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阿里巴巴赚多少钱
阿里巴巴全财年营业收入3768亿元,净利润为876亿元,利润率为:876/3768=23.25%,如果按照这个利润率计算,天猫双11,阿里巴巴可以获得120×23.25%=27.9亿元。
阿里巴巴今天股价
股价五连跌,亚马逊市值跌破万亿美元。**、阿里巴巴、苹果、微软、谷歌仍在万亿市值俱乐部。(图源:金十数据)
双11薇娅赚多少钱
这个是预售而已,还有尾款!
而且。还有退款退货的,所以。现在还没有能够下定结论,到底谁才是赢家!
等到最后才知道,如果按照质量来判定的话,量多也不一定是好的,质量不好,退货肯定也多!据我所知,他们都是质量不错的,价格也优惠,但是相比之下,还是薇娅的更有质量保障!
阿里巴巴云**一个月赚多少钱
不请自来,其实不是很难,只是大多数人没找对方法。
分享一下我的经历,具体时间不说了,免得违规被罚。
先说渠道和时间,招募时间每个月保底一次,时间是每个月15号,时不时有非定期招募,如果有想做的小伙伴可以观察一下微博招募时间,很容易找到规律,而且招募渠道不止微博,微信也有,很想要这份**的可以多了解一下。
第一步有底了,怎么在时间内抢到名额呢?这可能是大多数人疑惑的点,为什么按时蹲点,还是名额秒空?方法错了,答主也看了官方攻略,并没有用,而且让我吃了暗亏,废话不说,直接上我的总结。工具:手机+电脑或者手机+另外一部手机,如果没有电脑会很吃亏,因为掐秒这个步骤你光靠手机还是不靠谱,而且扫码肯定没有扫另外一个屏幕快。提前十五分钟开启电脑打开微博,**找到招募二维码(没经验的小伙伴不要害怕,二维码是当天肯定提前放出来的,十五分钟提前绰绰有余),最好百度一下北京时间盯着,定期招募一般都是3.15开启,**打开手机淘宝,这个时候不要忙着扫,扫进去提前蹲这个是坑人的说法,10分左右就最好盯着北京时间,14分左右握好你的手机,40-50毫秒的时候扫码进入页面,拿出抢购的手速点击屏幕报名按钮。这个方法的成果就是…第二次补招的两百个名额被答主这个手速渣渣抢到一个。
**,就是按时间内通过认证,三个步骤,一般来说都能通过,淘宝扫码的手机号是现在使用的,基本上就直接在通过认证的步骤那会就被拉入钉钉群了。
嗯…大概就说到这,如果有什么不懂的,小伙伴们可以私信问或者评论里问,看到会回。祝想要这份**的大家都可以顺利抢到名额!
阿里巴巴双11成交额
记者
程璐
编辑
零点,数百家媒体聚齐,共同目睹着记录双11实时成交额的大屏幕,数字不断飙升跳动、新纪录不断被创造,几分几秒破1亿、10 亿、100 亿甚至1000亿,现场被狂欢的气氛所围绕。
这曾是阿里巴巴多年来庆祝“双11”的传统,而今年,这一传统被yiqing所打破。
11月11日一整天,阿里都没有公布双11实时GMV,取而代之的是破亿新品牌的数量、某些品类的成交额变化。一直以来,双11**额对阿里影响深远,它不仅记录了巨头阿里正在奔跑的数字经济,在一定程度上也成为了参考中国经济的重要晴雨表。
直到11月12日凌晨0点刚过8分钟,天猫双11战绩才终于现身:从11月1日0点截止到2021年11月12日零点,天猫双11总交易额定格在5403亿元。此前,多位市场人士猜测阿里今年将不再公布具体GMV,但最终阿里还是决定展示“肌肉”,用再次创纪录的数字,正面应对外界质疑。
不仅是阿里,整个电商市场都全面走向低调,往年滚动播报的成交额几乎消失,仅有京东在11日当天下午对外表示,截至当天14时08分57秒,京东双11累计下单金额超过3114亿元,以及截至11月11日23时59分的最终战报,京东双11累计下单金额超3491亿元,再创新纪录。拼多多则是一如既往地“沉默”。
对于巨头们这一改变,外界猜测颇多,除了中国互联网全面迎来重**时代外,全新的电商竞争格局,也对传统巨头们提出新**。形势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严峻,低调修炼内功似乎才是当下最好的选择。
从去年反垄断战役正式打响开始,中国互联网迎来了史上最强**,今年4月阿里为此交出了高达182亿元的罚单,10月8日,美团也交出了一份34.42亿元的罚单。
上交所与港交所已暂缓蚂蚁集团上市至今;今年9月阿里曝出高管性侵女员工事件,被外界质疑企业文化是否存在问题;拼多多活跃用户全面超越淘宝,抖音、快手电商后起之秀实力强劲等。
种种变化都在向这家中国老牌电商巨头身上施加压力。
双11走向低调,甚至外界感知的电商表现疲软,也已是事实。一位参与双11的商家向界面新闻表示,今年他在天猫双11的推广投放同比直接减少了50%,**额也在下滑,这并非个例,他与同行交流的过程中,发现流量高企、用户注意力的转移都让商家变得理性,抖音快手所代表的兴趣电商已经成为了很多新品牌的主**。
线上行业市场品牌数据检测方“魔镜市场**”数据显示,在2020年天猫双11第一轮预售中狂揽532.4万元的王饱饱,今年同期对比下滑了近70%,只有142.9万元。位列“方便速食/速冻产品”类目第一轮预售排行前10名的拉面说,**额与去年比接近腰斩。
而36Kr获得的9月一份流传甚广的消费品数据统计显示,今年上半年有接近40%的新品牌都出现不同的**下滑。
当下,电商巨头仍保持着先发优势,《百度热搜2021双十一大数据》显示,与2020年相比,淘宝天猫和京东仍处第一梯队,但搜索热度有不同程度的下滑。与此同时,抖音、快手等电商搜索则快速增长。
如何长久保持用户的消费力、注意力,这是所有商家品牌和电商平台面临的难题。
在面对竞争时,阿里今年的态度是,比起追求增长速度,今年双11更注重增长质量和客户体验。即不再强调市场结果的表现,不强调竞争,而是专注修炼内功,关注消费者体验的变化。11月11日下午的媒体沟通会上,阿里天猫副**杨光强调,增长质量和社会价值是天猫11关注的最重要的目标。“我们更看重消费者和商家体验的提升,以及更健康的商业生态。”
“双11”这场中国电商狂欢已经走了13年,今天,阿里交出了一份再创纪录的答卷,但双11的未来将还会是GMV的比拼吗?或许会有更好的路径。
孙正义投资阿里巴巴赚了多少钱
提起“孙正义”这个名字,大多数中国人总会将之与“阿里巴巴”联系起来。
确实,凭借投资阿里巴巴的成功案例,这个韩裔日本人,在中国取得了自己的事业“巅峰”,甚至一度登顶世界首富。
然而,伴随着近年来投资WeWork、Uber的失利,这位“愿景”投资家也备受质疑,甚至有人认为,除了“碰巧”押中阿里巴巴,孙正义的投资生涯乏善可陈。
面对这家给自己带来巨大事业成功的中国企业,孙正义日前作出重大决定,辞任阿里巴巴董事职位,从阿里“毕业”。
与马云同天离职
6月25日,孙正义在软银集团年度股东大会上宣布,自己将从即日起退出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作为董事,我从阿里毕业了。”孙正义说。
自2005年起,孙正义开始担任阿里巴巴的董事,至今已担任了阿里15年的董事。
值得注意的是,马云也在当天辞任软银董事。上个月18日,软银集团就曾宣布,阿里巴巴联合创始人马云将在6月25日的年度股东大会上辞任软银董事。
2007年,马云受邀成为软银第10位董事,参与软银的重大事件决策,至今已经担任了软银集团13年的董事。
对于这场默契的毕业,双方都未披露辞职的具体原因。面对外界猜测,孙正义表示,此次离职与马云辞去软银董事会职务一样,并不意味着两人之间存在任何分歧。他和马云关系良好,依然视其为“一生的好友”,而阿里仍是软银投资组合中皇冠上的宝石。
投资阿里究竟赚了多少钱?
▲ (资料图)阿里巴巴董事会**马云与日本软银集团**兼董事长孙正义。中新社记者 潘旭临 摄对于孙正义投资阿里巴巴的故事,大多数国人都很熟悉。
2000年,在初次见面交谈10分钟左右(根据孙正义的回忆),孙正义决定向刚刚创办不到一年的阿里巴巴投资2000万美元。
4年后,阿里巴巴刚推出淘宝平台不久,软银又继续追加了投资,当时阿里一共融资了8200万美元,其中软银投了6000万美元。
通过两次投资,软银用8000万美元,换来了大约30%的阿里股份。等到2014年阿里在纽交所上市时,软银持有的阿里股份价值翻了大约2900倍。
而到了今天,以6月25日,阿里巴巴收盘市值近6000亿美元的市值计算,软银持有的25.9%阿里股份价值超过1500亿美元。同期,软银在东京交易所的最新收盘价5533日元,总市值约1087亿美元。这也意味着,软银持有的阿里股什么票市值比软银本身的市值还高。
去年亏损超万亿日元
软银集团于1981年由孙正义在日本创立,并于1994年成功上市,是一家综合性的风险投资公司,主要致力IT产业的投资,一度被视为科技投资领域的风向标。然而,今年软银却遭遇“流年不利”。
5月18日,软银发布了2019财年(截至2020年3月31日)的财报,营业亏损约1.365万亿日元,这是软银自1994年上市以来的最高亏损额,也是近15年来首次亏损。
软银旗下的愿景基金亏损规模为1.9万亿日元。这不仅是软银成立近40年以来最差的业绩表现,还是世界风投史最大的“窟窿”之一。
愿景基金于2016年由孙正义发起设立,是全球最大的科技投资基金。财报显示,目前愿景投资组合共有88家公司,累计投资约750亿美元,公允价值为696亿美元(不包括退出投资)。孙正义介绍,在过去一年中,88家公司中有26家估值上升,47家估值下降,15家公司将走向破产。
针对基金的巨大亏损,软银方面给出的解释包括:一是Uber、WeWork的公允价值大幅下降;二是在新冠肺盐yiqing暴发后,其他投资组合公司的估值在最近一个季度也出现急剧下降。
其中,Uber的投资亏损为51.79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67亿元,占2019财年未实现公允价值亏损约30%。
WeWork的投资亏损为45.82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24亿元,占比26.5%。本就岌岌可危的WeWork更是在新官yiqing的在家办公潮和中小企业倒闭潮中受到重创。
股价暴跌 大手笔出售资产回购股什么票
▲ (资料图)孙正义(左)和马云(右) 中新社记者 孙冉 摄与此同时,今年软银的股价也一度“跌跌不休”,甚至创下四年新低。
3月23日,软银集团发布**表示,计划在明年出售或变现高达4.5万亿日元(约合410亿美元)的资产,这笔**将被用于进行高达2万亿日元(约合181亿美元)的股什么票回购,以及偿还债务和回购债券。
**发布后,软银股价次日一度飙升逾20%,创下自上市以来最大盘中涨幅,此后开始逐日回升。
对此,有外媒评论称,尽管软银集团并未透露出售的具体对象,但根据软银集团持有的资产,很可能出售价值约140亿美元的阿里巴巴股份,以维持遭受新冠肺盐yiqing打击的集团事业。
事实上,这并非软银首次出售阿里巴巴的股份。
公开资料显示,自阿里巴巴上市以来,软银的持股比例一路下降。2015年软银持有阿里巴巴集团34.4%股份,2016年持股为32%,2017年持股29.07%,2018年持股28.8%,2019年软银的持股比例已经降至25.9%。
以2016年为例,公开资料显示,软银在2016年曾向阿里巴巴出售20亿美元的股什么票。具体而言,2016年6月,软银子公司WRHLLC与Mandatory Exchangeable Trust订立了一个远期出售合什么约,包括向阿里巴巴出售20亿美元股什么票,另外还有4亿美元股什么票出售给阿里巴巴合伙人,5亿美元股什么票出售给某大型**财富基金等。
但即便如此,软银目前仍是阿里巴巴的最大股东。孙正义也在近日的软银集团年度股东大会上表示,软银仍将尽可能长期持有阿里巴巴股什么票。(作者:陈康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