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月入多少能买房 500万在北京几环买房

人生与住房

我朋友读书去了北京,事业有成。
他研究了身边很多人,发现绝大部分过得还不错的人都是买房早,真正天赋异禀靠脑筋赚钱的少之又少。

小区里月入3万的程序员苦哈哈的租房交房租;隔壁邻居收废品的每月卖废品赚千八百块,但小区里两套房价值千万,就因为2005年就来北京收废品买房了,搞得年轻人恨不得都躺平。

以前他住天通苑,天通苑地铁口有一对卖臭豆腐的夫妻,他当时闲聊问了一下人家收入,结果夫妻俩告诉他一年60万元左右的结余,就靠着卖臭豆腐贷款在天通苑和老家买了自己的房子。

现在他们孩子大学毕业了,贷款也还完了,说就不卖了,北京两套房一套出租,一套自住挺好……

这些年轻人现在才想起加杠杆“贷款”……有人还嫌弃“不上征信”的*成本高,就算是拉高了首付,还贷也还不起。

可就是不愿意在多了解一些,因为现在政策好,在房本下来后都可以优化到3.85%的政策,不知道这样还款压力还大吗?

北京月入多少能买房 500万在北京几环买房

靠工资在北京买房现实吗? 北京月入多少能买房

在北京买房,如果买一套位置条件差不多的房子,再算上还房贷利息和装修家电,差不多*百万要出去了。

2016 年英国非营利性组织「全球城市商业联盟」对全球 15 个城市的调查,北京房租负担排名全球首位,其平均房租是平均工资的 1.2 倍以上。

看一下平均工资水平,再看一下平均房租水平,再想想「遥不可及」的房子,就不难理解众多年轻人嚷嚷「逃离北上广」了。

18 年跨年局,我们许久不见的八个朋友聚会,这八个人中,有七个都计划在明年离开北京了。

化用托尔斯泰一句名言:混下去的北漂都是相似的(有钱),混不下去的北漂各有各的死法。

我来讲一讲我这七位「逃离北上广」朋友的故事。为了方便叙述,我借用葫芦兄弟的名字分别把他们成为大娃、二娃、三娃……七娃。

大娃和二娃算是*商科硕士职业生涯的标准开头,在*参加四大面试,一个去了德勤,一个去了毕马威,*工作地点选在了北京。

她们选择在这个时间点离开的原因有两个,一是真的太累了,四大的辛苦程度那不是说说的,平均下班时间一两点;日常出差,一个月三十天能有二十五天在外地,租个房子也住不上就是为了放东西。

在我们找工作的时候,学长学姐会跟我们说,在*去四大是最好的选择,因为内地生肯吃苦、肯加班,专业基本功和英语口语都好,笔试面试容易过,而且申请调动回内地也容易;工资低不要紧,拼三年,再去跳槽,四大就是个金字招牌,工资翻个几倍轻轻松。

这个路径看似很美,但我这两位朋友都是卡在跳槽上了:一个想去投行,但是今年金融行业哀鸿遍野;一个已经跟某大互联网公司金融分部谈的差不多了,结果 HR 一个电话打过来,不好意思公司结构调整,这个职位不招新了。

跳槽出不去,四大内部又没什么晋升途径——因为*也跳槽不出去,职位空不出来,无比真实。

像这样每天猝死级别的加班和工作强度,未来预期又不明朗,再继续做就没意思了。我这两位朋友同时进四大,在三年这个槛上同时离职,她们也没有商量过,只能说是巧合中代表了一定的问题。

她们两个人一个打算穷游一年,一个通过父母关系去了老家 985 高校,还是做财务。在四大的梦想与野心的愿景,算是告一段落了。

三娃更惨,她的工作量不比在四大少多少,但是工资低了几倍。我当年是跟三娃一起拿到的*电视台的 offer,我至今印象深刻:工资硕士 3700 一个月,本科 3300。

我当时压根一点都没有考虑,但是我朋友去了。因为她家里人一直给她灌输这点:女孩子,工作稳定最好,还能排队领户口(事实证明这同样是一个坑人的大饼);而且可能也觉得去 * 有牌面吧。

*她这三年多,工资一次涨了 170,一次涨了 240——完全是靠家里的「补贴」过日子。

同时加班一点也不少,因为电视节目播出可不分工作日休息日,有的时候连轴转一个月都没有周末。

她之所以选择离开,是因为十一回家的时候父母有意无意地跟她谈了谈未来:说你明年也就三十(虚岁)了,也没找到男朋友,真要一辈子在北京这么漂着吗?

尤其是委婉地向她表达了一下:这三年多平均每年家里要「补贴」近十万元让她在北京工作,*父母过几年就要都退休了……

她说自己当时就哭得一塌糊涂,觉得自己是个*,工作了每年还要花父母这么多钱。最后她也是靠父母关系,去了老家的地方电视台,待遇跟央视持平,但是工作要轻松很多,更关键的是吃家里的住家里的,那点钱也差不多够了。

四娃是我们几个人中唯一一个「主动」离开北京的,别人的选择看似主动,但终究还是在北京没有一个好的发展与愿景。

四娃是港大数学系的硕士,一边上学一边自学编程,这种数学基础扎实的程序员在招聘市场上异常抢手,所以轻轻松松拿到顶级互联网公司的校招 offer,这几年的薪水是我们几个人平均的两倍多。

他直接跳槽去了杭州同级别的互联网公司,待遇跟北京持平,但是生活成本少太多,生活质量提升太多。

他的话讲:在北京从来没有感受到「生活上的乐趣」,看看上地到西二旗这片儿,死偏死偏,交通死堵死堵,房价死贵死贵,合租一个单间,一个月四千起,房子也不比*大多少;

每天上班的路,都是细蒙蒙的黄土,坐地铁挤死打车堵死;这点钱在杭州租一个六七十平米的一室一厅,上班走路十分钟美滋滋,环境和空气还好得多。他说去杭州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自己的圈子在北京抬头低头全是程序员,看男人都看吐了;

而杭州据说*公司、二次元公司、cosplay 公司很多,漂亮的妹子自然也多,自己也要考虑一下「未来的个人问题」了。当然,这些死宅,总有一些不切实际的幻想。

但是我非常认可他离开北京去杭州的这一个决定,归功于阿里巴巴和*,杭州互联网行业的待遇基本跟北京持平,生活成本还要低太多。学数学的就是不一样,非常理性地最优解。

(北京地铁内的宣传画)

五娃和六娃也都是毕业后通过校招进的大互联网公司。五娃是年底被裁员,年终奖自然是没有了,公司还没按 N+1 补偿,她工作两年半只给两个月工资。

她说最难受的不是这个,主要是她爸妈那种虽然没有恶意但是嘲讽感十足的话:看吧,我就说你找个工作不「稳定」,让你早点回来你不听,在北京漂着有啥意思啊,回来吃家里的住家里的……

她讲,从来都对爸妈「稳定工作」的言论不屑一顾,但是这次让她第一次怀疑自己。她已经没有勇气再去尝试一份新的工作了,因为完全看不到关于未来的清晰图景,只能像一个投降的士兵,回老家面对趾高气扬的父母,以及他们安排好的人生。

六娃相对较好,不是被裁员,是在年初主动从大公司离职,*加入了一家创业公司,做运营方面的主管。虽然待遇翻了一番,但工作半年多之后就下决心要离开北京了。

他说这一年有两个时刻颠覆了他的思考:一个是交接完工作离职当天,他六点钟按时从公司下班,猛然间看到了望京的夕阳,当时就泪流满面不能自己。他在北京工作整整三年,第一次能「跟着太阳一起下班」,第一次在工作日看见夕阳。

他说你看看我过的是什么日子啊,你们在四大的好歹有个淡旺季,还有个考试假,我这可是全年如此啊。结果跳槽之后工作依然如此辛苦,同时发现老板是个吹泡沫画大饼的人,公司发展前景不理想。

自认为曾经期盼公司创业成功,并且拿到期权、实现经济自由的愿望是痴人说梦,又辛苦又没有盼头那就离职了呗。于是决定回家工作,住家里 180 平米的大房子,过能天天看夕阳的生活了。

七娃比较特殊,她是主观意愿上最不想离开的。因为她的原生家庭并不很幸福,父母控制欲很强,总是想把她的人生从婴儿车到棺材安排的妥妥当当,所以她早就下决心离父母越远越好。

18 年很不幸,她得了一场大病,住了一个月的院,父母都请假来陪床;同时因为没有办补充医保还是什么保险,绝大多数费用都得自己承担,她一下就「破了产」。

她讲自己从来没有关注过医保政策相关的东西,等出了事已经晚了,*狗逼公司又耍*不履行病假承诺,说你这个不是在公司得的病所以这一个月的工资按事假全扣,她一气之下就提了离职。

结果出院之后的一天回到家里,发现她父母已经把她的所有物品都打好包了,说已经买好高铁了,你今晚就跟我们回济南,已经跟中介说好一会过来退房子了。

我朋友当时就蒙了,坐在地下精神崩溃了。最后跟父母吵得天崩地裂割腕跳楼都差不多了,双方终于妥协了:允许我朋友等到过年再回家,*来年去青岛找工作。

她父母的理由也很简单,看北京这个医保什么都不报,这个病的后续负担得多重,去本省找个工作好歹本地*地医保福利多一点。

我朋友也认同了这一点,只要不在家问题都不大,她说也是感受到了「北京虽大,但这里并不接纳自己」的驱离感,换一个地方也就换吧。

我们都是 14-15 年*一年制硕士,到今年普遍都是工作了三年。我也在社交网络上做了一个简单的小调查,发现选择离开一线城市的年轻人,大致都是在工作 3-5 年这个时间点。对于一线城市打工者来说,「三年之痒」确实成为了一个现象。

所有的故事中,有两个核心的元素。第一个,是房价。

想要达到一线城市「留下来」的成就,买房是必不可少的一步骤,将来子女教育、养老、医疗等都与房产密不可分。

收集了十几个副业好项目,可以免费领取,地址:👉👉点我直达
一起捞偏门

月入1亿是什么水平 一年挣1亿是什么水平

2022-6-11 6:42:38

一起捞偏门

什么行业能月入过万 30岁改行的5个职业

2022-6-11 6:44:27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