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隐藏]
超有创意的大学生创业项目
有这样一个优秀的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案例,我觉得非常有必要拿出来给想创业的大学生们做一个参考。
这个创业成功案例是这样的,以为90后的大学生小女孩,她仅仅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就赚了30万元,这位90后女大学生在创业初期找到了一家雨伞厂家,与老板沟通的时候表明自己一次性需要订购十万把雨伞,与老板洽谈的时候女孩就表明能不能每把雨伞按照3元的价格卖给她,由于雨伞订单量非常大,老板自然也就没有推脱,也就欣然答应了,随后这位90后女大学生随后又找到教育机构,告诉他们,我给你打10万人的广告,每个人你给我一元钱就好了,随后这名女大学生找到了三家这样的培训机构,每一个培训机构都是10万的收入,三个机构刚好就是30万,*女大学生就把这三十万给了雨伞厂家,并且让雨伞厂家在雨伞上打了这三个培训机构的广告,结果这位90后女大学没有花一分钱就拿到了十万把雨伞,*又找到武汉当地最大的超市跟超市老板说她可以帮超市做一个促销活动,只要来到超市消费满30元就免费送一把三十元的雨伞,每把雨伞你给我三块钱的成本,这样就可以为超市带来巨大的流量,老板一听每把每把雨伞价值30元,而成本只需要3元,这么一算固然就答应了,女大学生通过这样的方式一个月10万把雨伞就这样被一扫而空,一把雨伞赚3元,十万把雨伞就赚了30万!
这个创业成功的实例能取得成功的最大关键就是女孩善于发现市场是如何运作的,通过舌战将十万把雨伞谈下来,要知道一般十万把雨伞肯定是需要定金的,不然老板会怕滞销在手里,女孩居然谈妥了。
其次就是找教育培训机构人家凭什么就相信你,并且三家十万就直接结清?也被这女孩做到了。
总之这个女孩能取得成功最大的关键就是善于发现市场,逻辑思维非常清晰。故事讲完了,最后给大家说一个关于大学生创业的好*,就在武汉,创赢未来!为深入推进“学子留汉”工程,促进大学生来汉留汉创新创业,武汉全面启动2021武汉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文化创意、时尚设计、互联网+、大健康产业、文娱产业、智能制造、新兴产业、农文旅产业、高新技术等九大赛区正在同步进行。如果你是即将想创业的大学生,不妨可以了解一下。 #就在武汉创赢未来#

校园创业项目小案例

校园创业项目失败
朋友老A在单位干得不顺心,辞职出来创业,这事本来没啥说的,他找我参谋的时候,我问他是不是一个人干?
老A说还有他老婆和小舅子一家以及自己弟弟一家。
我又继续问,这个出资、利润分配怎么搞?
老A说出资和利润三家平分。
我一听,心说老A这事多半要搞砸,问题并不是老A的项目不行,关键是他的这个合伙人、合伙模式有严重问题。
于是我把自己的意见告诉老A,让他再冷静一下,尤其是合伙人选择以及利润分配这块。
老A却说:“都是一家人,没事!”
半年后,老A的生意由赚钱转变为亏钱,最后开不下去直接关门,而三家*因为这事闹得*飞狗跳。
老A找我喝闷酒,道:“本来都赚钱了,怎么会搞成这样子?”
我对老A说:“你的项目没啥问题,但是你找合伙人以及利润、利润出资方式存在严重问题。”
老A不理解,让我给他说一说。
大家出资都一样,那么当意见出现分歧的时候谁说了算?令出多头是乱象之源。
利润分配都一样,但是中间这个出力大家都一样吗?
出力多、起关键作用的拿钱和出力少、次要的一样,心里面有没有可能有想法?
三家都参与进来,核心的东西有没有?在谁手里,有没有难度?
如果有一家起了吃独食不愿意分享的心思,有没有可能出去单干,反而和原来的产生竞争关系,甚至把原来的客户什么的拉过去?
这个你有没有想过?
老A一听说道:“的确,没赚钱第一个月大家都没什么话说,第三个月赚钱多了,我那小舅子老婆就开始闹腾了,说我弟媳不干事,拿钱和她干事多的一样。而我那个弟媳也不是个省油灯,撺掇我弟弟出去单干。我老婆也不闲着,老想着怎么把另外两家踢出去,让他们只拿分红不参单于具体经营。我和老婆吵了一家,结果店里面就越来越乱了,生意也没法做了。”
听完这个,我笑道:“所以啊,*人合伙做生意,夫妻合伙一吵架,绝对要出事。兄弟参与进来,尤其是兄弟的老婆一进来,多半要散伙。利润平分,必定有个心里面不平衡。一旦生意开始出现盈利,势必有人会动心思自己出去单干。”
老A听到后,苦笑道:“算了,还是老实上班吧。”
如果你要做拉合伙人做生意,你会优先选择什么人?而什么人你坚决不带?
同学?朋友?发小?亲戚?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