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千万收入要交多少个人所得税
15万月薪交多少个人所得税
个税核定又有新政策!10月1日起,经营所得月收入10万以下,或将不用再交个税了!这种情况下,按1%核定征收个税!以及关于核定征收的解读、不需要交个税的33种情况,统统说明白了。
01
个税降了!税务局发文!
10月1日起执行!
重庆税务局发布了关于核定征收个税有关问题的****(征求意见稿,下称意见稿),事关经营所得核定征收,**量很大!
给大家划下重点:
1、个人所得税核定应税所得率降了。
意见稿调整了行业所得税率,统统按原执行最低标准执行,具体如下:
个人所得税核定应税所得率表
行业
应税所得率(%)现执行标准
应税所得率(%)原执行标准
工业、交通运输业、商业
5
5-20
建筑业、房地产开发业
7
7-20
饮食服务业
7
7-25
娱乐业
20
20-40
其他行业
10
10-30
2、明确个税附征率,月收入10万以下免征个税。
经营所得,符合定期定额征收方式的,**营收入10万元(含)以下的,附征率为0%,这也意味着**营收入10万元(含)以下的,以后或将不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了。
经营所得个人所得税附征率表(定期定额户适用)
**营收入
附征率(%)
10万元(含)以下的
0
10万元以上
1
3、自然人临时取得经营所得代开**,按1%交个税!
对未办理税务登记的自然人纳税人,临时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取得经营所得(不含承包经营、承租经营以及转包、转租取得的所得)代开增值税**时,按照纳税人开票金额(不含增值税)的1%核定征收个人所得税。
4、房屋转让和房屋租赁核定征收
1、纳税人转让房屋,不能据实计算应纳税所得额的,其取得的财产转让所得按照下列公式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房屋转让收入(不含增值税)×征收率。
2、纳税人出租房屋,不能据实计算应纳税所得额的,其取得的财产租赁所得按照下列公式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房屋出租收入(不含增值税)×征收率。
房屋转让和房屋租赁个人所得税核定征收率表
适用范围
征收率(%)
房屋转让
住房
1
非住房
3
房屋出租
住房
0.05
非住房
0.7
5、执行时间:2022年10月1日起施行。
注意,以上是重庆的经营所得核定征收政策,且目前是《征求意见稿》,正式文件尚未下发。
但纵观全国多地出台的个税经营所得核定政策,大多数都下调了应纳税所得率,大家可以看下当地的文件,不要错过这么好的优惠政策。
另外,很多小伙伴对于核定征收不是很了解,在这里顺便给大家讲一下。
02
什么是核定征收?
各税种的核定征收,一次说明白!
03
这33种情形
统统不需要交个税!
1、不属于工资薪金性质的补贴、津贴
《国家****关于印发〈征收个人所得税若干问题的规定〉的**》(国税发〔1994〕089号)规定:下列不属于工资、薪金性质的补贴、津贴或者不属于纳税人本人工资、薪金所得项目的收入、不征税。独生子女补贴;托儿补助费;差旅费津贴、误餐补助。
《***国家****关于误餐补助范围确定问题的**》(财税字〔1995〕82号)规定:按***门规定个人因公在城区、郊区工作,不能在工作单位或返回就餐,确实需要在外就餐的,根据实际误餐顿数,按规定的标准**的误餐费,不征个人所得税。一些单位以误餐补助名义发给职工的补贴、津贴,应当并入当月工资、薪金所得计征个人所得税。
2.公务用车、通讯补贴收入可扣除一定标准公务费
根据《国家****关于个人所得税有关政策问题的**》(国税发〔1999〕58号)规定:个人因公务用车和通讯制度改革而取得的公务用车、通讯补贴收人,扣除一定标准的公务费用后,按照“工资、薪金”所得项目计算和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
公务费用的扣除标准,由省级地方税务局根据纳税人公务交通、通讯费用的实际发生情况调查测算,报经省级人民政什么府批准后确定,并报国家****备案。
3.福利费(生活补助费)免税
个人所得税法第四条中可以免税的称福利费,是指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从企业、事业单位、国家机关、社会组织提留的福利费或者工会经费中支付给个人的生活补助费。
根据《国家****关于生活补助费范围确定问题的**》(国税发〔1998〕155号)规定,生活补助费,是指由于某些特定事件或原因而给纳税人本人或其家庭的正常生活造成一定困难,其任职单位按国家规定从提留的福利费或者工会经费中向其支付的临时***困难补助。
4.救济金、抚恤金免税
根据《个人所得税法》第四条第四项的规定:救济金、抚恤金免纳个人所得税。《**人民**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十四条,救济金,是指各级人民政什么府***门支付给个人的生活困难补助费。
5.工伤保险待遇免税
根据《*** 国家****关于工伤职工取得的工伤保险待遇有关个人所得税政策的**》(财税[2012]40号)规定:“一、对工伤职工及其近亲属按照《工伤保险条例》(***令第586号)规定取得的工伤保险待遇,免征个人所得税。
工伤保险待遇,包括工伤职工按照《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取得的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伤残津贴、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工伤医疗待遇、住院伙食补助费、外地就医交通食宿费用、工伤康复费用、辅助器具费用、生活护理费等,以及职工因工死亡,其近亲属按照《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取得的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等。”
6.单位和个人缴纳的“三险一金”免税
财税[2006]10号:企事业单位按照规定实际缴付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和失业保险费,免征个人所得税;个人按照规定缴付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和失业保险费,允许在个人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
单位和个人分别在不超过职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12%的幅度内,其实际缴存的住房公积金,允许在个人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
7.个人提取的“三险一金”免税
财税[2006]10号:个人实际领(支)取原提存的基本养老保险金、基本医疗保险金、失业保险金和住房公积金时,免征个人所得税。
8.生育津贴免税
根据《***、国家****关于生育津贴和生育医疗费有关个人所得税政策的**》(财税〔2008〕8号)规定:生育妇女按照县级以上人民政什么府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制定的生育保险办法取得的生育津贴、生育医疗费或其他属于生育保险性质的津贴、补贴免征个人所得税。
9.按国家统一规定发放的补贴、津贴免税
根据《**人民**国个人所得税法》第四条免税。《**人民**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十三条规定:国家统一规定发给的补贴、津贴,是指按照***规定发给的政什么府特殊津贴、院士津贴、资深院士津贴,以及***规定免纳个人所得税的其他补贴、津贴。
10、退休费、离休费等免税
根据《**人民**国个人所得税法》第四条免税。具体规定: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给**、职工的安家费、退职费、基本养老金或者退休费、离休费、离休生活补助费;
11、延长离退休年龄的高级专家从所在单位取得的补贴免税
根据《***、国家****关于个人所得税若干政策问题的**》(财税字〔1994〕20号)规定:达到离休、退休年龄,但确因工作需要,适当延长离休退休年龄的高级专家(享受国家发放的政什么府特殊津贴的专家、学者和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其在延长离休退休期间的工资、薪金所得,视同退休工资、离休工资免征个人所得税。
12、科技人员职务****奖励减征50%
财税〔2018〕58号:依法批准设立的非营利性研究开发机构和高等学校根据《**人民**国促进科技成果**法》规定,从职务科技成果**收入中给予科技人员的**奖励,可减按50%计入科技人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
13、科技人员股权奖励暂不征税
国税发[1999]125号:科研机构、高等学校**职务科技成果以股份或出资比例等股权形式给予科技人员个人奖励,经主管税务机关审核后,暂不征收个人所得税。
14、**开发银行支付的薪金津贴免税
财税〔2007〕93号:对由**开发银行支付给我国公民或国民(包括为亚行执行任务的专家)的薪金和津贴,凡经**开发银行确认这些人员为**开发银行雇员或执行项目专家的,其取得的符合我国税法规定的有关薪金和津贴等报酬,免征个人所得税;
15、军人转业费、**费、**金免税
《个人所得税法》第四条免税规定,第六项:军人的转业费、**费、**金;
16、军人的十三项补贴
根据《***、国家****关于军队**工资薪金收入征收个人所得税的**》(财税字〔1996〕14号)规定:(1)政什么府特殊津贴;福利补助;夫妻分居补助;随军家属无工作生活困难补助;独生子女保健费;子女保教补助费;机关在职军以上**公勤费(保姆用费);军粮差价补贴,属于军队**的免税项目或者不属于本人所得的补贴、津贴,不用缴纳个税。
(2)暂不征税的补贴、津贴有5项:军人职业津贴;军队设立的艰苦地区补助;专业性补助;基层军官岗位津贴(营连排长岗位津贴);伙食补贴。
17、**士兵的一次性**金和一次性经济补助免税
《**士兵安置条例》(**人民**国***、**人民**国*******令第608号):对自主就业的**士兵,由部队发给一次性**金,一次性**金由**财政专项安排;地方人民政什么府可以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给予经济补助,经济补助标准及发放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什么府规定。一次性**金和一次性经济补助按照国家规定免征个人所得税。
18、远洋船员的伙食费
国税发〔1999〕202号:由于船员的伙食费统一用于集体用餐,不发给个人,故特案允许该项补贴不计入船员个人的应纳税工资、薪金收入。
19、远洋船员个人所得税减半优惠
*** ******2019年第97号 :一个纳税年度内在船航行时间累计满183天的远洋船员,其取得的工资薪金收入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
20、yiqing防控津补贴免税
*** ******2020年第10号:对参加yiqing防治工作的医务人员和防疫工作者按照政什么府规定标准取得的临时性工作补助和奖金,免征个人所得税。政什么府规定标准包括各级政什么府规定的补助和奖金标准。对省级及省级以上人民政什么府规定的对参与yiqing防控人员的临时性工作补助和奖金,比照执行。
自2020年1月1日起施行,依据1月19日***常务会议,该优惠政策延期到2023年底。
21、单位发放的预防新冠肺盐的防护用品
*********2020年第10号:单位发给个人用于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盐的药品、医疗用品和防护用品等实物(不包括**),不计入工资、薪金收入,免征个人所得税。
(依据1月19日***常务会议,该优惠政策延期到2023年底)
22、外交人员所得免税
《**人民**国个人所得税法》第四条第八项: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应予免税的各国驻华使馆、领事馆的外交代表、领事官员和其他人员的所得;
23、外籍人员的八项补贴免税
财税字〔1994〕20号、*** ******2021年第43号:下列所得,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一)外籍个人以非**形式或实报实销形式取得的住房补贴、伙食补贴、搬迁费、洗衣费。(二)外籍个人按合理标准取得的境内、外出差补贴。(三)外籍个人取得的探亲费、语言训练费、子女教育费等,经当地税务机关审核批准为合理的部分。
24、特定来源的外籍专家工资薪金免税
根据财税字〔1994〕20号: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外籍专家取得的工资、薪金所得可免征个人所得税:
1.根据世界银行专项贷款协议由世界银行直接派往我国工作的外国专家;
2.***组织直接派往我国工作的专家;
3.为***援助项目来华工作的专家;
4.援助国派往我国专为该国无偿援助项目工作的专家;
5.根据两国政什么府签订文化交流项目来华工作两年以内的文教专家,其工资、薪金所得由该国负担的;
6.根据我国大专院校国际交流项目来华工作两年以内的文教专家,其工资、薪金所得由该国负担的;
7.通过民间科研协定来华工作的专家,其工资、薪金所得由该国政什么府机构负担的。
25、境外人才税负差补贴
财税[2019]31号:自2019年1月1日起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广东省、深圳市按内地与**个人所得税税负差额,对在大湾区工作的境外(含港澳台,下同)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给予补贴,该补贴免征个人所得税。
26、**相关外籍技术官员免税
财税〔2017〕60号:对受北京冬奥组委邀请的,在北京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赛期间临时来华,从事奧运相关工作的外籍顾问以及裁判员等外籍技术官员取得的由北京冬奥组委、**赛赛事组委会支付的劳务报酬免征个人所得税。
27、**地区津补贴免税
财税字[1994]021号:对个人从**自治区内取得的艰苦边远地区津贴、浮动工资,增发的工龄工资,离退休人员的安家费和建房补贴费免征个税。
财税字[1996]91号:**区域内工作的机关、事业单位职工、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取得的**特殊津贴,免征个人所得税。
28、**孤老烈属的所得各省确定减税幅度
《**人民**国个人所得税法》第五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减征个人所得税,具体幅度和期限,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什么府规定,并报同级人民****常务委员会备案:**、孤老人员和烈属的所得。
29、住房租赁补贴免税
*** ******2019年第61号《关于公共租赁住房税收优惠政策的**》:对符合地方政什么府规定条件的城镇住房保障家庭从地方政什么府**的住房租赁补贴,免征个人所得税。
(*** ******2021年第6号规定,该政策延期至2023年12月31日)
30、解除劳动关系一次性补偿收入3倍以内部分免税
财税【2018】164号第五条第一项:个人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取得一次性补偿收入(包括用人单位发放的经济补偿金、生活补助费和其他补助费),在当地上年职工平均工资3倍数额以内的部分,免征个人所得税;超过3倍数额的部分,不并入当年综合所得,单独适用综合所得税率表,计算纳税。
31、一次性破产安置费免税
财税〔2001〕157号:企业依照国家有关法律规定宣告破产,企业职工从该破产企业取得的一次性安置费收入,免征个人所得税。
32、非上市公司股权激励递延纳税
财税[2016]101号:非上市公司授予本公司员工的股什么票期权、股权期权、限制性股什么票和股权奖励,符合规定条件的,经向主管税务机关备案,可实行递延纳税政策,即员工在取得股权激励时可暂不纳税,递延至转让该股权时纳税。
33、职工个人取得拥有所有权的量化资产,暂缓征税
国税发[2000]60号:集体所有制企业在改制为股份合作制企业时可以将有关资产量化给职工个人,对职工个人以股份形式取得的拥有所有权的企业量化资产,暂缓征收个人所得税。
月入千万交多少个人所得税
实现月入十万很难吗?
这是我见过最真实的回答,现在的生活都被网络上的高质量生活和人均法拉利所迷惑了,我们忘记了自己的生活是普通的!
大部分人的工资在5k-1w之间,大部分人扣完五险一金,扣完税收就只剩几千块,这才是正常人的工资!
我承认会有那种靠网络赚几十万,几百万甚至上千万的人,但是你记住那只是少数人,我们普通人可能很难会像他们这样,而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脚踏实地!
月入十万很难,但是脚踏实地努力生活更难,我们做好自己该做的事,如果能在获取足够生活的酬劳还能做自己热爱的事情,那才是最幸福的事情!
月入多少交个人所得税
简单来说,应发工资(注意不是实际到手工资)-三险一金-个税起征点(5000),就是要预扣预缴个税的部分。
这么给你解释吧,我们常说的工资薪金所得是指个人因任职或者受雇而取得的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以及与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所得。
而这部分工资薪金所得,在缴税的时候计算公式为:
应预扣预缴税额=(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累计减免税额-累计已预扣预缴税额
累计预缴应纳税所得额=累计收入-累计免税收入-累计减除费用-累计专项扣除-累计专项附加扣除-累计依法确定的其它扣除
其中:累计减除费用,按照5000元/月乘以纳税人当年截至本月在本单位的任职受雇月份数计算。 如果不计算专项附加扣除的话,每月个人所获取的工资缴纳个税计算方式应该就是:
个人所得税=(税前收入- 5000- 三险一金)* 税率 – 速算扣除数
这里的税前收入,不是指的个人实际到手工资,而是应发工资(包括工资、奖金、津贴、分红),至于具体的税率,则参考下表:
打个比方,假如你今年1月份,工资8000,个人社保、公积金缴费1216元,不计算专项附加扣除,1月份应缴纳的个税=(8000-1216-5000)×3%=53.52元
不过因我国实行累计预扣预缴的个税计算方式,后面几个月份个税数额会增加,年终再做汇算清缴,多退少补。
此外,如果2020年度,你在A公司获得的工资、薪金年收入不超6万,那么今年累计收入不超过6万元的月份,暂不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
A公司2021年向你支付工资薪金时,自1月份起直接按照6万元减除费用计算扣除。即在纳税人累计收入不超过6万元的月份,暂不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在其累计收入超过6万元的当月及年内后续月份,再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
相关依据:
《国家****关于进一步简便优化部分纳税人个人所得税预扣预缴方法的**》(国家******2020年第19号)第一条规定,对上一完整纳税年度内每月均在同一单位预扣预缴工资、薪金所得个人所得税且全年工资、薪金收入不超过6万元的居民个人,扣缴义务人在预扣预缴本年度工资、薪金所得个人所得税时,累计减除费用自1月份起直接按照全年6万元计算扣除。
即,在纳税人累计收入不超过6万元的月份,暂不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在其累计收入超过6万元的当月及年内后续月份,再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
扣缴义务人应当按规定办理全员全额扣缴申报,并在《个人所得税扣缴申报表》相应纳税人的备注栏注明“上年各月均有申报且全年收入不超过6万元”字样。关于个人所得税,这些问题你也可以看看:
看新闻写到「年薪百万,要交 40 多万的税」,这一说法是否准确? 税前1.5万的月薪拿到手里是多少? 为什么这个月的个税是前几个月的三倍多? 现在的个税是怎么计算的? 想了解更多,请继续关注我们@51社保 ,如果还有薪酬、个税、社保相关问题,欢迎随时来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