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多少人月入一万

中国有多少人月入一万

中国月薪上万有多少人?

最近,国家统计局发布了一份数据,即《2021年中国统计年鉴》,其中披露了2020年31个省份的平均工资。北京以178178元的平均工资排名第一,上海以171884元紧随其后,西藏以121005元的平均收入排名第三,也就是说,全国只有这三个省市的平均月收入超过10000元。那么,这是否能说明这三个城市每个人的月收入都过万吗?在全国的范围内又有多少人的月收入能达到万元呢?事实上,有人认为应该有很多月收入超过1万的人,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方面,月收入超过1万的人主要集中在it、金融、互联网和现代服务业。当然,如果你在这个行业里面,你会认为月收入超过万元人的比例比较高,大约40-50%,这主要是因为你所在圈子的人收入普遍较高,而传统行业的员工收入普遍较低。另一方面,月收入过万的人主要集中在大城市。由于大城市经济相对发达,月收入过万人的比例也相对较大。统计数据显示,一线城市月收入超万元人的比例达到20-25%,二线城市达到15-20%。而中小城市月入过万的占比只有10%左右了。即使在南京、杭州等二线城市,月收入超过1万的群体也只占总人口的19.37%和18.60%。因此,在中国,月薪过万的人并不多。在中国房价最热的深圳,有3.3%的人月收入还低于2000元;月薪2000元至3000元的占18.7%;月薪3000元至4500元的占20.8%,月薪4500元至6000元的占19.7%。这意味着深圳42.8%的人口月收入低于4500元。如果把5000元以下的计算在内,基本上会达到一半的劳动人口。月收入1万元的人口比例只能在20%到25%之间。在经济发达的深圳,月收入1万元的人口比例不高,更不用说其他经济不发达地区了!让我们再看一些数据。我相信很多人都没有忘记,“有6亿人月收入在1000元左右”,而中国才14亿多人口,占比达到42.8%。此外,在2018年的个人所得税改革中,最大的变化可能是将起征点从3500元提高到5000元,但纳税人数量已经大幅下降。据资料显示,在个人所得税改革前,中国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的人数约为1.87亿人,调整后纳税人人数减少到6400万人,仅提高了1500元的起征点,减少到1亿多人。你可以想象月薪上万的人能有多少?此外,根据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收入分配研究所公布的数据,月收入1-2万元的人口为784万,约占总人口的0.56%;只有70万人的月收入超过2万元,仅占总人口的0.05%。这样,中国月收入在1万元以上的人口只有854万,不足1000万,仅占总人口的0.61%,不足1%。这就是北京师范大学提供的数据。月收入超万元的人数不到全国人口的1%。事实上,北京师范大学的统计数据包括所有群体,包括学生、老年人和其他无收入群体。因为它是家庭的月平均收入,所以这样的统计方式也无可厚非。根据腾讯此前的一项调查,目前北京、上海和深圳的月薪过万,分别为35.07%、35.09%和26.91%。三个一线城市的总人口超过6000万。如果计算60%的就业人口,月薪超过1万的人数将达到1100万左右。可以说,无论从哪个数据或报告中,我们都可以发现,月收入超过1万的人并不容易,只有少数人能够真正做到。然而,为什么很多人觉得月收入过万很普遍?网络让人方便,但网络也让人忘乎所以。说的人多了,很多人也都当真了。每个人的圈子都不一样。富人有富人的圈子,穷人有穷人的圈子。你认为月收入10万的人会和月收入1000元的人有什么共同话题吗?也许会有,但显然很稀少,当你的月收入过万时,你周围的人收入水平可能都差不多。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每个人都是如此。在当今社会,大多数人的收入实际上在3000元到6000元之间。想要再提高收入将变得非常困难,而且往往需要付出很多努力。例如,有些人白天上班,晚上兼职外出。目的是赚更多的钱,但你能做到吗?如果你能做到的话,也许你也能月入过万。

中国上万月薪的人可多着喽。可能数都数不清吧。我个人的想法来算的话,大概也有几千万人吧。毕竟普通工人才是最多的。大多数来讲都是普通工人,那像这种上万月薪的,也就几千万可能1亿可能不到吧。毕竟月薪3万的人,都是比较有实力的人。

月薪1万超过了中国多少人?

北师大曾发布过一个数据,5000元到1万元之间的人口总数为6328万人,占比4.52%;1万到2万的为784万人,占比0.56%,2万以上的为70万人,占比0.05%。也就是说月收入超过1万的仅有854万人,不足1000万。看到这个数据,是不是有点扎心了。中国有13亿人口,有一万已经超过百分之九十四的人了

这个数字无法用正确的方式统计出来,只能大概估算一下,一般的外企或高企所拿的工资都已经超过了一万元,还有中国一线城市,以及特有的几个大城市,大部分的年轻人月薪都已经过了一万,如果估算一下,至少得有两三亿人,因为现在的生活水平越来越提高,中国的企业迅速发展,所以说工人的薪水也越来越高,这是国家之强大所体现出来的结果。

月收入一万的你,月底可以攒多少钱? 中国有多少人月入一万

如果做好规划预算和建立愿望清单,月光族到储蓄率超过 60% 非常轻松。

我身边的朋友常常用「自律」来评价我,尤其是在消费和理财方面。但是实际上我并不是一开始就能做好这些,我也是从消费大手大脚一点点转变过来的。大学时期住宿舍、吃食堂,当时的开销居然比如今在欧洲工作生活还要高。

很多人排斥规划预算,觉得制订了预算会束手束脚,还时常会超支。但是我认为预算不是一个牢笼,而是一个时钟,它会告诉我们当前时间和剩余时间,帮我们判断自己离目标还有多远,量化整个消费过程。

假如要参加一场非常重要的考试,到了考场你却发现自己没戴手表,现场也没有钟表,监考老师也不告诉你时间进度,你当时会是什么心情?正当你心急如焚的时候,后桌一位同学递给你一块手表,你是什么心情?体会这种心情,这才是对预算应有的感觉。

真正让你束手束脚的不是预算,而是生活本身。现实与目标的差距即使没有预算,依然存在。但是就如同前面的举例,甭管考试多么困难,你都希望自己随身携带一块表。因为有了准确的时间,你才有可能在这场困难重重的考试中获得自由的空间。

有限的预算会促使我们优先考虑最需要、最重要的东西,而不是满足即时快感。当资源有限的时候,我们才会认真考虑到底什么是必需的。因为预算有限,我们会更多地考虑已有物品的更多用途,让每笔消费产生的幸福感更持久。

确定预算的目标并不难,预算目标 = 收入-储蓄目标。但是在具体规划预算和执行预算计划的过程中还有不少值得注意的细节。

规划预算并不是我们天生就会的技能,也不是拍脑袋想出来的。在规划预算时我也失败过多次,而下面这几条原则和标准都是我从失败中总结出来的。

• 全覆盖。我们的每一笔开销都应该被放到预算中,如果有预算监控不到的位置,基本等于没有预算。 • 无重叠。出于不同的目的,我们可能会设置不同的预算分类,比如餐饮预算、消费预算,不同分类之间尽量没有重叠部分,以便提高统计效率和确保参考价值。如果我有三个预算,但是两个预算有重叠项目,预算的很多参考指标就失去了意义,我会在后文详细介绍。

好预算的标准:

• 目标导向。预算是为理财乃至生活目标服务的,不要把目光局限于预算本身。就本专栏的内容来说,预算是为了帮我们实现高效储蓄。 • 考虑意外。预算超支和出现意外大笔开支都是正常现象,我们需要一个完整的体系帮我们处理这类问题。如果一个预算总是能够被完美执行,这个预算很可能就有问题。 • 长线思维。每月预算的本质是年度开支/12,甚至是 5 年开支/60,而不是简单的每月开支。因为很多开支是按年重复的,比如保险费、学费、旅行费,若只看每月开支,我们很容易受到局限。

这里我要强调一下「全覆盖」这个原则。

如果我们只说「预算」两个字,很多人想到的是每个月的日常开支,如这个月吃饭花了多少钱、坐车花了多少钱等。而当我们把过多的注意力集中在日常开支时,就非常容易忽视那些没有每月重复的开支,比如旅行费用、保险费用、培训费用、送礼费用等,而这些开支往往要在我们每年总开支中占一半的比例。根据我的不完全观察,规划预算时没有考虑这些大笔非规律开支,是最后预算失败的最大原因。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建议大家以年度规划预算,即年度预算。年度预算包括我们的一年中的每一笔开销,即使是意外开支。以年度规划预算,把每一笔开支都规划到年度预算中,是会预算与不会预算的分水岭。

说到预算不能不提记账,记账和预算一般是放在一起考虑的。如果没有预算,账本中的数字最多只能发挥三成功力。「我记账了依然每个月该花多少还是多少」,主要原因就是缺少预算。但是没有记账作为数据基础,预算就是空中楼阁,拍脑袋想出来的数字都是不可靠的。没有记账习惯的人,估算开支的时候,常常会习惯性地忽视很多重要的细节,比如:

• 单笔很小、总量很大的琐碎开支。 • 手机、电脑、家电等大件商品的开支。 • 旅游、娱乐、聚会等不定期的开支。 • 意外导致的开支。

想要规划预算,要先开始记账,并记住「全覆盖」原则。良好的预算需要以至少一年的账目作为基础。当然,过去没有记账习惯的朋友,也不是不能做预算。可以同步开始记账和做预算,在实践中不断调整,这也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过程。

我个人认为预算没有必要过细,不用设置购物预算、交通预算、餐饮预算等太多分类,如果这项超支,那项又没用完,到头来又是一大堆问题。

我们回到目标导向的原则上,预算的目的是什么?为的是控制开支,实现高效储蓄。所以,如果是个人记账,分三类基本足够——餐饮日常、居家日常和购物消费。同时要注意之前的两个原则——全覆盖、无重叠。

• 餐饮日常,对应食品、日常用品等开支,我把能在超市里直接买到的东西归到这一类。 • 居家日常,对应房租、水电费和其他生活必需开支,也包括保险、办事费用等。 • 购物消费,对应购物开支,如果你不知道一笔开支应该记在哪里,也可以放在购物消费中。

这三类消费各自都有很明确的特点,对比如图 3.2 所示。

餐饮日常的开支与时间,在理想情况下每月预算的使用情况和时间进度是同步的。

居家日常的每个月开支相对稳定,而且大部分费用是在月初或月末支付的。居家日常开支的压缩相对较难,但是一旦压缩了常常会带来飞跃性的成果。不过我个人并不建议大家为了省钱换车、换房子,毕竟我们的生活不是只有理财,更重要的是做好平衡。

购物消费开支则常常是跳跃性的,尤其是当购物单价比较高的时候。建议控制消费进度不要超过时间进度,大件商品开支、意外开支除外,具体的处理方法会在后文介绍。

相比于设置预算的分类,设置每项预算的具体额度要困难得多。每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这里我也只能重复前文的介绍——规划预算最好有超过一年记账记录的支持,且以年度规划预算,而月度预算 = 年度预算/12。

除了这种分类方法以外,也有基于必需开支和非必需开支等其他的分类方法,如日本 Kakebo(簿记)预算方法所建议的:

• 必需开支,如房租、水电费。 • 可选开支,如外出就餐的费用。 • 娱乐休闲,如买书、看电影的费用。 • 其他消费,除了上面以外的其他所有。

关于预算的分类,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选择和调整。

家庭预算与个人预算稍有区别,我建议可以这样划分:

• 共同餐饮日常。 • 共同居家日常。 • 男方开支(购物消费)。 • 女方开支(购物消费)。

两个人一起花的钱,要么归入餐饮日常,要么归入居家日常。大件消费可以摊销,计入居家日常中,摊销原则后面会细说。

而单独一方花的钱,不论具体的开支分类,都直接计入自己一方的独立预算中,意外消费也是一样的原则。

可能有人会对这样的划分表示反对,觉得夫妻之间账目算得太清楚影响家庭和睦。我的看法正相反,真正影响和睦的不是账本上的数据,而是猜忌,是夫妻互相觉得对方花得多,自己花得少,然后陷入了无休止的争吵。

有了明确清楚的统计数字以后,夫妻可以一起看看账本上的数据,有问题解决问题。因此我再次强调,真正让你束手束脚的不是预算,而是生活本身。别让预算为你的焦虑「背锅」。

规划和跟踪预算离不开记账软件的支持

收集了十几个副业好项目,可以免费领取,地址:👉👉点我直达
一起捞偏门

缇丽莎尔木木月入百万

2022-6-11 1:45:05

一起捞偏门

(海天集团)月入7000 海天为什么大量招人

2022-6-11 1:46:00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