合作,和谁交流,和谁深度链接,答案已经非常明显。
靠谱这个词这两年特别流行,大家都说,靠谱就是“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这里隐含着一层意思:“靠谱”,首先是“我明白你的预期,并且请你放心”。
如何体现?
电脑**用弹出进度条的方式让你明白;星巴克店员用开放式操作厨房的方式让你看到;打车软件用“司机离你还有3公里,你要等待1分钟”让你心安。
一切的一切,都是表达。
正如在股市的世界里有个很特殊的词儿,叫做“披露”。
要是做不到,***可是要打屁屁的。
特别有意思——它的要求不是真实,而是“公允”。所谓公允,就是“不偏离事实太远,但是该说的,都恰当地说清楚了”。
这也是咱们成年人的一种职场基本功。
用结果表达
“你的工作有价值”
我记得我曾经看过吴晓波老师的一节公开课。
他的观点是:技术迭代改变了时代。
他的论据是:2008年,手机通讯行业前10名的手机制造商(对,就是那些消失了的诺基亚、摩托罗拉、LG、索尼爱立信……),到2018年十年之间,前六位已经消失。那是因为,3G变成了4G。
我对这段话印象特别深刻,别的课题都没记住,就记住了“10年之间,没了6家”。
你看,人都是特别结果导向的。
一个结果,直接表达了观点本身。
我不久前和前公司的HRD吃饭,我问他:你们HR说什么半分钟看一份简历,都是怎么看的啊?
他扬起了眉毛,明显表达着对我数据的不同意:哪用半分钟啊,10秒就够了,扫一眼,他的简历里面有没有数字。
我认真地复盘了一下他这句话,果然,那些能引起我注意的简历一定是有百分比,有数据,有指标。
这些数字,与其说是“成就”,不如说是“我能帮你赚/省多少钱”的直接体现。
我以前面试过一个**岗位的女孩,她过往的工作就是给老板倒咖啡、贴**、领文具、订外卖……以及整理数据。
但是她聪明得很呢,在简历中她把工作描述成这样:
在和**合作的项目中,负责30个项目的投放数据分析,零差错为公司500万的投放项目提供了数据支持。
是不是突然觉得,妈呀,这工作实在是太高大上了,简直就是值得月薪过万的数据专家啊!
至于给老板倒了多少杯咖啡,贴了多少张**,订过多少份外卖,做过多少Excel表的复制黏贴这些,就云淡风轻吧。
说实话,谁在乎呢?
这年头,人人的时间都很贵。用结果来呈现价值,该怎么做?
太简单了——跟你那个日理万机的老板说话的时候,先说结果:成了没成,成了多少百分比,你还需要多久才能彻底成。
至于你熬了几个通宵,放弃了多少次约会,跟隔壁组某个**吵了多少次架,某部门给了你使了多少绊,可以在结果说完了之后施施然地,就那么随口一提。
明白人都会明白你的付出,但是明白人首先看你付出后的价值。
写在最后
这年头谁都在表达。
微商在朋友圈表达着产品的效果,B站的粉丝用弹幕表达着内心的喜恶,员工在私拉小群里表达着对老板的不满。
然而什么才是对你最有利的表达呢?
社会心理学家Emily Balcetis在Ted演讲当中给了一个相当明确的答案:
在***竞选**总统的期间,
有一部分人认为***应该是上面那组照片呈现出来的形象(阳光爱笑),
他们中的75%,把神圣的选票投给了***。
而有一部分人认为***是下面那组照片呈现的形象(又黑又瘦),
他们中的89%,把选票投给了***的对手麦凯恩。
事实上,这两组照片并没有什么区别,只不过是人为调整了亮度和对比度。
一个人,接受事物的角度都是片面的。
一个老板,下判断的时候都依赖于他获取得到的**。
而你,恰当把自己的形象调亮、调美、调整成不偏离事实但却更蓬勃、健康、主动、乐观……就是你向世界可能获取更多价值的,一个公开的秘密。
公众号:维小维生素
ps:公众号后台回复【888】可获取一份吐血整理的个人技能实用大礼包。内容涵盖帮你赚更多钱的理财课,各种PPT模板、升职加薪的宝典
专注职场、财商和个人成长
做老板月薪上万
升职加薪这两件事都是职场人的追求,无论是升职还是加薪,只要实现其中一样都很值得开心了。一些职场人初入职场的时候,由于工作经验不足,工作能力也一般,所以在面试环节不敢议价,但是随着这部分在职场中工作经验的增加,身价也提高了,自然而然的对自己薪资方面也有了要求。
小吴是公司的骨干,工作能力十分的出色,但是有一点美中不足的是他加薪的事一直迟迟没有着落,距离上一次他去向老板提加薪的时候,还是半年之前。他看着最近公司的业绩翻了好几番,决定又去跟老板提一下加薪的事。
没有想到去到办公室跟老板说完这件事了之后,老板还是拒绝了他的请求,理由还是以“现在公司经营情况一般”为由而拒绝了他的请求。
回到办公座位上的小吴越想越气,老板很明显就是不肯给他加薪,而他的要求也只不过是在原来的基础上涨薪800元而已,公司最近的经营情况确实不错,而上一次的时候老板也答应了他,等公司业绩好些的时候会给他涨薪,但是老板就是言而无信。
小吴非常的生气,也对老板失望了,于是决定辞职,因为凭借着他的工作能力,无论去到哪里都会好过在这里,想到这里他递交了辞职申请。
小吴跳槽之后凭借着自己的能力,找到了一份十分不错的工作,工资是以前的一倍多,但是自从小吴辞职之后,老板就后悔当初自己的决定了。
原因很简单,因为小吴的那个工作岗位,按照最新的市场价工资已经去到了1万,而小吴之前的工资也只不过是7千而已,小吴辞职走了之后,重新招人就得按照最新的市场价了。所以老板如果当初愿意给小吴涨薪,那么也不用增加更多的用人成本了。
企业应该为员工提供与能力相当的薪酬条件,否则员工心理不平衡从上面的例子中,我们能够得出,企业应该为员工提供与能力相当的薪酬条件,否则员工心理不平衡。员工在工作能力一般的时候,由于企业是强势方,所以自己没有太大的议价能力,但是随着员工工作经验的增加,工作能力的提升,这个时候情形就反过来了,随之而来的就是员工对原有的薪资方案有了更高的要求。原本的薪资已经满足不了员工的需求了,所以这个时候员工会向老板提出加薪的申请。
如果员工在向老板提出这个请求的时候,老板无法满足,员工的心理就会出现不平衡的情况,而薪酬的高低是员工前进的动力,员工失去了动力,就很难在工作上努力了。
老板言而无信,一次又一次给员工画大饼,最后后悔的是自己在上面的例子之中,老板在上一次的时候已经答应了员工,等到公司经营情况有所改善的时候,会给员工涨薪,但是等到真正公司经营情况有所改善的时候,老板却食言了,还在继续给员工画大饼,员工心里自然不舒服。
最后该位员工提出了辞职的请求也在情理当中了。如果不是有能力的员工,老板是不会以画大饼的方式使其留下来的,但是员工也不是**,在一次又一次地没兑现的大饼中,早已失望到透,最后辞职离开,损失的还是老板,后悔的也还是老板。
格局太小的老板,注定留不住人才格局太小的老板,注定留不住公司的人才,因为这种老板根本都不懂得人才才是公司的根本,也正是这一点所以才不肯给员工涨薪,所以企业有这样的管理者,也很壮大。
话题:如果你是老板,你会怎样做?
月入2000我是老板
超市月薪才2000多,为什么却没人离职?超市员工:“人傻”才辞职
有人说超市的工作整日一成不变,每个月只拿着2000多块钱的工资,却有那么多就业者挤破了头想进入大超市就业,甚至有不少应届毕业生放弃高薪的工作,选择进入大型商超发展事业,这种现象也让很多外界人士深感好奇,难道说商超这份工作有什么不为人知的特殊优势吗?对此有超市内部员工给出回应:“**才选择辞职”。
超市员工的优势有哪些?
1. 不用考虑失业
yiqing来临阶段,我国有很多行业面临严峻的经营风险,尤其是旅游和餐饮行业受到的影响极为恶劣,很多企业老板纷纷宣布倒闭。超市经营作为实体经济的代表,无论是yiqing还是互联网都不会导致这份行业走向低迷,主要原因在于消费者对商超的依赖性比较重,采购日常生活用品都需要前往超市进行购买,因此超市员工不需要担心裁员等问题。
即使是年龄比较大的员工,也不需要担心超市这份工作会将自己淘汰,超市最需要的员工就是这些有相关从业经验的老员工,不需要参考学历和某些个人优势,只要工作能力出色且踏实肯干,就能长久的从事这份工作。
2. 工作福利待遇多
超市员工普遍基础薪资待遇只有2000多块钱,却可以解决很多日常的生活开支问题,大型超市通常会为员工提供内部的商品福利价格,可以第一时间拿到外界消费者想都不敢想的商品内部价。除此之外,超市也会定时定点向员工提供一些福利,比如说赠送员工一箱牛奶或者生活必需品,压根不需要担心这方面的额外支出,节省了生活的成本开支。
其次超市会为员工提供五险一金的保障,超市为员工缴纳五险一金不存在某些隐形的套路,到点就会为员工续好社会保障,因此非常适合一些中年的女性从事这份工作。超市工作虽然比较繁琐,但工作的强度并不高,员工可以在下班以后自行安排工作的时间,不用考虑加班等方面的就业压力。
超市员工也有专门的业绩提成,比如说超市员工当月按时完成每天的工作,到了月底就能拿到几百块钱的全额绩效奖金。除此之外,超市也会设立推销岗位,只要员工推销出去的商品数量越多,所得的提成佣金也是非常显著的一笔收入。
3. 晋升空间有保障
超市员工的晋升不像很多企业那样勾心斗角,只要员工属于超市的正式员工,具备几年时间的工作经验,就能获得晋升的空间。超市员工的流动性比较大,一般情况下,只要员工能做到几年时间的工作,期间不会发生过于负面的工作失误,超市就会考虑为其提供晋升的空间,薪资收入也能获得提升。
在我国有很多年轻的应届毕业生选择从事超市行业,他们一开始的基础薪资待遇只有2000多块钱,但是随着就业时间的积累,这些年轻员工的薪资和社会地位可以实现显著的突破。很多大型商超都是连锁经营,员工可以晋升为超市的管理和一家超市的店长,甚至还有可能成为某座城市旗下连锁超市的总负责人。
4. 超市就业岗位全面
超市工作对于很多中老龄的女性员工也是非常友好的,每一家超市都需要专门负责清理工作的员工,这份工作就非常适合中老龄女性就业者选择。一方面她们在超市里工作不用考虑严寒酷暑的问题,遮风挡雨自然也不在话下,逢年过节还能拿到超市免费提供的粮米油醋这样的生活必需品,非常适合中老龄女性员工选择。
在外界看来,超市员工这份工作的社会认可度并不高,实则每一位员工的就业和生活都能得到基础的保障,工作秩序也相对比较稳定。我国有句老话说的是“一百八十行行行出状元”,无论在任何行业,只要个人的能力和工作表现足够出色,就能实现良好的未来发展,实现财富的积累和社会的认可。
结语:想要在超市行业获得晋升发展的空间,也要选择正确的大型连锁品牌商超,而不是那些地方区域的小型超市,这一点非常重要。无论选择任何工作岗位,只要我们能够踏实努力地投身到工作当中,为公司带来收益和回报,终有一日能收获个人就业的价值,获得公司和社会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