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提问】我老公34岁了,爱打游戏,他说是为了赚钱,也不出去找工作。他以前就爱玩游戏,我以为结婚后会改变,没想到还是没有上进心、没有责任感。
每次看他打游戏的那个劲,我就很生气,做别的事都没这么用心过。我现在真的很讨厌他,可又想改变他,我该怎么办?
【医生回答】根据你的描述来看,要及时和进行心理上的沟通与交流,告诉他沉迷于游戏是不对的,以及沉迷于游戏的危害,让他尽到**、丈夫的责任 。鼓励他平时多出去游玩,多参加室外活动,如果实在不行,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
老公不去工作天天指望打游戏正钱?
作为女性同袍,我想奉劝你,多为自己考虑一下。你老公现在应该是沉迷于网络了,而且时间也已经较长,想要改变真的没有那么简单。你可以抽个时间试着与你老公沟通一下,看他是什么想法,靠打游戏挣钱不是不可能,但是几率太小了吧。最好找一份稳定的工作。作为男人应该有担当意识的。不过,做什么决定,还是自己好好考虑才对。
老公不去工作天天指望打游戏正钱?
22岁的男朋友不工作,不上进,天天打游戏,怎么办? 男友不找工作一直打游戏赚钱
一位朋友说,自己的男朋友半年前辞职,之后就一直颓废在家打游戏,她劝过很多次也没有用。
让她感到痛苦的是,虽然自己一方面希望他可以赶快振作起来,因为她很累,需要更加努力地工作、赚钱、照顾男友。
另一方面却隐隐有点享受现在的状态。用她的原话说,「我为自己有这种想法而感到很愧疚,我怎么能一直容忍,甚至希望他这样颓废下去呢!但是至少,他现在完全依赖于我,这让我感觉自己很重要。」 (故事已征得该读者同意刊发)
其实,无论是伴侣、朋友、还是亲人之间,「被对方需要」都是一种很好的感觉。
对于这位读者来说,伴侣对自己的需要和依赖就是她获得能量的来源,她被伴侣「拖累」着,又享受着这种对方完全依赖自己的感觉,陷入了一段依赖共生( Co-dependency )的关系中。
在**心理学家 Robert Hemfelt 的《爱是一种选择》一书中,翻译将 Co-dependency 译成拖累症,这个译法有一定道理却并不准确。
Co-dependency 指的更像一种依赖共生的关系,这个概念最早是通过对酗酒者的观察研究而提出的。那些酒精成瘾的人既叛逆**,同时又幼稚地依赖身边的人,他们身边的亲朋好友便是被拖累的人。
这些酒精成瘾者中的有些人通过匿名戒酒互助组得到了援助和缓解,摆脱了对酒精的依赖,按理来说他们和家人的生活应该会有所好转,但他们的家庭却在一年后相继破裂。
于是戒酒互助组的****意识到:酗酒者依赖酒精,同时特别依赖家人的照顾。而他们的家人虽然常常抱怨,但也正因为对方对自己的依赖,他们的关系更紧密了。
当酗酒这个状况消失后,他们的关系也随之变得脆弱,这可能是这些家庭相继破裂的原因之一。
亲密关系语境中的依赖共生,其情况也是类似的。
伴侣双方中的一人出于种种原因,导致自身社会功能低下、完全失去内在自我,需要依附于外界的人或事物;
而另一方则依赖于这个人的功能失调和「对自己的依赖」,进而强制性地关心、照顾对方,来维持对方的依赖。
因此,一段依赖共生关系,需要依赖者和助人者双方的维持,两人既是共谋,也要共同承担痛苦。
而这也许可以解答为什么我们总是抱怨,却无法真正离开自己黏人的、不求上进的伴侣。
以下是处于依赖共生关系中的人的一些特点。
1. 成瘾或其他原因导致的社会功能异常
(1)成瘾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