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平均月薪50元左右
1990年,平均月薪100元左右
2000年,平均月薪800元左右
2010年,平均月薪3000元左右
2020年,平均月薪5000元左右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老百姓的腰包确实越来越鼓。虽然老有人觉得自己被“平均”了,但生活水平确实越来越高了。
早些年代可能还要考虑温饱,肉都不见得能吃上几顿,钱基本都用在吃饭上了。从九十年代以后老百姓才慢慢用上了家电,座机、电视机、洗衣机慢慢普及开来。记得每家一辆自行车也曾经是一个时代的标记。
零几年也算是大家的生活步入正轨的时候,基本上你好好工作了,家里的家具就能买全。电脑和手机也是逐渐走进大家的日常。2010年以后的发展速度就比较快了,大家的工资以及物价都肉眼可见的提升了一个层次。
当然了,哪怕是现在不愁吃不愁穿了,但很多人还是感觉钱不够用。因为伴随着工资提高,物价跟着上涨,大家的需求也更多了。而光一个房贷车贷可能就用去了很多年的工资。
除了基本的吃穿住行,每个人也会考虑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那需要花钱的地方自然就变多了。
大家现在的月薪还够用吗?
90年代的工资是多少?
90年代初和90年代末相差很大,如果统评的话约300~500元每月。 九十年代初100多,400就是高新了。九十年代末月收入达到1500也是高薪了。所以说平均下也就是300到500的水平每个月。 1995年,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当年全国职工全年平均工资为5500元,人均可支配收入4283元。 数据来源:1995-2010年《中国统计年鉴》(国家统计局编)。 人均可支配收入是指个人可支配收入的平均值。个人可支配收入指个人收入扣除向政什么府缴纳的各种直接税以及非商业性费用等以后的余额。个人可支配收入被认为是消费开支的最重要的决定性因素,因而常被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生活水平的变化情况。
个人觉得25岁之前、有份管吃住的工作且你的老板是你敬佩并且会愿意教你为人处世之道就合适了。再比如30岁而立之年、尽力奋斗到月薪10K左右吧。因为这个年龄大部分都有家庭小孩了、这是还勉强能让自己小资的月收入。至于40岁左右比的就不是工资了、而是每个月税前和睡后醒来有多少稳定收入了……最后不要去攀比工资的多少、在20岁左右的年龄、无论多么高的工资大都是昙花一现、(因为本人在23岁的时候曾经日薪3000+不过只持续了三个多月且没珍惜第一桶金)所以觉得这个年龄阶段只适合虔诚学习,让自己沉浸在学习的海洋每天充实的工作着即可。在30岁左右只要选择的方向是不违规犯法擦边球的。坚持努力勤劳的干下去,总归会有出头日。月薪1W+是正常的、如果你那么勤劳肯干,你身边的有钱人也不会让你穷下去的。我是福建戈忍、纯手打,如果大家有什么“疑难杂症”的问题请随时 @福建戈忍、我都会悉数尽心来回答的。
现在的月薪5000在60年代、80年代、90年代、十多年前分别具有怎样的购买力? 90年代月入5000
不太懂经济,给个参考吧,出生在三线城市,九十年代初我妈工资三十,单位分房,生活凑合过,也挺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