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的,真后悔按揭买房子,过的太累了……
月收入6000元,还房贷3000元,两个孩子,压力山大,一刻也不敢松懈。
打工生病了,一天假也不敢请,只要能站着不倒下,就硬撑着。感觉好累啊!
最让人心疼的是前年买的房子,今年又跌了。
已经买了房子的 90 后都是如何买得起房子的? 月入几千的90后买房
贝壳研究院在 2019 年发布的《全国购房者调查报告》上显示,2019 年全国购房者中「80 后」与「90 后」占比高达 70%,2019 年购房者平均年龄为 29.5 岁。
对比全球各地,加拿大与墨西哥的购房者平均年龄为 31 岁,**、英国则为 35 岁,邻国日本的年龄,更是高达 41 岁,中国人的购房平均年龄比其他国家要低上不少。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我国仍然处于高速的城镇化进程之中,买房自住,属于房地产市场的主要需求,年轻人购买首套房,占有最大的比重。但这并不是说中国的年轻人比国外的年轻人更有钱,而是因为,中国大部分年轻人在购房时,得到了父母资金上的支持。
为什么这么多人会考虑买房呢?这背后的原因,又包括了:
中国在过去长期处于房价上涨的通道内,购房人有较强的提前买房意愿;房价相对于居民收入偏高,大部分人需要得到家庭支持;租房市场发展不完善,租客权益的保障较为困难。
另一方面,是由于中国多地针对房屋买卖的限购、限贷措施。首套房在首付比例、贷款利率、交易税费中都会有相应的优惠,但二套房、三套房,则被要求提高首付比例和贷款利率。北京更是禁止名下已有 2 套房的人继续购房。
在这样的限制下,父母利用子女「名额」进行购房的现象,就非常普遍了。但也正因为有这样的限制,极易让人们无意间掉入了「稀缺效应」的陷阱中:越是稀缺的,往往就是人们越会去购买的,从而间接地推高了中国的房价。
总之,虽然中国的房价高,但中国人首套房购房的平均年龄也是世界上最低的,这是两个看似矛盾,但我们必须接受的事实。
但是否真要「耗尽」父母积蓄,才能买到房,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其实我们都听说过很多案例:一方面,有人整体感慨自己连首付都没有,还怎么去买房?现在的房子动辄要成百万、上千万一套,是普通的工薪家庭可以买得起的么?
另一方面,明明能买得起房的人,也并非都是非富即贵。实际上,他们大多数都和你一样,月薪不高,家底不厚,只是平平凡凡的普通人。之所以可以早早上车,成为有房一族,是因为他们做了一些你之前并不知道的「骚操作」。
究竟是什么骚操作?就让我一股脑地传授与你吧。
看了这些内容,相信我,你也可以早早买房,走向成功人生。
首先,第一条,借「房产投资人」的骚操作,思考是否能巧用定金。
我们都知道,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但是,房产投资人究竟是怎么把房价炒起来呢?那是因为他们巧妙使用了定金,用很少的金额,就将大量的房产收归了己有。
这包括两个方面:
第一:交定金的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