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收入3000你敢想象吗 每月收入3000如何生活

月收入3000你敢想象吗 每月收入3000如何生活

月收入3000你敢想象吗

每当国家统计局发布平均工资的时候,你是否都觉得自己在拖后腿?

我说在中国月收入3000已经很体面了。因为你的收入已经超过85%的中国人了。但是当我这么说的时候,却遭到很多人的质疑。

现在这个社会,房租,水电,伙食加起来都不止3000块了,你说3000块可以很体面,简直难以置信。

曾经有个大v说过,月薪5000就可以碾压95%的中国人,当时遭到很多人的吐槽质疑。大部分人表示自己身边到处都是月收入过万的人,质疑这个说法的可信度。

你还别不信!就在5月28日下午,李克强总理在人民大会堂出席记者会并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说到。

中国还有6亿人每个月都收入仅有1000元。

李克强:

  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我们人均年收入是3万元人民币,但是有6亿人每个月的收入也就1000元,1000元在一个中等城市可能租房都困难,现在又碰到yiqing,yiqing过后民生为要。怎么样保障那些困难群众和受yiqing影响新的困难群众的基本民生,我们应该放在极为重要的位置,我们采取的纾困政策有相当一部分就是用于保障基本民生的。

总理说的话,你还不信吗?中国人的收入确实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高,确实出乎我们的印象。

下面我找出一些数据来证明,月收入3000块,已经可以碾压85%的中国人了,月收入3000块,就已经很体面了。

2018年8月31日,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仍然为3500元的时候。当时的个税缴交人数为1.87亿人,也就是说,全国14亿人口中,只有1.87亿人的薪资,达到3500元以上。

按照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8年末全国人口总数为139538万人,只有13.4%的人月薪超过3500块。

人均可支配收入

人均可支配收入的统计方法是抽样统计,分阶段分层次建立样本框。这种统计方法不敢说完全准确,但是样本容量足够大的时候基本准确。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全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0732.8元,月均2561元。

按照国家统计局的划分,将所有调查户按照人均收入水平从高到低的顺序进行排列,平均分为五个等份,处于最高20%的收入群体为高收入组,依此类推依次为中间偏上收入组、中间收入组、中间偏下收入组和低收入组。

2018年的数据是这样的:

低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6440元,

中间偏下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14361元,

中间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23189元,

中间偏上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36471元,

高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70640元。

这是按照人均可支配收入来计算的数据,你的月薪达到3000多,那么你的收入就已经打败了全国80%的人。

如果你的月薪达到2000多,那么你也打败了60%的人。

平时了解的身边人动不动就月薪过万。为什么事实却跟你平常的认知相去甚远。

这是因为幸存者偏差在作祟。

幸存者偏差

1941年,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空军占据了重要地位,英国空军为了减少伤亡,找来了一帮专家教授研究了一番,发现安全回来的EVA战斗机都是翅膀上弹痕居多,而驾驶舱弹痕较少,于是有个军官就说,“我们的战斗机就应该加固翅膀。”却忽略了驾驶舱中弹的战斗机已经坠毁的事实。

这就是幸存者偏差,你只看到了一部分幸存者,却没意识到这些幸存者只是极个别的数据,看不到更多的已经坠毁没有幸存的飞机。

在本文中,很多朋友都会觉得月薪三千就已经是超越85%的中国人很不可思议。

因为人是分圈层的,你所接触的人当中,绝大部分都是跟你收入相当的。

你只看到经过筛选之后的结果——很多人月入过万,而忽略其他信息——绝大部分人的收入不到三千。

如何才能不产生幸存者偏差?

寻找沉默证据打破幸存者偏差。看惯了朋友圈、抖音的朋友总是容易产生一种想法:买名牌包、吃豪餐、国外旅游已经是中国常态。但拼多多的崛起让“沉默证据”发力:原来购买廉价产品,为了几毛钱动员所以亲戚朋友帮忙砍价的人,才是中国人口最广群体。

什么是沉默证据?

2000多年前罗马的思想家西塞罗讲了一个故事:有人把一幅画给一位无神论者看,画上画着一群正在祈祷拜神的人,并告诉他,这些人在随后的沉船事故中都活了下来。无神论者淡淡一问:我想看看那些既祈祷了又被淹死的人的画像在哪儿?

这个案例中,祈祷完被淹死的人就是沉默证据。

学历与收入的关系

这些年来,时不时就能听到有些人在那里鼓吹读书无用论。动不动就拿比尔盖茨、乔布斯、扎克伯格辍学来做例子,意图说明读书无用。

这些人的居心不良,可见一斑。稍微考究一下就可以发现,比尔盖茨和扎克伯格都是在哈佛大学辍学的,乔布斯是里德学院,里德学院在美国排名100左右也不是一般的大学。

鼓吹读书无用论的人,麻烦你先考上大学再说。

复旦大学社会科学数据研究中心曾经发布过一项调查叫做“80后的世界——复旦大学长三角社会变迁调查”

调查报告中有一项数据,是关于学历与收入的关系的。我把他报告中的图贴过来。

从上面的图表中可以看出,一个大学本科学历的人获得高收入的概率比一个只有小学水平的人获得高收入的概率,要大得多得多。

同样一个大学本科学历的人,获得偏低收入的概率比一个小学水平的人获得偏低收入的概率,也要小得多得多。

所以那些鼓吹读书无用论的人,别再拿你们村谁谁谁小学没读毕业一个月赚多少钱来说事。因为我们都知道那是幸存者偏差。

作为普通人,只要家里没矿,还是好好学习,争取提高自己获得高收入的概率。

不要让自己成为月收入三千碾压的那85%。

中国有多少大学生

很多人觉得现在社会上遍地都是大学生,事实真的如此吗?难道这又是一种幸存者偏差吗?

数据告诉我们,中国的大学生没有我们感觉到的那么多。

2019年全国高校毕业人数将达834万人,创了历史新高。2018年是820万。

那么,从1977年恢复高考开始,到2020年为止,国家究竟培养了多少大学生呢?

我这里有一份数据显示1949年至今的高校毕业生人数。

数据显示,从1949年建国至今,全国高等学校毕业生仅仅是1.12亿人。

2019年末统计全国人口超过14亿,也就是说,全国高等学校毕业生包括大专生和本科生,占全国人口比例为8.03%。

这个数据里面剔除掉大专生,只统计本科的人数比例更低。

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有本科学历的人口比例仅为3.93%。

这个学历的统计结果跟人均可支配收入的统计结果,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

再次印证了在中国月薪3000以上的人数不多,就15%左右。

平均100个人里面只有15个月收入3000以上。足够体面了吧?

"年薪百万起,人均985"只存在于某乎上。

每月收入3000如何生活

2019年底,yiqing的突然来袭,让很多人失业,而我就是其中一个。

先说说yiqing发生之前我是做什么的吧!

在yiqing发生之前,我是在肯尼亚做导游的,每年的7-8月份是最忙的时候,忙到没有休息,忙到吐了还在继续。我这里说的吐了,是真的吐了。

那时候很忙,根本没时间休息,以至于身体可能也到了极限,睡眠不够,不能按时吃饭,突然有一天,感觉胃不舒服,后来就吐了。

司机看到我的状态,偷偷把我拉倒一边,问我:是不是怀孕了自己不知道?

我当然知道这不是怀孕,而且身体的连轴转,睡眠不足,再加上没好好吃饭,身体已经在向我发出警告。

虽然很累,但是收入很可观,那时候哪怕工作3个月,也能有10万+,我也存到了第一桶金。

yiqing来了之后,旅游业可能是最惨之一,我有很多同行都不得不换工作了。当然,也包括我。

那么说说我靠什么工资以外的收入能有3000+

1.理财

我靠我的第一桶金购买理财,我用15.5万买了利率是5.225%的理财。

而且这个理财是每个月都发放利息的,那么每个月有684的收入。

这个只是其中一份理财,我购买了好几种理财,有周期性的,也有活期理财,所以靠这些理财的收入,每个月会有2300的收入。

2.电商卖货

最开始加入这个电商只是想自己买东西的时候能便宜一点,花比别人少的钱就能买同样的东西。

到后来朋友点醒我,为什么不尝试卖卖货?就这样开始了,也算不错,好的时候也能有1000的收入。

3.继续寻找变现方式

我觉得这些还不够,也在不断寻找变现的渠道。

目前就在头条创作,虽然现在都是按分计算的收益,但是我还是会坚持,哪怕有的时候是0收益。

每天把自己的喜爱跟大家一起分享,也可以缓解自己的压力,也是不错的。

很喜欢的一句话:逆境总是有的,人生总要进击。愿你不要屈从于命运的安排,坚韧不拔,锲而不舍!做永远的 生活强者!

大家有什么好的变现方式,也可以评论区告诉我,我们一起加油!

月入3000元每月消费是怎样的

这几年真切地感觉到,工资没涨,物价倒是长了不少。以前100块钱还可以用得一段时间,现在的100块钱都买不了几样物品。青菜至少都要3块钱一斤,以前一块钱一把青菜够一家人吃了,还有水果,没买几个呢,几十块不见了,父母那年代每个月有几十块工资都能养活一家人,现在的我们月入三千,自己都养不活自己,这时代变化得可真快呀。大家有这种感觉吗?#我在头条搞创作# #头条创作挑战赛# #南宁头条# #我是生活家#

月入3000消费多少合适

副业之路

月收入过万的微商经历 微商大咖一月收入

2022-11-21 0:32:11

副业之路

从月入3000到月入30000 月入200的人谈月入5000

2022-11-21 0:35:04

个人中心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