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薪上万是衡量一个人收入水平的一个重要门槛,按照目前我国的收入水平来说,如果一个人月薪达到上万块钱以上,可以算是相当成功的一个人士了。 不过随着大家收入水平的不断提升,月薪1万已经不稀奇了,在一线城市以及新一线城市,月薪过万的人一抓一大把。 截止2021年3月底,深圳基本养老保险参保1306.04万人,这意味着目前深圳至少有50万人左右,月薪达到2万以上。
月收入2万在深圳是什么水平?
前几天看了一个新闻,深圳月入过万的人数占比27%左右,月入过万的比例仅次于上海和北京,排名全国第三。如果你月薪2万,年收入也将近30万了,在整个深圳也属于很不错的水平了,不过在深圳的房价面前,这个工资依然很单薄。想要在深圳买房,这个工资要好好考虑下了,即使能买的起,还房贷的压力也非常大。不说了,我要去搬砖了。
深圳月薪两万属于什么水平? 深圳月入2万以上的比例
我可以肯定地说,月薪2W,已经是妥妥的领跑队伍了。
先别急着喷,咱们正儿八经地聊聊。
根据深圳市***的官网数据,2019年深圳全市的就业人员平均薪酬情况为:
同时在深圳人社局去年年底发布的《深圳市 2020 年人力资源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工资整体平均值为每月7825元。
这里需要提醒一下的是,***发布的“平均工资”所参与被统计的对象,仅指常居深圳,而且在深圳本地有社保和公积金缴纳记录的从业人员。
对于大部分个体商户的雇员以及外包性质工作人群的工资,是不存在于这份数据之中的。
所以我还找到了一份基于25万份样本的随机抽样报告:
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月收入高于1.5W的人群仅占3.2%,毫无疑问可以碾压97%以上的人,更别提月入2W了。
这也是为什么我前面说月收入2万,在深圳是领跑队伍的原因。
但是——(但是永远不会迟到)
在深圳,能够活下去就足够了吗?
评判生活水平,不应该只是以某个特定的标准去衡量,应当从多个维度来评判。
既然都月薪2万了,仅仅活下去绝不是他们的生活目标。
那么生存下来的标准是什么?我们可以用人生三阶段来衡量:
第一,成家立业
第二,培养孩子
第三,赡养父母
无非就是涉及到2个:买房、结婚。
在深圳能买上房,那可真真是祖上冒青烟了。
据乐有家数据统计:
而根据深圳***公示的数据来看:
换个角度看,深圳打工人工资中位数仅有5200/月,但根据贝壳研究院数据显示:
2020年深圳全市二手房成交的中位数依然高达410万/套。
你不吃不喝几十年都买不起。
深圳的房价在全国一骑绝尘,超过7万元的均价凡人够不着。
当然,如果你打算一个人生活,那房价根本就不会成为你的烦恼。
我一个朋友,2016年在布吉入手了一套总价300万,60平米左右的二手房,月供1.3万,两人工资加起来才两万出头,迫于压力,至今不敢要小孩。
所以说,月入2W,想在深圳买房?
想都不要想。
深圳学区房价格奇高,重点学校的学区房与非学区房的每平米单价差高达近十万。
而且,深圳年年发布学位预警(以2020前的数据为例):
据深圳2019年统计年鉴的数据,深圳常住人口从1979年的31万人增加到2018年的1302万人,增长了42倍。
而深圳的小学数量,从1979年的226所到2018年344所,只增加了0.52倍。
据***门测算,预计到2020年,深圳小一学位缺口达到4.95万个,初一学位缺口1.06万个。
更别提养孩子的其他费用了:
普通家庭一个月各给双方父母1000左右,一年就是差不多2.5W。
过年需要给父母、亲戚发红包买礼物,一家就按1W,一年是2W。
没事需要给双方爸妈买点营养品,带老人去旅游,还有其他礼品,一年也按2W。
赡养父母30年(按从30岁算),算下来差不多195W。
要考虑的便是住、行、吃的问题。
我有位朋友目前租住在宝安的一间单身公寓,每月租金2000元,上下班的单程通勤时间在1个小时左右。
公司有交通补助和食堂,因此在行和吃的方面几乎每月什么支出,但考虑到大部分企业是不会提供这样的福利的,因此我们按100元每天的生活支出标准来计算——
这样每月就有5000元左右的开支,当然前提是不能有高消费行为。
如果你想在深圳安家,买房是肯定绕不开的:
找个伴侣,二人共同承担买房压力,在工作之余再发展下副业,或许是条有效的解决方案。
月薪2W在深圳所处的水平,得看你跟谁比、怎么比。
从宏观的角度来说,你毫无疑问属于高收入人群;
但是从期待更高生活水平的角度而言,你肯定会面对巨大的压力。
也难怪大家都会这么说:
我是时光君,人称“深圳百晓生”
关注我 @深圳微时光
你的每一个点赞,都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