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入多少钱可以买a4

我这个家庭能买奥迪A4吗
我一年工资收入大概20w,我老婆5w(别劝我换老婆,不可能了)。
除去一年开支,估计能剩个8w左右。
今年可能会加工资,大概收入会在18w左右。
目前开的哈佛H6, 2017款,5万公里。#汽车#

a4适合人群收入?

年收入至少要在20万才适合入手A4L。拿最低配入门版1.4T的也要25万左右,一年下来保养2次算1000左右,保险加油和洗车综合下来一个月也要2500-3000左右的开支,当然这还是全款买车的情况下,如果分期的话一个月又得花好几千,所以月入一两万才比较适合考虑买A4L

a4适合人群收入?

年收入至少要在20万才适合入手A4L。拿最低配入门版1.4T的也要25万左右,一年下来保养2次算1000左右,保险加油和洗车综合下来一个月也要2500-3000左右的开支,当然这还是全款买车的情况下,如果分期的话一个月又得花好几千,所以月入一两万才比较适合考虑买A4L

五万本金,一个月买基金大概能赚多少钱? 月入多少钱可以买a4

同样是牛市,有人买基金一个月翻倍,有人一个月折损一半,如果打算买基金,建议先别着急问一个月能赚多少钱,入场前先学基础知识并为自己制定一份投资计划。

一份完整的定投计划,需要根据自己的收入和开支,设定合理的每月定投额度;也需要筛选适合投资的品种,设定好买卖区间;最终我们需要把这些因素全部一一落在纸面上,让任何一个拿到这个计划的人,都可以执行出相同的效果。如此,这份定投计划才算完成了。

需要强调的是,最终的计划必须能落在纸面上!这样才能让自己每次投资的时候严格遵守,避免主观情绪干扰我们的投资。

在投资之前先要想好自己的钱将来会用来做什么。假如在未来一年就要动用这笔钱,那就不应该用来投资股什么票类资产。像指数基金等股什么票类资产,要做好投资 3 年以上的心理准备。资产以股什么票基金的形式存在的时间越长,其增值的速度就越快,所以最好的方式是构建一个长期的定投计划。

在开始定投之前,需要先梳理自己的**流。「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钱可投资不了基金。因此在投资之前,很有必要梳理一下自己的**流来源,看看自己每月有多少资金进账,又会花掉多少钱,哪些地方可以省下钱用来投资,哪些消费又是不必要的,这样才能更好地为定投做规划。

大家可以使用记账的 APP,来记录一下自己每个月的收入和支出,这样才能计算出每月能够拿出多少钱用于投资。不必要的支出可以减少,例如抽烟喝酒的支出可以控制一下,而像买书、学习、锻炼身体等方面的支出可以不变。额度较高的不必要消费可以为你节省下不少钱。

窍门一:大账马上记,小账汇总记。

比较大的开销,要在发生之后马上记下来。比较小的开销,例如路边买饮料等,随时记录不太方便,我们可以大概估算一下花了多少,每一两天记录一下花在小账上的总数就好。

窍门二:购物凭证要留好。

要有保留购物凭证的习惯,一方面可以精确地看到开支是多少,另一方面可以核对一下买到的东西和开支是否相符。

窍门三:收入也要记。

记账并不仅仅是记录开支,每个月的收入也要记录在内的。另外,如果我们有闲置物品,也可以转手卖掉,卖掉之后的款项也要当作收入记录下来。这些东西本来也用不上,不如让它们化身为资产,为我们赚钱。

记账是一件琐碎的事情,刚开始可能很难坚持。不过只要持续记录几个月,我们就会对自己的日常开销有一个大致全面的了解。每个月花在吃饭上多少钱?通信费多少钱?交通费多少钱?买衣服多少钱……把这些支出分门别类记下来之后,我们就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改善啦。

很多时候我们不是不知道节省,而仅仅是不知道钱花在哪里了,记账的作用就是找出诸如此类可以改善的地方。有的开支可能没有必要,有的开支或许可以找到性价比更高的方案。

「不记不知道,一记吓一跳」,让我们从记账开始,提升每月可支配收入吧。

通过记账,我们能看到自己把钱花在了哪里。但同时聪明人还会发现其中的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们购买的真的是我们所需要的吗?

很多时候,其实我们都只是因为觉得「以后会需要」,就把这些东西买下来。这些东西可能是超市或电商大降价促销的廉价大米,可能是一堆用不到的塑料碗,也可能是网站推荐的一个功能貌似不错的小家电,结果买下来以后就屯在家里吃灰了,相信不少读者都有这样的体会。

这些貌似「以后用得上」的东西,也是我们投资的敌人。因为我们为这些「貌似用得上」的东西,而支付了本可以用来买资产的**。在买这些东西之前,我们手里拿着的是**,这些钱可以用来买东西,也可以用来做投资,但一份资金只能用来做一件事,如果买了用不到的东西,就没法把这些钱用来投资实现增值了。

所以当我们买了一堆「以后可能用得上」的东西时,貌似赚到了,但实际上,**变成了很长时间里我们用不到的东西了,**没有被好好地利用起来。而我们原本是可以用这些钱来投资,让财富增值的。

已经买了的东西没法改变,但我们可以着眼于以后的生活,以后买买买的时候请记住以下 3 点:

(1)避免「面子消费」,把钱花在刀刃上。

有些开支是可以省去的,比如为了炫耀而购买最新款式的手机,为了面子穿自己负担不起的名牌。这些可以带来一时的愉悦,但我们都知道它们无法让自己真的变得富有。这样的开支其实可以节省。

(2)买「必须用的东西」,而不是「可能用得上的东西」。

再遇到超市、商场大降价,要想一下,自己是否真的需要。如果仅仅是因为价格便宜,但是实际用不到,或使用的频率非常低,那就不应该买。

(3)避免冲动消费。

冲动消费也是我们的一大「敌人」。例如我们跟团去旅游,经常会遇到导游带着我们去商场购物,让我们买一些貌似很值钱的东西;再比如某些电商平台,经常会搞一些大促销,而实际上在促销之前却提高某些商品的售价,「促销价」比原来的价格还要高。如果真的轻信了这些,我们就很容易冲动消费。切记「现在用不到的东西就不要买」。

通过记账,我们可以知道「钱到底花在了哪里」;再通过分析开销,就可以知道「哪些不该花的钱可以省下」。学会了这两招,我们就可以避免再做「月光族」,投资的时候,也就不会遇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尴尬了。

上班族最稳定的收入就是工资,每个月在固定的时间收到固定的钱,这跟我们的定投理念是非常契合的。最好让自己养成强制「储蓄」的习惯,发下工资就尽快拿出一部分用于定投,不让自己的消费**有可乘之机。

一般来说,每月的收入除去必要的生活开支后,剩余资金的 50% 可以用来定投指数基金。

制定定投计划的第二步,就是挑选出当前具有投资价值的、被低估的指数基金。相关内容已在第四章有所介绍,这里不再详细说明。

第三步就是构建定投计划了。首先,我们可以选择自己比较熟悉的方式去投资这些指数基金,比如从银行买,用网络平台买,或是开股什么票账户来买等。把定投需要的账户开通好。第五章介绍过场内和场外投资指数基金的渠道和操作步骤。

其次,确定自己每月定投的时间和频率,比如,选择在发工资之后的第 1 个交易日进行定投。频率上,按周定投或者按月定投效果相似,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就好。

最后,计划中要把定投所遵循的定投策略,包括什么时候定投、什么时候持有、什么时候卖出,都详细地列出来,只有这样,一份完整的计划才能落实在纸面上,帮助我们在以后的执行过程中严格遵守,避免受到主观情绪的干扰。

我们制订了一个可以执行的定投计划,但这并不是终点,一份好的计划永远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我们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地优化和改进。

为了做好计划的优化,在定投的时候需要我们做好定投记录,方便以后进行总结和回顾。定投记录一般包括定投指数基金的日期、指数基金的品种、操作(买或卖)、指数基金的价格、估值等**。在定投日期一栏,还可以预先把每个月定投的时间写上,这样可以提醒、督促自己按计划来坚持执行,避免受到主观情绪的影响。

优化的方法有很多,在前面的章节中也有过介绍,读者可以结合这些投资技巧,不断优化自己的定投计划。比如,我们知道,指数基金被低估得越严重,其投资价值就越高,越值得我们去投资它。因此我们可以将每个月定投的金额与估值结合起来,做到越低估买入越多,这样可以进一步提升投资收益。

心动不如行动,为了帮助读者构建一个属于自己的定投计划,我把以上四个步骤做成了一个定投计划表。大家可以填写下表,制订出自己的第一个定投计划。

填写好之后,将此计划表打印出来(尽量大一些),贴在显眼的位置,时刻提醒自己按照定投计划执行,避免主观情绪的干扰。

有的人会觉得这很小儿科,或者觉得「我明白定投原理,在心里记着就好,没必要写出来」。实际上,把定投计划落在纸面上,这是本书最关键的一步。有一个落在纸面上的定投计划,时刻作为提醒,能长期坚持定投下来的成功率就会大大提升。

现在就请大家拿起笔,认真的填写定投计划表吧。

定投计划表

1.梳理**流

(1)我的家庭月收入是元,家庭月开支是元。每个月剩余资金 ____ 元(剩余资金 = 月收入-月开支)。

(2)每个月的剩余资金,我打算拿出% 的比例来定投(一般 50% 比较合适),也就是说,每个月我能用来定投指数基金的资金是 ____ 元。

2.选择适合定投的指数基金

通过 □ 公众号或者 □ 指数网站,查找出当前处于低估、适合定投的指数基金有只,分别是:。

□ 我的每月定投资金少于 1 000 元,可以选 1 只,我选择 ____;

□ 我的每月定投资金在 1000~3000 元或以上,可以选 2~3 只,我选择,每只指数基金的定投金额分别为。

3.构建定投计划

(1)寻找适合自己的定投渠道。

□ 我有过投资股什么票的经验,熟悉场内操作,可以从场内入手,券商是,使用的股什么票交易软件是。

□ 我是新人,刚开始接触定投,可以从场外开始入手,选择场外的定投平台是 ____。

(2)确定每月的定投日期。

我选择每月 ____ 日作为定投日进行定投,原因是(比如这是每月发工资后的第一天),将本月定投资金投入到低估值指数基金上。

(3)列出投资策略。

我的投资策略是:

在指数基金低估的时候,坚持每月定投。

在指数基金恢复正常估值的时候,坚定持有基金份额。

到牛市指数基金高估的时候,分批卖出获利。

4.做好定投记录

在记录定投**的时候,主要需要记录的是:定投的时间、定投的操作(买/卖)、定投买入或卖出的品种、定投买入或卖出的总金额、成交的基金份额数量、买入或卖出的估值。可制作「定投记录表」如表 6.1 所示。

表 6.1 定投记录表

这里用一组记录作为演示,见表 6.2。

表 6.2 定投记录表示例

有了定投记录表,就可以很方便地记录定投的历史、投入的资金,也方便用 IRR 公式来计算定投的收益率了。

这个定投记录表同样需要打印出来,可以贴在定投计划表的旁边。每次定投的时候可以看一下是否坚持了这套方法来投资。

还有一个帮助我们掌握定投知识的好窍门:计划制订好之后,要能把这个计划给别人讲明白,讲解的内容要包括什么是指数基金、指数基金有哪些优势、为什么这样制订定投计划、依据是什么等。一套知识体系,只是看完能掌握 10% 的内容;看完又去实践,能掌握 50% 的内容;能给别人讲明白,才算是基本都掌握了。另外,给别人讲述的过程中,也能够帮助我们对自己的定投计划查漏补缺。

这样,一个最简单有效的定投计划就制订出来了。按照这个定投计划定投低估值的指数基金,可以保证一个长期不错的收益率。

在定投过程中,我们还会面临各种不同的特殊需求。这里用三个实例,讲解一下三种最有代表性的定投需求,以及如何针对不同需求制定相应的定投计划。这三个实例分别是为父母构建的养老定投计划,为自己构建的加薪定投计划,以及为孩子构建的教育定投计划。三个计划都以 1 000 元作为初始投资资金。

不管是什么需求,定投过程中「买什么,怎么买,卖什么,怎么卖」这四点基本不变。读者可以参考这三个实例,更好地完善自己的定投计划。

现在养老制度越来越完善,可能父母的养老金可以满足生活所需。但是,父母操劳了一辈子,习惯了为儿女考虑,不舍得花钱为自己改善生活,提高生活质量。所以我当初建立了这么一个养老定投计划,打算当父母退休后,他们就可以从定投计划中定期取用资金,用于改善生活。

养老定投计划有什么特点呢?

养老定投计划可以参考养老金:在退休前,不断往计划里投入资金,在很长时间里「只进不出」(只进不出指的是计划,用于投资的资金不会提前取出来花掉),等积累的资产足够多了,每年收益足以覆盖生活所需要的资金之后,再取用资金,才不会影响未来的收益继续增长。这就是养老定投计划的资金特征:前期只进不出,积累一定金额后,逐渐提升开支。

后期每年取用多少资金量,才可以不影响指数基金的积蓄积累呢?这里有一个参考标准。如果我们每年从计划中取用的资金不超过总市值的 4%,就不会影响长期取用。

这是因为指数基金自身会不断升值,在不超过一定限额的情况下,可以源源不断地为投资者提供可用资金了,这也是养老定投计划的精髓。

具体在选择养老定投计划的基金品种时,也有一定的倾向性。养老定投计划特别适合构建在高分红的指数基金品种上,例如红利指数基金,就特别适合养老定投计划。因为红利指数基金一般具备高分红的特性,后期依靠指数基金每年的**分红,就可以稳定获取支出用的**,并且指数基金的分红不受股价涨跌的影响。

所以我们可以为父母养老构建一个定投计划如下。

(1)确定每月投入到养老定投计划中的资金量。

(2)挑选高股息率的指数基金,例如红利指数基金。

(3)确定定投日、定投渠道等。再根据个人的需求,决定定投的年限(比如还有多少年退休,大约何时会需要取用资金等)。在此之前进行定投,资金只进不出,达到一定年限后,基金每年的分红收益就可以用来支付生活的相应开支。如果基金没有分红,则可以每次取不超过 4% 的基金份额卖出获得**,这样也不会影响长期取用。

(4)遵循指数基金的投资策略,在指数基金处于低估、值得投资的时候,开始我们的定投计划。

假如你是一个年轻的上班族,手里并没有太多的积蓄,你可以通过努力工作,未来逐步提高工资收入。如何打理这些工资,关系着你未来的财富能达到多少。

首先要明确一点,对于年轻上班族来说,认真工作才是让自己资产变多的最佳途径,而不是靠投资致富。 刚工作不久的年轻人,努力工作几年,薪水增加两三倍一点都不难。但是想在几年里靠投资让资产增长两三倍,没有人能保证做到。所以年轻人最主要的是努力拼搏,无论是上班工作还是努力创业,靠事业提升收入是最关键的。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

其次,对于上班族的投资,要牢记以下三个原则:

原则一:钱少也要存,节流为先。

不要以为小钱不要紧,要知道聚沙成塔。比如在单位吃一次外卖,可能要比自己做饭带去单位贵 10 元。每周来这么两三次,一年下来就是几千元。

现在货币基金的起购金额都是 1 元起,我们可以把小钱省下来,汇总,再投入到每月的定投中去。

原则二:区分「想要」和「必需」。

要有正确的消费观。知道哪些是自己想要的,哪些是自己必需的,把钱花在刀刃上。

原则三:越早开始投资越好。

投资是一个复利游戏,早 10 年学会正确的投资方法并开始投资,就可以让雪球越滚越大,收益自然越来越高。

另外,随着工作经验的增长,工资收入也会迅速提升,定投金额也可以随之增加。

此外,年轻上班族,还会面临一些特殊的情况。比如说结婚、买房子、生小孩等。这些特殊情况会带来额外的开支,而且大多开支还不小。例如买房子需要首付款,生小孩也会导致家庭收入暂时性下降。这些短期确定性的开支,并不适合用来投资指数基金。

以下案例是一个加薪定投计划,供读者参考:

(1)每月将可支配收入的 60% 用于定投指数基金(年轻人风险承受能力更强一些,可以多投入一些资金到指数基金中)。平时注意开源节流,将省下的小钱存入到货币基金中,每个月定投的时候一起投入。

(2)挑选盈利收益率较高的指数基金。

(3)确定定投日、定投渠道等。

(4)遵循指数基金投资策略,当盈利收益率大于 10% 时,每个月 1 号进行定投;盈利收益率小于 10%、大于 6.4% 时,停止定投,这部分计划定投的钱可以投入到货币基金或债券基金里;当盈利收益率小于 6.4% 时,将当时手中持有的基金份额分成 10 份,每个月卖出一份。

如何为子女构建教育定投计划,这也是当前许多年轻父母非常关注的事情。如今养育孩子的成本越来越高,各地,尤其是竞争激烈的北上广等大城市,拼娃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如果当下送一个孩子去英国读书,平均每年也要准备 15 万 ~30 万元。在北京,一个普通的小学生一年少说也要花费几万元,用于各种培训班、辅导班等。对现代人来说,子女教育在开销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

十几年前,银行就开始宣传「教育储蓄」,意图让家长存银行定期,为自己的孩子积累将来教育所需的开支。很明显,定期储蓄一年只有几个点,2015 年降息之后,一年期定期利率不到 2%(截至 2017 年 6 月 30 日)。靠银行的定期储蓄来为子女教育储备资金,实在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教育金有个很明显的区别于其他计划的特点,那就是具有很强的可预见性:自己的孩子将在多少年之后上小学、初中、高中、大学,什么时候一定要用钱等时间点,基本上从孩子出生,就可以确定了。这一点,是不同于养老定投计划和加薪定投计划的,往往教育资金是需要在某个可预见的时间点,一次性支出的。

所以准备教育金定投,首先,要保证资金在需要使用的时候,一定是以**的形式存在的,是可以拿来用的;其次,才是提高收益。所以,子女教育定投计划在卖出条件的设置上要放宽,这样就能等到更多的卖出机会,卖出之后,可以将之转为保本理财产品来打理。这样虽然收益会低一些,但卖出机会往往在更短的时间里就能等到一次,不会影响资金的提取。

所以我们可以以此构建一个子女教育金定投计划:

(1)确定教育定投计划的每月定投金额。

(2)挑选高盈利收益率的指数基金。

(3)确定定投日、定投渠道等。再根据孩子上学需要用钱的时间,确定定投的年限。

(4)遵循盈利收益率法策略来定投。

一起捞偏门

40种月入五千的方法

2022-8-24 21:51:10

一起捞偏门

初中生月入2万困难嘛

2022-8-24 22:01:45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