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隐藏]
小卖部每月赚多少钱
我妈说我姐他们两口子这两年开驿站真没少赚钱,他们准备年底换房呢。
我问了问我姐,还真的是,他们去年竟然赚了30万,这也太给力了,搞得我都没力气打工了,想和我妈商量商量找个地干驿站呢。
不过我姐说必 须得勤快,可以开个小卖部加上洗衣房和手发快递,绝 对赚钱。
说干就干,我这就找地去了。#成都一快递驿站年入20万#
云边的小卖部赚了多少钱
“愿有人陪你颠沛流离,如果没有,愿你成为自己的太阳。”
这是卢思浩在作品《愿有人陪你颠沛流离》中的经典句子,不知多少次被人小心翼翼地写进摘抄本,视若珍宝。
他是90后百万畅销书作家,被誉为“治愈系男神”,用笔下的小故事抚慰着一个个孤独行走的灵魂。
但也常被吐槽,文字一味强调正能量,过于热血,逻辑不通,简直是无病呻吟。
不仅如此,他和孙宇晨、张皓宸、苑子文、苑子豪等一众网红写手的走红,令不少文学评论家直呼:“90后作家”这个物种是不存在的!
面对种种质疑声,卢思浩并不在意,笑言:“写作就是很自私的事情,我只想对自己负责。”
0117岁时,卢思浩远赴澳洲留学。
陌生的文化和环境,一下子打破了他对异国生活的幻想,随之而来的,是无穷无尽的孤独与彷徨。
那时候,他只能靠联系旧友聊以慰藉,常常守在电脑前好几个小时,就为了等国内的朋友上线聊天。
但由于时间和距离,总难免与朋友渐行渐远,苦苦找不到出口的卢思浩,重新翻开了自己珍藏已久的书。
他读村上春树,读周国平,逐渐明白,有些事情天生只能一个人做。
在书中找到共鸣的卢思浩,开始在网上用文字记录自己的心情。
随着几篇随笔在人人网上走红,原本迷茫的他收获越来越多的认可,也坚定了走写作这条路的想法。
上大三时,卢思浩想出版自己的第一本书,天真地以为出书要自己给钱,于是把自己全部积蓄都投了进去。
后来才发现,那是个空壳公司,书印了一两千本,最后只卖了200本,钱都打了水漂。
最落魄时,他身无分文,白天在地铁睡觉,晚上去便利店,不敢回家,也不想去找朋友。
这时,好友千里迢迢来找他,带他去公园跑步,躺在地上大口大口地喘气,说了很多安慰的话,但有一句他至今难忘:
“你看,你还是要呼吸,你还是要活着,只要还活着,就一定会有明天。”
于是,后来就有了第二部作品《你要去相信,没有到不了的明天》。
卢思浩说,“写作是我对抗生活的唯一有效方式。即使没人读,即使再难过我也要写。”
很多时候,他笔下的文字,最先鼓舞的是他自己。
有人在豆瓣上给这本书留言,“这种鸡汤书就是心情不好的时候打个鸡血,心情一好就马上扔掉的东西。”
在低落时翻开,享受瞬间的感动,然后擦干眼泪,收起沮丧,回到现实继续前行,大概这就是“鸡汤文”的意义。
有一次,卢思浩在天津签售,有个读者跟他哭诉:“卢思浩,我朋友说你的书不值得看。”
当时他的心情很复杂,只能安慰读者,不要委屈,如果能从书里得到某些答案,如果可以在难过无力的时候,奋起看一页单词,就足够了。
在他看来,如果他的文字能帮到别人,哪怕被认为心灵鸡汤,他也无所谓。
卢思浩最爱看《灌篮高手》,于是发誓,要那样热血地活着,不管发生什么,一步也不退让。
保持正能量,热血且善良地活着,就是卢思浩的常态。
琐碎的日常,琐碎的情绪,琐碎的崩溃,也是大多数人青春时期的常态。
022009年之后,随着人人网和微博等社交平台的兴起,越来越多人把在现实生活中不便诉之于口的情绪,以文字形式在网上分享出来。
而对于很多网友来说,这样的分享往往是不带伪装的,很容易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并且能从中得到共鸣。
这时,那些对人生具有独到、成熟见解的作者,就收获了大量的粉丝,在线上和线下都拥有强大的号召力。
同时,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越来越青睐碎片式阅读,暗含生活道理的小故事,短小精悍,通俗易懂,更合大多数人的口味。
于是,在郭敬明、饶雪漫等传统纸质书作家之后,一批网红“偶像作家”迅速崛起,“治愈系青春文学”开始风靡市场。
2012年,刘同出版《谁的青春不迷茫》,短短半年销售突破百万,版税高达700万,登上了2013年的中国作家富豪榜。
2014年,张嘉佳的《从你的全世界路过》拿下各大图书平台销售冠军,以1950万版税荣获当年中国作家富豪榜的榜首。
与这些阅历丰富的80后作家相比,90后作家更擅长从生活小事出发,描写琐碎的情绪,总结出极为细腻的感悟,写到读者心里去。
卢思浩说,自己不是刻意去营造鸡汤,他写的就是自己的生活,并不能控制读者接收到什么信息,作出什么样的反应。
有人说,90后的痛点,就是过度自由带来的迷茫。
“我们是很矫情的一代,又是最容易焦虑的一代。”
这是卢思浩对90后集体迷茫的解读。
他认为,90后比上一代更早经历孤独和落魄,想从集体中找到自我,但又受到网络环境的影响,被“一夜成名”的神话不断冲击。
难以静下心思考,能力撑不起野心,太想走捷径,在现实和理想的夹缝中苦苦挣扎,于是焦虑、恐慌、颓唐接踵而来。
自我,又渴望陪伴与爱,这就是90后的矛盾。
他们在孤独无助的时候,满腔情绪却无人诉说,这时拿起一本“治愈系”的书,透过文字,就像是和朋友在唠嗑谈心。
一如卢思浩在《你也走了很远的路吧》写道:
“你要走,走到灯火通明。”
“你要变成想象中的样子,这件事,一步都不能让。”
也许有些矫情,但的确有人,靠一段话撑起了一段时光。
032015年,卢思浩出版《离开前请叫醒我》,并以400多万的版税入选第十届中国作家富豪榜。
在接下来几年,卢思浩逐渐解锁编剧、电台主播等身份,还曾为刘亦菲演唱的电影主题曲《还在这里》作词。
2019年,卢思浩发表第一部长篇小说《时间的答案》。
在此之前,不少青春文学作家纷纷转型长篇小说,刘同在2017年出版《我在未来等你》,张嘉佳在次年推出《云边有个小卖部》。
在决定转型时,有朋友劝卢思浩,长篇小说恐怕不好卖。
他想,无论是哪个年代,都有标志性的作家,例如50后的莫言、60后的毕飞宇、70后的徐则臣、80后的韩寒等,他们会把自己的生活写成小说,让世人透过文字窥见那个时代的精神面貌。
但90后的生活多数没有大喜大悲,又因网络太发达,没人愿意沉下心写一个关于90后生活的故事,所以他想写一本书,能宏观地展示90后的时代性。
他坚信,即使只有5%的人愿意看,那么一个好作品也会被人慢慢发现。
为了取材,卢思浩到处旅行,常常往新疆、漠河等偏远的地方跑,希望能在时代和网络包裹着前行的个体中,找到最真的一部分。
《时间的答案》里面的主人公,一边成长一边失去,内心复杂而敏感,或许这就是卢思浩所期待的,每个人都能从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多年来积攒的忠实粉丝不在少数,所以新书签售时,场面依旧火爆。
豆瓣上的评论褒贬不一,有人吐槽“无病呻吟”、“甚至不如最开始的鸡汤文”。
也有人说,“读到了自己,读到了寂寞,读到了挣扎,也读到了希望。”
众多青春文学作家转型的背后,除了想证明自己,摘掉备受嘲讽的“鸡汤写手”标签,更多的是,鸡汤书在市场上已逐渐遇冷。
数据显示,在2016年的中图书销售榜单中,心理励志类远远超越其他类型图书,甚至在有些平台的畅销书TOP10榜单中,鸡汤书足足占了一半。
但随着信息接受渠道的增多,以及《奇葩说》等语言综艺的走红,内容同质化严重、逻辑漏洞大、故事浅显的鸡汤文,已经满足不了年轻人对深度性内容的渴望。
到了2018年,鸡汤书等快餐文本已明显减少,上榜的多为《平凡的世界》、《月亮与六便士》等经典读物。
而对于治愈性文学,《偷影子的人》、《解忧杂货店》等实力小说更受年轻人的青睐。
用一个或多个小故事得出人生感悟,把负能量转换为正能量,是鸡汤文的最大亮点。
但所有的心灵鸡汤,都只是一时的安慰,真正能解决问题的,是冷静和理性。
鸡汤文不再受欢迎,是因为年轻人更理性了吗?
未必,这个时代,能独立思考的人,还是少数。
正如卢思浩所说的,“我担心的,不是年轻人不读书,而是年轻人不思考。”
无论是哪种类型的书,都只能给读者指一个方向,点一盏灯。
但路,还是要自己去走。
作者丨看柴
投稿指南??原创首发
小卖部月赚10万
小卖部一年能赚多少钱
小卖部的利润大概在30%左右。农村小卖部不会挣大钱(所以不适合那些想通过小卖部发家致富的),好的话,一天能挣个三五十,够日常花销。需要考虑的因素也非常多,比如地理位置、人流量等。卖的东西可以考虑日常生活用品、玩具、文具等,能满足周边老百姓的基本生活需求。
拓展资料
1、开小卖部一般程序:
一、到工商办理店名查询,办理烟、酒专卖审批;
二、提供身份证、租赁合同或自有房产证明、计划生育证明、个体工商户登记表及上述批文到工商部门办理执照;
三、如需刻章须公安局审批;
四、如需开帐号须办理企业代码卡;
五、办理国、地税务登记。
《个体工商户条例》第四条 国家对个体工商户实行市场平等准入、公平待遇的原则。 申请办理个体工商户登记,申请登记的经营范围不属于法律、行政法规禁止进入的行业的,登记机关应当依法予以登记。
2、适合农村小卖部卖的东西
销售符合农村特色的产品,例如农村红白喜事一般在家经营酒席,因此烟草、酒、一次性餐具等消耗品会有销路。特别是酒和烟,价格优势会扩大人脉,销售额确实不错,可以大量购买! 后期可以考虑运营桌椅板凳的租赁业务。因为最终要做农村小超市生意,服务面广,事业才能持久。儿童玩具。哪个家的孩子不能拥有玩具,在漫画里看玩具,哭着都想拥有。摆在集市上卖玩具的品种很多,价格高,质量也不好。作为一个小杂货,超市也要考虑经营儿童玩具,但如果坐商店运营,质量差不多才能找到回来的客人。玩具的售价在10元以下的人都可以轻易接受。学生文具。学生用品有很多种,花费最多的是铅笔、圆珠笔和练习本。手工制作的材料、书帖等也是学生经常使用的,其他学生文具可以根据学生的要求掌握,缺什么都可以卖。 家庭生活日用品这种类型更多,但盐、醋、酱、调味料等厨房用品一般在食品店经营,杂货超市摆在货架上,同样有人想要,销量也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