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年金融危机做什么赚钱

[撒花][撒花]10串羊肉串,两瓶啤酒?,一份炒花甲,这是市区两相路某餐饮店9.9元限量抖音套餐的内容[吃瓜群众][吃瓜群众]#南阳身边事# #本地物价# #南阳爆料# #南阳头条#

yiqing挥之不去的今天,各行各业都或多或少的受到影响,连民以食为天的餐饮行业也竭尽所能的拉人气,赚吆喝[求抱抱][尬笑]。今天东边店搞活动,明天西边店搞促销,走在大街或者打开团购网站之类屡见不鲜,或许不赚钱,或许为了拉人气赚吆喝,只能说生存不易,做好当下,且行且珍惜吧#yiqing对经济影响或超2008年金融危机# #内卷# #南阳身边事#08年金融危机做什么赚钱08年金融危机做什么赚钱08年金融危机做什么赚钱08年金融危机做什么赚钱

08年金融危机做什么赚钱

受金融危机影响最大的是哪个产业?

十次金融危机,九次因为信dai,也就是可以将金融危机看做是债务导致的。借钱借太多,产出不足以归还利息,从而导致金融危机。既然是信dai导致的,那么受影响最大的只能是金融。其他产业看具体情况,并不是都波及,诸如2000年科网泡沫破裂就不影响房地产,而2008次贷危机就相对对于科技业影响较小。所以,核心一个支点,就是金融业。当然,你不能一口气就说金融危机影响所有金融业。实际上情况很复杂。诸如次贷危机倒闭的大多数是投资银行。而1929大萧条倒掉的是商业银行。这是因为美国在1929大萧条之后强制分业经营,投行归投行,商业银行归商业银行,比如摩根士丹利和摩根大通。当然到2000年之后分业又被打破了。但是在2008年是次贷危机。你听名字就知道,这是债券市场的事。我们要清楚,企业和个人得到融资,有些是从银行贷款,有些是从债券市场发债,有些是股市发股什么票。后者在债市和股市的是直接融资,从银行贷款是间接融资。大多数国家保护商业银行,储蓄利率很低,但是商业银行很少出现危机。而投资银行本身就是在买卖风险资产,所以次贷危机就影响到了投行,没影响到商业银行。但情况到日本就不同,都知道1990年之后,日本进入平成时代就没好过。其主要影响集中在商业银行,因为日本情况和美国不同,日本是间接融资为主,也就是从银行借贷,我们说的产业政策,在日本就是通过指导商业银行贷款给特定的行业来实现的,所以当时日本在很多领域,诸如半导体,诸如电子消费品上面有崛起。不过在1990年日本因为积累了巨大的债务经济转向。这就导致商业银行出现了巨大的坏账。当然日本没有出现大的银行倒闭问题,原因是政什么府继续向商业银行提供资金。我们如今看到日本政什么府200%GDP占比的政什么府债务,这几乎是美国债务水平的两倍。就是因为长年累月的通过政什么府转移债务的方式吸纳了实体经济中的部分债务。所以,如果1990年日本平成时代的整个停滞,问题就在于商业银行。而1987年的危机是股市,1997年的危机是亚洲的汇市,1979年的危机在油市。我们看到,不要去试图解决宏观面上面笼统的概念,实际上每一次金融危机本身内涵各不相同,如今股债汇全死光的危机,大约就是1929美国大萧条,大部分危机,股债汇之间存在跷跷板。一般认为股市下跌的时候,国债市场应该上涨。比如美联储加息了,那么股市下跌,汇市上涨。事情就是这样,每一次的情况天差地别。金融危机影响最大的是金融业,但是金融业里面有好多好多的内涵,诸如股债市场相关的投资银行和对冲基金,诸如和存款挂钩,关联整体杠杆违约的商业银行。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说说我的看法。金融的建立依靠的是信任,表现的形式是货币及其乘数影响下的货币量。一旦金融危机,死的最惨的,一定是货币乘数发挥到极致的那个行业。

受金融危机影响最大的是哪个产业?

十次金融危机,九次因为信dai,也就是可以将金融危机看做是债务导致的。借钱借太多,产出不足以归还利息,从而导致金融危机。既然是信dai导致的,那么受影响最大的只能是金融。其他产业看具体情况,并不是都波及,诸如2000年科网泡沫破裂就不影响房地产,而2008次贷危机就相对对于科技业影响较小。所以,核心一个支点,就是金融业。当然,你不能一口气就说金融危机影响所有金融业。实际上情况很复杂。诸如次贷危机倒闭的大多数是投资银行。而1929大萧条倒掉的是商业银行。这是因为美国在1929大萧条之后强制分业经营,投行归投行,商业银行归商业银行,比如摩根士丹利和摩根大通。当然到2000年之后分业又被打破了。但是在2008年是次贷危机。你听名字就知道,这是债券市场的事。我们要清楚,企业和个人得到融资,有些是从银行贷款,有些是从债券市场发债,有些是股市发股什么票。后者在债市和股市的是直接融资,从银行贷款是间接融资。大多数国家保护商业银行,储蓄利率很低,但是商业银行很少出现危机。而投资银行本身就是在买卖风险资产,所以次贷危机就影响到了投行,没影响到商业银行。但情况到日本就不同,都知道1990年之后,日本进入平成时代就没好过。其主要影响集中在商业银行,因为日本情况和美国不同,日本是间接融资为主,也就是从银行借贷,我们说的产业政策,在日本就是通过指导商业银行贷款给特定的行业来实现的,所以当时日本在很多领域,诸如半导体,诸如电子消费品上面有崛起。不过在1990年日本因为积累了巨大的债务经济转向。这就导致商业银行出现了巨大的坏账。当然日本没有出现大的银行倒闭问题,原因是政什么府继续向商业银行提供资金。我们如今看到日本政什么府200%GDP占比的政什么府债务,这几乎是美国债务水平的两倍。就是因为长年累月的通过政什么府转移债务的方式吸纳了实体经济中的部分债务。所以,如果1990年日本平成时代的整个停滞,问题就在于商业银行。而1987年的危机是股市,1997年的危机是亚洲的汇市,1979年的危机在油市。我们看到,不要去试图解决宏观面上面笼统的概念,实际上每一次金融危机本身内涵各不相同,如今股债汇全死光的危机,大约就是1929美国大萧条,大部分危机,股债汇之间存在跷跷板。一般认为股市下跌的时候,国债市场应该上涨。比如美联储加息了,那么股市下跌,汇市上涨。事情就是这样,每一次的情况天差地别。金融危机影响最大的是金融业,但是金融业里面有好多好多的内涵,诸如股债市场相关的投资银行和对冲基金,诸如和存款挂钩,关联整体杠杆违约的商业银行。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说说我的看法。金融的建立依靠的是信任,表现的形式是货币及其乘数影响下的货币量。一旦金融危机,死的最惨的,一定是货币乘数发挥到极致的那个行业。

2008年的金融危机中,到底有没有人赚到钱?如果没有,那么全球损失的钱到底去了哪里? 08年金融危机做什么赚钱

有,不仅挣钱了,还挣了个你想不到的天文数字。

来看看他到底是怎么做到的吧。

次贷危机时,看到楼市风险的人其实挺多的,但成功做空的人却很少。

说到这,大家肯定都会想到《大空头》这部电影:

现实中,比上面 4 组人还大的空头,是个叫 John·Paulson 的家伙,危机爆发时,到处是破产跳楼的,而他名下的基金,却在 2007-2008 年盈利超 200 亿美金,简直逆天,以至于好莱坞不敢把他的故事搬上荧幕,怕把接盘侠刺激到肝疼。

大家一定会困惑:

1) 他们是怎么发现做空机会的呢?

2) 他们又是用什么工具做空美国楼市的呢?

3) 做空的过程就那么顺利?没有什么阻碍吗?

4) 普通人没有做空渠道,该如何保护自己的财富呢?

好多人觉得次贷危机的过程好复杂,好难懂,光是那些金融衍生品,什么 MBS、CDO、CDS……就令人头秃。

根据难度守恒定律——表面复杂的,内核往往简单。比如互联网黑话,听起来很专业,是不是?但掰开了揉碎了就会发现,嚯,那些人只是单纯不想讲人话,惯性装逼。

金融人士倒不是为了装逼,而是故意让你看不懂,这样你就会乖乖把钱交给他,不然他怎么赚佣金?

我不一样,我做知识分享,既没有装逼需求,也没有赚佣金的意愿,搞太复杂了就分享不出去,所以我的原则是——怎么简单怎么来。

金融其实很简单——所有的金融问题,核心都是信用。

而信用的作用,就是用来负债的。

债所对应的,无非就是 1)风险;2)收益;3)兑现周期。

一切的金融产品,甭管叫什么,都逃不过这些要素。

收拾起畏惧的心理,我们再来审视 MBS、CDO、CDS,看看这些所谓的金融衍生品到底是什么,为什么可以被做空。

MBS——房屋抵押贷款债券。

房屋抵押贷款即房贷,债券就是借条。

打包在一起,就是……一堆借条。

所以这个 MBS,往简单了说,就是一堆房贷合同打包在一起的,可以交易的债券。

别小看打包这个动作,它可是改变了债券行业在华尔街地位的伟大发明。

80 年代之前,因为强监管,华尔街并不是什么赚大钱的地方,债券部门更是冷清。直到抵押贷款债券之父——刘易斯,发明了将房贷合同打包成 MBS 债券的盈利模式,各大投行的债券部门才开始风生水起。

举个例子:鹅城银行放出 100 亿房贷,利率 6%。这些钱都拿去交了房贷,没有个二三十年收不回来。很快,银行的资金就放完了,后面还怎么赚钱?

当时还在所罗门兄弟投行(现属花旗银行)的刘易斯,想到个办法,他把这些房贷合同打包在一起,以 5% 的收益率卖给下家,自己赚 1%。

1% 看起来虽然不多,但只要他周转得够快,利润就足够高。

一年周转一次,利润是 1%;一个月周转一次,利润就是 12%。这还没算复利的部分,就问你香不香?

这么一来,鹅城银行不光赚到了利润,还回笼了资金,最关键的,是他把风险转移给了下家。

理论上,MBS 模式可以形成一个无限的放贷循环:放贷 ➜ 打包 ➜ 售出 ➜ 再放贷 ➜ 再打包……

一般来说,银行会顾虑借款人的还款能力,但现在风险被转移了,银行就不再介意放贷给一个征信差,还款能力低的人,只想着更快更多地放出贷款。

当优质借款人耗尽,银行就会把目光瞄向那些资质不太好的人——这些贷款,就叫次级贷。

CDO 又是什么鬼呢?

其实也不复杂,就是各种债券反复打包的套娃产品。

MBS 里是房贷债券, CDO 里可能有房贷,也可能有消费贷等其他各种贷,甚至 CDO 里还有 CDO。

但不管它怎么打包,其本质依然是债。

是债,就有违约的可能,一旦违约风险暴露,债券就没人愿意买了,价格就会暴跌。比如恒大的公司债,现在就是打骨折也不会又人要。

也就是说,当次级贷违约率上升, MBS 和 CDO 就会暴雷,这就是做空的机会!

那么问题来了:

1)什么时候次级贷的违约率会上升呢?

2)什么工具可以做空 MBS 和 CDO?

有请第一位大空头——Michael Burry,来帮我们搞清楚这两个问题:

在《大空头》中,Michael Burry 是唯一一位用原型人物的真实姓名出演的角色,演员是著名的黑暗骑士-蝙蝠侠-克里斯蒂安·贝尔。

现实中,他长这样:

他原来是个医学博士,靠业余时间炒股积累了投资经验,由于见识过于牛逼,被华尔街大佬发掘,成为了职业投资人并执掌塞恩基金。

他是怎么发现美国房地产市场快不行的呢?

他先查阅了大量的数据,发现在 2000-2005 年间,美国房价上涨了 5 倍,但人们的收入却没怎么涨——说明楼市有泡沫。

然后他又关注到了「次级贷」这个引爆债务炸弹的「易燃物」。

前面提到,当优质借款人被消耗完,银行就忽悠次级借款人贷款买房,银行一般用「可调利率」忽悠他们,即贷款的前两年利率很低,后面再慢慢加上来。

利率加上来之后,次级借款人的还款压力骤增,违约风险上升。

难道这些人看不到可调利率的坑吗?

他们当然看得到,但银行告诉他们,房价永远涨,如果利率上调,他们完全可以利用房产增值的部分,重新办理「抵押贷款」,所以不用担心付不起房贷。

这就是说,光看到利率上调会引爆债务风险是不够的,如果房价一直涨,这个泡沫就可以一直拖下去。

问题是,房价会一直涨吗?

这个问题,你要是在 2007 年之前问美国人,他们一定会回答:「当然会啦!」

因为:

1)美国楼市连续上涨了几十年;

2)格林斯潘等专家们一再表示,美国历史上从没发生过大的房价回调。

问题是,美国房价当真从没跌过?

并不是,只是大多数人无法跳出自身经历的局限,所以无法从更久远的历史周期中,获得经验和教训,只会惯性地认为,过去一直涨,现在也在涨,那么未来就一定会涨……

实际上,美国楼市曾在 1933 大萧条时崩溃过,Michael Burry 仔细研究了那段历史,总结出了两个楼市将要崩溃的信号:

1)复杂性上升;

2)违约率上升。

复杂性指的是那些花里胡哨的 CDO,在当时,即使是专业投资人,都搞不清楚里面包含哪些债券。

违约率则是 Michael Burry 研究了大量次级贷款数据及次级借款人的资质信息后得出的结论:他认为在泡沫高峰期(2005-2006)买房的人,会在 2007 年可调利率上调之后,大规模违约。

现在信号都对上了,Michael 坚信美国楼市药丸,MBS 和 CDO 将会跌得一文不值。

问题是,用什么办法做空呢?

要是你认为房价要跌,你会怎么做?

A:赶紧卖房;

B:跑到港股做空房企股什么票;

C:购买那些沽空房企股什么票及债券的基金。

以上都是传统意义上的做空。

举个例子:假如你从去年开始看空恒大,你先从券商那里借出 1 亿股,在 2020 年 7 月 6 日,以 27 元/股的价格卖出。

又于 2021 年 12 月 15 日,以 1.5 元/股的价格买回,还给券商。

短短一年半的时间,就可获利 25.5 亿元,是不是很香?

Ps:逻辑是这么个逻辑,但实际过程没这么简单,千万别看到这段就财迷心窍瞎操作,咱鼓励劳动致富好吧。

股什么票可以这么做空,但对抵押贷款债券来说,却没有那么容易。

首先,做空的对象,不明确,里面包含哪些成分,也不容易搞清楚。

其次,那些看涨的投资人,通常会买下一整期的 CDO,且拒绝向外借出,不给你做空的机会。

是不是就没法做空了呢?

必须不是,大鳄们好不容易看到了猎物,不咬上一口,还是大鳄么?

于是,CDS 出场!

CDS 是一种保险,专门为债券资产提供保护。

比如你不小心买了恒大的公司债,又担心许老板无法按期偿还,就买了对应的 CDS,每年支付保费,当恒大暴雷,保险公司就要按合同赔付你的损失。

理论上,你应该先持有资产,再为其买保险。

但华尔街的聪明蛋们,硬生生把 CDS 发展成了一种对赌工具——即便你尚未持有,你只要认为那玩意儿会扑街,你就可以为它买个 CDS。一旦它真跌到没人要,保险公司就会按它的账面价格付给你钱。

举个例子:上海某豪宅的挂牌价是 1 亿,老王判断上海房价会扑街,故决定做空。他并不需要把豪宅买下来再去给它买保险,而是直接买 CDS 来赌空这栋房子。

假设 CDS 保费约定为房价的 1%,那么他只需要每年支付 100 万,就可以和 1 亿元的豪宅对赌—— 一旦房价崩盘,保险公司支付他 1 亿;不崩盘,他则需一直支付保费。

相对于传统的做空方式,CDS 的好处可太明显了。

用传统方式做空股什么票,一旦股价上涨,空头就会面临巨大损失,因为股价更高,回购的成本就更高,而且亏起来是没有顶的。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 2021 年初的「GME 打爆华尔街空头」事件。空头们做空 GME 的融券数竟然达到了全部股什么票的 140%,被对家抓到机会,一阵猛拉并拿住不卖,空头无法回购股什么票,一直被打到濒临破产。

购买 CDS 做空的话,不光成本低,如果踏空,损失也是可控的,不过就是白交保费而已。

OK,现在做空的逻辑和工具都有了,空头们磨刀霍霍,准备收割!

2003 年,就在 Michael 预感美国房地产行业要出事后,之后的两年,他都在持续买入 CDS。

然而,这两年里,美国房价涨得却最为凶猛:

这真是,打脸来得太快,就像龙卷风。

做空这种投资方式,赌对了固然利润巨大,但要是选错了时机,就很容易踏空。

那是不是做空的时间越晚越好呢?

也不是,因为越到后面,楼市要崩盘的迹象就越来越明显,看空的人越来越多,CDS 就会涨价,做空的成本就会变高。

所以 Timing 非常关键:早了,资金耗光,死在黎明前;晚了,价格被炒高,无从下嘴。

普通人碰到一根长阳,就会改三观,但美国楼市的两年长阳,也没让 Michael 改变看空的立场。

到 2005 年秋,他发现一种广泛存在的「同步二级房贷」——既包含按揭贷款,又包含首付贷款。

他认为,连首付都要贷款的人,房价哪怕只是横盘,违约的风险都很高。

于是在这一年末,他发邮件给客户说:美国楼市是有史以来最大的信用泡沫,如果对其视而不见,发财的机会就将溜走。

但客户并不买账,觉得他疯了。

不断有客户撤资,这让 Michael 非常郁闷,即使他花了很长时间,把楼市的逻辑给盘清楚了,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逻辑和立场,想要让别人接受自己的观点,可太难了。

虽然 CDS 是非常优秀的做空工具,但是资本却更喜欢做多获利。

因为用 CDS 做空,需要先把钱花出去,相当于立刻产生亏损,而且随着时间拉长,付出的保费越来越多,亏损就越来越大,这个过程非常煎熬。

德意志银行有个前台,叫 Lippmann,是《大空头》里小贱贱——Jared 的原型:

他的团队有位分析师,叫徐尤金,是个来自中国的数学天才。

徐尤金通过严密地计算发现,只要房价停止上涨,违约率就会上升——房价是影响按揭贷款违约率的唯一因素,而不是其他经济学家认为的利率、就业率和经济增长率等。

果然,2006 年春,房价停止上涨,次级贷的违约率开始迅速攀升。

还记得 Michael Burry 发现的楼市将崩的两个信号吗?

1)复杂性上升;

2)违约率上升。

所以 2006 年,就是做空美国楼市最佳的时间窗口,Paulson 旗下的基金,就在这一年大量买入 CDS,他预计房价将下跌 40%。

但和 Michael 不同,Paulson 并没有把这一结论告诉客户,他知道客户不会相信,毕竟美国房价连涨了几十年了。

但 Paulson 做空的决心非常坚定,他不光做空 MBS 和 CDO,他还想到,既然抵押贷款债券会跌成狗屎,那么接盘这些狗屎的金融机构,不是也会跟着完蛋吗?

比如新世纪金融、两房、贝尔斯登、华盛顿互助银行……为什么不趁机做空他们的股什么票呢?

一旦这些金融机构完蛋,一定会引起整个金融系统的连锁反映,那些更大的银行、投行,是不是也可以做空?

收集了十几个副业好项目,可以免费领取,地址:👉👉点我直达
一起捞偏门

金融危机之后做什么最赚钱

2022-7-24 0:49:01

一起捞偏门

居民区做什么美食最赚钱

2022-7-24 1:00:44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