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保险一单能赚多少钱 保险赚钱的逻辑

卖保险一单能赚多少钱

保险公司就是这样挣钱的,今年一出险,不管赔你多少,明年保费定会上涨。

保险赚钱的逻辑

2022年上海版惠民保产品“沪惠保”将于5月25日开启预售,去年是“沪惠保”诞生的第一个年头,总共有739万人参与购买,创下了记录。

就在人们热议是否继续参保时我看到不少文章的下方出现了类似“沪惠保”项目让保险公司一年赚了3亿元的评论。

我当时就震惊了,因为在我印象中包括“沪惠保”在内的所有惠民保价格都是十分低廉的,这种情况下还能赚3亿元简直难以置信。

本着追根朔源的态度我查到了“沪惠保”赚3亿元的由来,定睛一看,纯属胡说八道、审题不清后得出的谬论,只是在网络时代,谣言传播的速度很快,不加论证的以讹传讹真的很可怕。

3亿元利润是怎么算出来的?有人推算出2021年的“沪惠保”盈利3.2亿元,依据是媒体报道中的这么一段表述。

“2021版“沪惠保”产品的保费约为8.5亿元。自2021年7月至2022年2月,“沪惠保”累计赔付5.24亿元。”

保费是保险公司的收入,收了8.5亿元;累计赔付是成本,支出了5.24亿元;根据收入减成本得利润的公式可以计算出保险公司好像确实挣了3.26亿元。

8.5亿元的收入就能获得3.26亿元的利润,利润率达到了38%,这还没算上资金占用期间获得的利息收入,利润率也太高了吧。

这么来看,惠民保的生意太好做了,难道是我错怪了提出该观点的网友?事实并非如此。

不看赔付周期的计算全是耍流氓上海版惠民保是从2021年开始启动的,第一期保费为115元,保险期限为一年,从2021年7月1日起至2022年6月30日为止。

一般来说不太可能发生刚参保就立马申请赔付的情形,与此同时,那些在2022年6月申请赔付的案子在经过材料审核、验证等理赔流程后基本上要到2022年7月才会发生实际理赔支出了。

所以,可以确定2021年“沪惠保”的实际理赔支出集中在2021年8月至2022年7月之间,同样为期12个月。

新闻中公布的累计赔付金额截止至2022年2月,2022年3月至7月之间的赔付并没有统计在内,换言之,5.24亿元涵盖的理赔期限也就在7-8个月之间,我们取中间数7.5个月。

由此可以大致推断出全部12个月的赔付总额为5.24亿元/7.5个月*12个月=8.38亿元左右。

不知道有的人是故意忽略了赔付周期远没有结束的事实还是眼神不好、没有看到。

保险公司赚了1200万元?非也,扣除其他费用后本都保不了8.5亿元的保费,8.38亿元左右的预估赔付额,这么一算可以发现保险公司虽然没有赚到3.2亿元,但保费比赔付额还多了1200万元,那么这是保险公司的利润吗?

仍然不是,因为还没有扣除保险公司工作人员的工资、信息维护、销售费用、理赔支出等各项成本。

这就好比张三开了一家咖啡馆,全年进了咖啡豆、牛奶、糖等材料总共30万元,制作成咖啡全部卖完后获得40万元的收入,两者之间的差额为10万元。

注意,这10万元并不是咖啡馆的利润,因为还没有扣除房租、水电、咖啡店员工的工资等,事实上如果都扣除的话会发现张三这一年下来不仅一个子也没挣到还亏损了不少。

“沪惠保”的运营也是一样的道理。

我估算出的1200万元只是收取的保费和赔付费用之间的差额,几乎可以肯定的是这些钱根本涵盖不了保险公司的人力成本、办公成本、理赔成本等费用。

所以对保险公司来说2021年的“沪惠保”业务实际上是亏损的,这可能也是2022年“沪惠保”保费从115元提升至129元的原因之一。

保险公司是商业机构,盈利是首要目标,退一步来说,哪怕部分业务不赚钱但也不能亏损,或者不能亏损得太严重,否则根本没有动力做好这项业务。

保险公司为何愿意做亏本买卖?有的朋友觉得从逻辑上来说保险公司不可能愿意做亏本买卖。

没错,别说保险公司了,任何一家企业都不愿意贴钱赚吆喝,那么他们为何愿意开展“沪惠保”这样的惠民类保险业务呢?

因为这是政什么府牵头的。

在研究惠民保的时候我发现承接该类业务的保险公司要么是纯国资企业、要么是国资控股占比很高的企业,政什么府要求扩大老百姓的医疗保障范围,国企保险公司们想拒绝也不行。

因此,所有地方的惠民保虽然都是商业保险(不是社保)但设立时就没有打算靠这个业务赚钱,保持营收平衡或者微盈就不错了。

这也是我为何推荐部分民众购买惠民保的原因,保险公司的羊毛可不是什么时候、谁都能薅的。

两类人一定要买“沪惠保”其实市面上与“沪惠保”类似的商业健康险很多,保障范围、保障金额大于“沪惠保”,但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普通商业健康险的保费高。

比如,某健康险的保费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20岁后每年保费244元,26岁后涨到299元,40岁后为510元,60岁后飙升至1334元,和129元的“沪惠保”比起来简直就是天价,尤其是在40岁以后的价格。

除此以外,普通商业健康险不是谁都能参保的,有的时候你愿意支付上千元也买不了。

比如,首次购买保险的年龄在65岁以上的一般会被拒保,曾经患过重病哪怕已经治愈也会被拒保。

年纪越大人的抵抗力越弱,得过严重疾病的人可能会复发,这些因素都会增加出险赔付的概率,保险公司宁愿不赚这份保费也不要承担过高的理赔风险。

因此,强烈建议两类人购买“沪惠保”。

一是年龄较大的人。如果经济条件一般、不愿意花上千元购买普通商业保险的话,年龄超过50岁以上就可以选择“沪惠保”了。

二是患过疾病的人。保险上有一个词叫作既往症,购买时如果不申报既往症哪怕买了也会被当成违反诚信申报原则而被拒赔;投保时申报则意味着将被直接拒保。

“沪惠保”不同,有既往症也能参保,当然赔付比例会低一些,不过比“裸奔”好多了。

至于其他人可根据个人情况选择,有的人愿意支付更多费用买到保障范围更广的保险,那么更加适合购买普通商业保险;有的人觉得自己身体很棒,不愿意花太多的钱在保险上则可以考虑买一份“沪惠保”。

当然,始终持有保险就是骗什么局的人哪怕说得再多也不会购买,理念上的不同不能强求。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欢迎关注、点赞@王五说说看 您的支持是对原创最好的鼓励!

保险出单员收入

坚持保险专栏第62天!(补)

这个话题有兴趣吗?

一、 怎么计算收入的?

都说保险营销员每单的佣金高,医疗险一般保费的20%,重疾险一般是保费的30-40%,比例高的,一般是缴费年限更长,所以佣金整体差不多。而且主要是第一年佣金高,后四年的佣金也就保费的5-10%不等。一般是保费越高,比例越低,保费越低,比例越高。

说那么多,云上雾罩的,究竟能挣多少?特别是有不少营销员喜欢拿高收入去招募新人。这时你一定要睁亮眼睛,先了解一下行业整体情况,做好准备再进入。

二、 税收上有什么优惠吗?

保险营销员的佣金收入扣除增值税后,税法允许扣除40%(80%*75%=60%))的成本、及附加税费,净额部分,再并入当年综合所得,计算个人所得税。

http://www.chinatax.gov.cn/chinatax/n810219/n810744/n4016641/n4171132/n4255818/c4263237/content.html

关于保险营销员、证券经纪人取得的佣金收入预扣预缴方式的问题?根据财税〔2018〕164号 规定“三、关于保险营销员、证券经纪人佣金收入的政策。保险营销员、证券经纪人取得的佣金收入,属于劳务报酬所得,以不含增值税的收入减除20%的费用后的余额为收入额,收入额减去展业成本以及附加税费后,并入当年综合所得,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保险营销员、证券经纪人展业成本按照收入额的25%计算。

上面这一段说明什么,

1、日常展业中,很多成本无法计算,列明细。

2、收入获得较难,国家从税收给予一定优惠政策扶持。

三、 保险营销员的最高荣誉是什么?他们能挣多少?

MDRT!!!

那他们一年能有多少收入?

以全国870万保险从业人员为基数参照,作为精英的MDRT(人数不足0.2%的比例)一年或取得首年保单佣金21.4万,或收取客户保费64.2万,或综合收入37.07万(含保单前几年续保佣金),三个标准任意一个达标即可。

作为保险行业最高收入人群,满足MDRT资格,销售收入约20-40万左右。也许您就明白了,为什么保险公司那么喜欢增员。因为后期主要收入来自增员,仅凭销售实现百万年薪太难了。

增员本身没有错,任何公司都会持续这样做。大家对保险公司的增员厌恶,更多是因为增员时采取的一些手段不认可。后期,我会详细讨论。

四、 2020年MDRT的标准

五、 可参照资料

中国2019年MDRT会员人数排行榜:平安人寿最多 4家保险中介上榜

MDRT官网(百万圆桌会议,简称MDRT)公布了2019年国内各保险公司的入围会员人数。据记者统计,中国平安、中国人寿、中国太保、新华保险、中国太平这5家上市险企2019年共有8955人入围MDRT会员,占所有营销员数量的0.2%。

《2019中国保险中介市场生态白皮书》出炉 保险营销员从业人数超870万人

据《白皮书》最新调研结果显示,保险营销员队伍以女性为主,占比为73%;学历以大专为主,约占40%;地区主要集中在省会城市和一线城市,共占66%;年龄以25-45岁为主,占近80%;年完成保单件数12-24件的营销员,占比最大为38.3%;月收入主体区间为3000-6000元,约占35%。

下一篇,再介绍,什么样的保险从业人员可能步入高收入?

跑保险一单能赚多少

提成/佣金比例要看这款产品的缴费期有多少。
1)交一年保一年的,而不是必须交5年、10年、20年等长期合同的,一般是年保费的20%左右,年年如此。
2)长期合同的(尤其是15年以上的),缴费期也较长(一般5年以上的),较长一般第一年最高,可达年保费的30%-50%,之后逐年递减。
3)长期合同的(尤其是15年以上的),但缴费期较短(一般5年以内的),比例就比较低了,第一年可能在10%左右。尤其是趸交(即一次性交完)的,比例一般只有2%左右。
提成/佣金看起来是很好,但要挣得到才是高收入。之所以提成这么高,
一是因为现在保险公司业务员/代理人大多没有底薪,保险公司的负担就小,有业绩才需要发佣金,没业绩就1分钱不用发。
二是卖保险很不容易,很多人一个月都卖不出一单,为了通过考核,不得已只能自己买单。在这个行业,很多人撑不过第一年,淘汰率很高。所以保险公司为了吸引和留住人,才会给高提成,这不是高待遇,这属于高风险高收益。
很多保险公司对业务人员的学历没太多要求,如果卖保险肯定比其他行业赚钱,那谁还拼了命拿高学历,去找其他比较体面的工作?卖保险可以一个月挣几万,其他工作也有一个月挣几万的。不同的是传统行业,普通上班,可以月月都几万,但业务的就很难保证月月都几万了。
我是资深保险从业人员,有相关问题可向我提问。
全手打,有用望采纳。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揭秘卖保险的女人

爱情不关乎职业~

副业之路

开母婴店一年赚多少钱 母婴店货源一般从哪进货

2022-11-11 10:40:33

副业之路

李易峰一年能赚多少钱 刘亦菲李易峰官宣真的吗

2022-11-11 11:40:34

个人中心
今日签到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